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守护“银色丝路”
■周永昊
微纪录片《丝路标石》中展现的官兵巡线画面。中国军网提供
近日,微纪录片《丝路标石》在中国军网播出。该片聚焦库姆塔格沙漠敦煌哨所,采取线性叙事结构,沿深埋敦煌大漠中的“银色丝路”——国防光缆,徐徐铺展由敦煌哨所900余座标石所绘就的壮美画卷,讲述敦煌哨所3名官兵为守护这条百余公里的标石路,默默耕耘的故事。
该片以“路”为轴线,“路”的意蕴丰富。开片,哨所哨长周李沿着每日的巡线之路,带领观众走进哨所3人的日常。车载音乐《平凡之路》与3人“风景真美啊”的感叹交织,似乎他们驱车是要去欣赏辽阔壮丽的风景。镜头却突然一转,满鞋的泥泞、凛冽的风声无不展露着这条守护之路的“不平凡”——“2124天”“行车2个半小时”“100多公里的线路”“900余座标石”,这一个个数字凸显了维护国防光缆的艰辛。随着镜头延展,多个航拍画面呈现出了敦煌大漠的壮美。旁白将官兵的巡线之路娓娓道来,让观众顿觉“前路”之远,“护路”不易。
该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细腻描摹哨所官兵内心情感的变化轨迹。猎猎西风吹拂下,敦煌的“辽阔壮美”与标石的“面目全非”形成鲜明对照。战士皲裂的嘴唇、磨损的战靴、手牵手在沙峰上挪动的身影,绘出了巡线之路的艰苦。这种艰苦感却又在他们展露的灿烂笑容中消散。这些镜头语言,凸显出“这100多公里的国防通信没有因为任何原因中断过”的背后故事。
通过倒叙结构,该片将观众带入哨所的一次任务中,展现了哨所“三个人的战斗力”,也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该片后段,哨长周李回忆起一次线路保障任务,其中没有赘述哨所官兵的工作与贡献,只是讲述他们在装备成功运转的那一刻“松了一口气”,感慨“又一次任务顺利完成了”。在这条守护之路上,他们虽“体验不了星河灿烂、沙场点兵”,但内心充满了骄傲,因为在守护国家安全的道路上“可不止我们仨”。寥寥数语,生动展现了哨所官兵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的精神风貌。
总体来看,该片叙事结构立体,以生动的镜头语言,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哨所官兵倾情守护“银色丝路”的故事,折射出他们精业笃行的精神品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9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