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筹备了六年的《繁花》终于开播,胡歌从一个未婚大小伙子拍到女儿出生,这很王家卫。
王家卫的拖延症不是一天两天了,遇到当红巨星一样不给面子。在拍摄《阿飞正传》时,张国荣正举办告别歌坛演唱会,便以配角身份参演,等演唱会结束,王家卫仍迟迟未开拍。到了正式进组,又无端端变成男主角,历时一年才杀青。要知道彼时的港片平均拍摄周期只有两个月。
结果1991年上映的《阿飞正传》令王家卫拿奖拿到手软,奠定了国际导演之位,却苦了投资者邓光荣,豪掷4000万在香.港只收获900多万票房,预算还严重超标。可谁让大导演有才气呢,邓光荣表示不后悔投资。张国荣主动找到王家卫说,如果再这样拍电影,事业将很难维持下去,但还是要拍,我愿意做你的演员。
时隔三十年,王家卫秉性不改,像个被宠坏的小孩,近乎执着地对《繁花》精打细磨,让胡歌、唐嫣等各位主演和王家卫的粉丝翘首以盼。正应了剧中辛芷蕾饰演的李李那句话“做天下生意,吊四方胃口。”如今有胆识这么做的香.港导演,恐怕也只剩王家卫了,当同期的徐克、刘镇伟等人早已走上新的战道,他依然在探寻商业片与艺术片的边界。
说起来《繁花》是王家卫入行后导演的第一部电视剧,而他对“上海元素”的作品情有独钟,从《花样年华》到《2046》,能感受到从上海流落到香.港的文人身上的沧桑之气。这源于王家卫出生在上海,时代背景赋予了极大的创作空间,看完《繁花》小说找到作者金宇澄,第一句话就是“这本书写的是我哥姐的事。”经过漫长创作,出来的成片每个镜头都带有电影质感。
正是这份较真的文艺感,让王家卫饱受争议,外界吐槽,圈内人也苦不堪言。《花样年华》里梁朝伟被逼吃了26碗面,吃到闻到味就想吐;《东邪西毒》中张曼玉以为自己演公主,成片出来傻了眼竟是欧阳锋的嫂子;拍《一代宗师》的头两个月宋慧乔无聊到靠打羽毛球打发时间,最后宁愿之前戏份被删也要走......
即便如此,这些一线大牌明星还是爱他啊,因为只有在王家卫的电影里才能磨砺出撩拨人的味道,真正开启注入灵魂的表演。所以他是一个比明星更传奇的人,到底是怎样的家庭和过往成就了如今的王家卫,为什么明知有拖延症又不改呢?今天不妨聊聊大导演和由他串起的粒粒香.港巨星,简直就是半部香.港娱乐史。
1
1958年王家卫出生在上海,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姐姐,比他大十多岁。王家卫甚少对外界谈及童年,早期只知道1963年随父母移居香.港,直到出了一本《WKW:TheCinemaofWongKarWai》回顾人生的英文书送给儿子,算是清楚了他从上海到香.港的曲折过程。
王家卫的父亲在40年代末先行去了香.港,过几年母亲也带着哥哥和姐姐去了,那时王家卫还没有出生。后来在上海的外公去世,全.家人赶回去奔丧住了几年,这才有了王家卫。而他的外公是园林设计师,当年上海法租界的花园就是其设计,上大学时王家卫选择美术设计系可以说一脉相承。
再前往香.港时,由于只能带走一个孩子,父母考虑到王家卫年龄尚小,将两个大点的孩子暂留在上海外婆家,打算到香.港安定下来再回来接。哪知道一别经年,母亲每每想到此事就泪流满面。好在姐姐在哥哥的照顾下,过得顺风顺水,嫁给《三毛流浪记》作者张乐平的小儿子张慰军,又开了公司。90年代曾赴港生活过一阵子,因为不习惯香.港的生活再回上海居住。
青年时代的张慰军与父母
倒是哥哥经历诸多磨难,生活颠沛流离,终身未婚,于2015年夏天去世。曾有媒体问王家卫是否会将这段经历拍成电影,他表示不会,这样会让家人尴尬。如今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去展现时代洪流中的小人物,《繁花》大抵是他认为最适合的窗口,看得出王家卫是一个温暖细腻的人,更钟情借作品讲述自己的故事。
初到香.港,做海员的父亲常年不在家,母亲和王家卫不会说粤语,也交不到朋友,母子俩几乎每天都会去看电影。在年幼的王家卫心里,滋生出电影与人的沟通方式是超越文字的想法。父亲更对他提出上大学前需饱览经典文学名著的要求,这也为未来成为文学素养深厚的导演打下基础。
