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这是送给我自己的一份‘特殊’生日礼物。”6月23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外派到池州工作的27岁小伙何一鸣以特殊的方式度过了自己27岁生日:历经4个小时的采集,当天他成功捐献了30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种子”。
1998年出生的何一鸣是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今年初,他被公司调任到安徽贵池乌沙船舶工业基地加工区搬迁EPC项目。2023年4月,正在西安工作的何一鸣偶然从新闻中得知西安当地血库告急的消息,原本贫血的他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也正是那唯一一次献血过程中,他留下了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
5月16日,正在上班的何一鸣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他毫不犹豫地回复了“我愿意”。
由于贫血的体质,对于这次捐献,家人有些不理解,何一鸣直言自己一开始也有些忐忑,但好在后续高分辨率血样采集和两次体检都通过了,“这说明无论是配型还是体格我都是‘合格’的,我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的生命送去一束‘光’。”最终,何一鸣用自己的方式说服了家人,开始为捐献做各项准备。
得知何一鸣的善举,他的同事们都直言“不意外”:“共事这小半年的时间,大事小事他都抢着干,别人遇到困难他都乐意帮,他和同事们的关系处得都很好。”安徽乌沙船舶工业基地加工区搬迁EPC项目负责人陈磊告诉记者。
自6月19日开始,何一鸣连续注射4天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集中释放到外周血中以便采集,也正是因为这个“小插曲”,正式捐献的日期定在了他27岁生日这天。“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坚持下去总会把你的希望变成现实。”躺在病床上,看着鲜红的血液经由血液细胞分离机缓缓汇聚,何一鸣想把这句话送给和自己虽素不相识、但即将血脉相连的陌生患者。
采集完成后,带着体温的“生命火种”立即由专人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至此,何一鸣成为安徽省第770例、池州市第16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大皖新闻记者 朱春友 通讯员 孙梦晨
编辑 许大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4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