在家里,全.家人用上海话交流,母亲整日身着精致旗袍,连打麻将都得装扮优雅方能出门,保持着上海大小姐做派,俨然将香.港当作暂时蜗居一隅。这种上海情节令得王家卫多年后回到故土,总在挖掘关于上海的点滴。为了搜集30年代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的故事,陆续采访当年的小说家代表施蛰存、魏绍昌、周劭等人,据说电影《东邪西毒》就受之启发。更有幸得到张恨水《金粉世家》最初版本。
王家卫姐姐说看到《花样年华》中张曼玉所穿漂亮旗袍,就断定是弟弟找来的
1980年,王家卫念了两年香.港理工学院美术设计系后,跑去无线读编剧训练班。他说选择设计,是因为当时香.港没有电影学校,想学电影必须出国,但自己负担不起学费。恰逢TVB招收第一期学员,就完成了想做的事,没拿到大学毕业证一点都不后悔。因此还遇到事业上的第一个贵人、时任无线节目部经理的甘国亮,正是这届训练班的老师。
甘国亮回忆王家卫在训练班时的情景,当初无线开班时承诺学员毕业后即可当编导,结果后期反悔说要先做助理编导,很多学员愤而离开,王家卫仍继续留下。等到开拍《执到宝》需要助理编导时,第一个想到他,加上林奕华三人日夜写剧本。结果自己偏想过戏瘾饰演其中一个角色,后期唯有靠这二人。《执到宝》的成功他们功劳更大,友谊由此开始。
图为《执到宝》剧照
可以说王家卫是甘国亮手把手教出来的,他从甘国亮身上学到了很多制作剧集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精彩对白,因此王家卫一直视甘国亮为恩师。这位恩师也是个有故事的男同学,早年跟郑裕玲有过长达十年无性恋爱同居,甘国亮自爆因为女方信仰才如此,郑裕玲则反击他对女性没兴趣。再后来甘国亮与同性密友被拍到跟王家卫夫妇欢聚,似乎印证了郑裕玲的说法。
2
制作费低、琐碎事多,又常挨骂,在无线干了一年的王家卫很快发现当电视台编导助理更像一个打杂的,于是他趁着香.港电影新浪潮,决定投身电影行业当编剧。而未正式当导演.前,王家卫做了十年编剧,这期间有两大“收获”,一是深受香.港新浪潮导演谭家明影响,奠定了前期作品风格;二是写剧本速度之慢圈内闻名,几乎到了要被香.港电影市场“封”的地步,穷困落魄程度可见一斑。
活跃于七八十年代的谭家明,被称为“香.港戈达尔”,他正是王家卫口中“出国学电影的人返回香.港,试图创造一股艺术家风潮”的中坚分子。虽然执导的电影作品不多,但率先引入世界新潮流,以前卫拍摄方式和鲜明色彩闻名,屡屡将新花样融入商业电影中,惊艳大众。王家卫说与谭家明相识后,经常被拉着在咖啡馆聊电影,别人都关心内容,只有他大谈拍摄手法,这种特殊角度暗中启发王家卫。
比如谭家明的代表作《爱杀》,就让穿红色连衣裙的林青霞站在蓝色围墙前,强烈的色彩对比成为经典一幕。这部影片也有王家卫老友张叔平很大功劳,他与谭家明在美学方面的品味相当一致。最初帮林青霞改造“玉女”形象时,剪掉了她的长发,涂上浓烈口红,又坚持套上大红丝质洋装不准穿内衣,惹得大美人哭唧唧。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有目共睹,林青霞也为他俩的审美折服。
到80年代末期,谭家明经历了《雪在烧》和《杀手·蝴蝶·梦》影片的票房失利后,逐渐淡出香.港电影圈,转而到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寻找新的兴趣所在,但他强烈的电影风格在王家卫身上得到延续。相交期间,曾带王家卫去看望戈达尔,又介绍张叔平和杜可风给他认识,以至于王家卫曾对一班老友喊话“你们都拿我当谭家明爱的替身。”
玩笑归玩笑,彼时王家卫只是个落魄小编剧,刚加入风头正劲的新艺城,原本以为能大展拳脚,结果三个多月就被炒了鱿鱼。施南生回忆月底付薪水时,发现新签的编剧两个月没见人影,就去问黄百鸣。黄百鸣很头痛,说自己也做编剧,《最佳拍档》用了一周,怎么可能两个月都写不出剧本?又给了他三个礼拜,结果交出废纸一沓,据说这就是后来的《旺角卡门》,王家卫自然很快被炒。
失意之下,来到陈勋奇与金公主共组的永佳电影,但写剧本还是温吞,能一个礼拜写出来的,拖了三个礼拜也没写好,最后写好又用不了,气得陈勋奇老是骂王家卫。不过陈勋奇惜才,力排众议留了王家卫七年,认为他是一个很有喜剧天赋的人,在永佳期间好笑的桥段大多出自其手,比如《空心大少爷》、《龙凤智多星》等。有时候王家卫剧本实在写不出来,陈勋奇就给他兜底,亲自上阵边写边拍,对他真的又爱又恨。
王家卫还是有些运气在身上的,虽然在电影圈不招待见,但总能在某个微妙的时间点受到贵人提携,接下来他又给事业上另一个贵人刘镇伟留下深刻印象。那时刘镇伟是世纪电影制片经理,有天监制的一部戏的导演有事请假,把活儿交给一个莫名其妙的替工,这个替工就是王家卫。刘镇伟发现他干起来有模有样,遂展开攀谈,留下第一印象:这个家伙是个人才。
等邓光荣自组公司“影之杰”,将刘镇伟纳入旗下,他极力帮王家卫争取进了创作小组,1987年的《猛鬼差馆》就是两人首次正式合作。两位的天才创作,加之张学友、许冠英颇具喜感的表演,当年票房取得极大成功。邓光荣一高兴请来刘德华又投资了一部戏,还让王家卫当起导演,这样就有了第一部电影《旺角卡门》。
这时王家卫的好人缘开始发挥优势,张叔平担任美术设计和剪辑,片尾化名“蒋彼得”的剪辑人员就是他,顺便客串了一把张曼玉的医生男友。刘镇伟担任摄影师,让香港观众首次见到与王家卫的手提式摄影法。而在开镜第一天,王家卫还特意请来恩师甘国亮出席压阵,最终电影上映时叫好又叫座,票房过千万。
电影的成功不仅将还是新人的刘德华、张曼玉、张学友捧红,让电影圈看到了三人的演技,多年后张学友出圈的表情包就来自这部片子。而且增加了邓光荣对王家卫的信心,再度加码力捧他当导演,没想到《阿飞正传》一出,直接导致公司濒临破产,邓光荣更焦虑到住院。
多年后邓光荣病逝,王家卫深情悼念:大哥是一个好好的朋友和老板,亦是第一个鼓励和支持我做导演的人。只是当下,王家卫沦为“票房毒药”,一下落到无戏可拍的境地。
3
考虑到不能再给人打工,王家卫就跟刘镇伟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JetTone。这个名字又是王家卫的一次灵感迸发,当时公司的位置离机场很近,总能听到飞机起落的声音,JetTone便有“飞机引擎”之意,译成中文“泽东”。刘镇伟主要负责拉投资。
实际上自公司成立后,大部分运营资金都靠刘镇伟拍戏支撑,毕竟王家卫有拖延症,又甚少考虑前期预算花费。比如王家卫拍摄《东邪西毒》时花费超标,而且刘镇伟连续去探了三次班,还在拍同一场戏,眼看离交片还有一个月,怎么办呢?刘镇伟直接上场救火,利用间隙时间和原班人马拍完《东成西就》,花了短短27天时间,利用贺岁档上映时竟获得2千万票房。
反观《东邪西毒》,拍了三年,仅以900万票房惨淡收场。刘镇伟并不介意,反而说既然接受对方是朋友,钱不重要,自己是商业电影很成功,王家卫是艺术电影很成功,已经天下无敌了。
值得插一句的是,《东邪西毒》王家卫请到前老板陈勋奇为其配乐,每个配乐段落单拿出来听都是享受。而陈勋奇对他的评价仍然很高,用“如鱼得水”来形容彼此之间的默契合作。
王家卫自知拍戏慢,但继续自己的坚持,他曾剖析自己的拍片方式太糟糕了,只是很不幸这是所知道的唯一工作方式,也很想像希区柯克那样开拍前把一切全部部署齐全,可惜做不到,所以只能凭感觉走。这一点跟长期戴墨镜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坚持这是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希望将习惯保留。连接受荣誉博士学位颁奖时,都将戴墨镜贯彻始终,被港媒暗讽“黑超博士”。
关于王家卫为什么戴墨镜,有两种说法,一是太太陈以勒不顾家人反对嫁给王家卫时,特意在婚前采购礼品时送给他一副RAYBAN墨镜,希望经常熬夜创作的王家卫戴上它,外人看不到疲惫的双眼。另一种是当年远赴银川拍《东邪西毒》时,总在大漠的炎炎烈日下拍摄,墨镜一带,再也摘不下来了。
不管怎么样,墨镜下的王家卫总显得与其他导演不同,做事方式也特立独行,但神奇的是很少与圈内人交恶,与演员合作先以交朋友的方式展开,始终看到对方身上的优点。他欣赏张曼玉既东方又西方的气质,赞巩俐的演技极其细腻,即便《堕落天使》里李嘉欣吃面的戏无论拍多少次面部都紧张到抽搐,他也只会默默换成鱼眼镜头去捕捉她的美。
也许正是这种包容、认真、对事业的极致追求,才造就了王家卫。正如他所说,身为导演,你必须诚实,必须知道为什么拍电影,当你犯错的时候,必须有自责,而不是去怪别人。所以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即便你不爱他的作品,但所创立的风格永远是华语影坛的一面旗帜,且永不过时,已经足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