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文明实践“德”标杆丨刘晓旭眼中的岔河社区文化书院建设“三变”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29 20:24:00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孙瑛娜 德州报道

社区文化设施升级改造、文化活动更加丰富。随着文化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德州市德城区广川街道岔河社区不断拓展公共文化阵地,不断优化文化设施建设,将优质的文化资源送到家门口,这是刘晓旭和社区居民们最深刻的感受。

走进岔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洁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活动室功能划分明确,书画室、健身活动室、非遗体验室、阅览室等一应俱全。如今,在家门口参加教育培育、各类文体活动、借阅图书,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常态。社区工作人员刘晓旭常说,看着居民们每天开开心心地来参加活动,又心满意足地离开,自己心里也暖洋洋的,充满了幸福感。

文明实践“德”标杆丨刘晓旭眼中的岔河社区文化书院建设“三变”

提及岔河社区文华书院建设带来的幸福感,刘晓旭用三个变化来细分。

首先是“场地之变”:从类型单一到满足多样化需求。

刘晓旭2022年入职岔河社区后,便一直负责社区的文化建设工作。“它的前身是社邻学院,近一两年整合升级后才有了‘文化书院’的名称,并被纳入文化社区建设中。现在我们每个季度都有活动计划表,算下来一年能举办百余场活动。”刘晓旭告诉记者,此前居民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书法、合唱与周末宣讲,活动类型比较单一,还常因场地不足只能错峰举行,甚至有些活动因缺乏固定的活动场地而断断续续。那时参与活动的群体也较局限,难以满足不同年龄层的需求。

升级后的文化书院则焕然一新。不仅通过升级改造党群服务中心中的活动室,让活动场地更充裕、功能划分更清晰,解决了过去时间冲突、场地紧张的问题。还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极大地丰富活动类型,涵盖老青小三代的需求,让不同年龄的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生活。

其次是“人气之变”:从参与感不强到老少咸宜。

对她而言,文化书院的“蝶变”,不仅是环境的改善、设施的升级,更是人心的凝聚与幸福感的提升。

文明实践“德”标杆丨刘晓旭眼中的岔河社区文化书院建设“三变”

“我们社区的徐老师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党员,每周二、周四上午,他都会准时出现在书画室,免费教大家写书法。暑期里,还吸引了很多孩子参加,他们在课堂上一笔一划临摹着汉字,能够学到很多书法文化。”刘晓旭说,场所升级后,居民参与休闲活动的热情也在增加,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社区红河歌舞队的阿姨们也有了专门用来排练的健身活动室,每周一上午她们都会在那里唱红歌、排舞蹈。逢年过节她们便在广场上给街坊邻居们演出,日子过得别提多充实了!”

岔河社区的热闹远不止于此。7月23日下午,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的自习教室内开展了“共‘童’守护 安全一‘夏’”暑期安全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社区邀请曙光救援队的队员,为在场20多名中小学生讲述防溺水安全知识,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举手互动,整个教室洋溢着活泼热烈的氛围。

文明实践“德”标杆丨刘晓旭眼中的岔河社区文化书院建设“三变”

“这是我们针对暑期这个特别时段,专门为孩子安排的安全培训。”刘晓旭还提到,暑期儿童托管也是文化书院推出的一项贴心服务。家长们若没时间照看孩子,完全可以把孩子送到社区来。这里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监督孩子们写作业,同时全方位保障他们的安全,让家长们能够安心工作。

最后是“赋能之变”:从文娱活动到赋能万家。

文化书院的建设也让非遗走到岔河社区居民的家门口。剪纸、掐丝珐琅、手缝针、核雕……一系列“非遗”被带进活动中来,让非遗在基层“活”起来,“火”起来。“社区有新人结婚,大家都会设计一些民俗作品送给他们,向他们道喜!一来一往间,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了。”

社区还设立山东手造“致富工坊”,免费为社区待业宝妈、失业人员提供微钩、编织等非遗技艺培训,制作完成的工艺品进行线上销售,不仅发扬传统技艺文化,更实现了“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的转化。

文明实践“德”标杆丨刘晓旭眼中的岔河社区文化书院建设“三变”

“今年新开的巾帼家政课堂更是场场爆满,课堂内容涵盖了面点制作、归纳整理、婴幼儿护理、老年护理等,实用的技能让居民们赞不绝口。”刘晓旭告诉记者,巾帼家政课堂深受居民喜爱,自从活动上线以来,已经开展约二十期,每期来参与的居民都把教室填得满满当当。

从过去寥寥无几的文化活动,到如今书法、合唱、手工、家政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岔河社区编织出一张覆盖老青小三代的文化网络。正如刘晓旭说的:“文化书院建设的持续推进不仅给了居民活动好去处,更让整个社区像个大家庭,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30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潍坊临朐:“书院+”模式点亮社区文化生活
...社区书院成为居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的阵地。目前,万华社区文化书院藏书5000余册,图书种类20余种,书院按照制定的相应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书院日常管理、图书借阅登记、图书维护保养
2025-08-22 20:45:00
潍坊临朐:文化书院从“有形”到“有效” 激活精神文明新动能
...和“幸福港湾”。近年来,临朐县以建设“开放共享”的社区文化书院为抓手,通过体系化布局打造特色矩阵、精准化供给培育品牌活动、全龄化服务覆盖不同群体,精心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书院
2025-07-04 16:40:00
齐河县刘桥镇:文化书院多元文化服务赋能群众美好生活
...活动室、妇女儿童活动室、手工坊、民俗馆等于一体的“社区文化综合体”。同时,书院依托辖区内祥斌精神教育基地,组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教学活动。“孟祥斌烈士纵身一跃的瞬间,用生命诠释
2025-07-11 20:13:00
潍坊临朐:文化书院“搭台” 中医服务“唱戏”
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通讯员 赵晨旭 潍坊报道夜幕初垂,临朐县滨水社区朐山国际小区的广场上飘来阵阵艾香。县中医院的专家团队正讲解三伏贴的贴敷要点,居民们搬着小马扎围坐成圈,听得入神
2025-07-18 19:03:00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邹方雨 田玟静 曲晓敏 德州报道文化滋养生活,智慧点亮社区,夏津县故道书院锦绣分院以”文化惠民、教育利民、智慧便民为理念,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社区文化
2025-07-27 07:47:00
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人民代表,为人师表
...实施“名校进北城”工程,5个年级只有98名学生的村小--岔河小学成为临沂第一实验小学的分校,张淑琴主动申请到这所离学校20多里的薄弱校区工作。同事劝导她,岔河校区位置偏、条件
2023-03-08 09:06:00
...。“书香西区”,让城西区在打造高原城市高品质生活新标杆上走在前作表率。群众收获了文化大餐走在城西区大街小巷,一个个书香味浓厚的“五峰书院”成了市民新的打卡地,几何书店、省图书
2024-01-23 03:00:00
乳山滨海新区月亮湾社区鼎贤文化书院用文化之笔绘就邻里幸福画卷
...,构建起集书法、剪纸、舞蹈、摄影等多元课程于一体的社区文化平台。书院立足“候鸟式”居民的文化需求,充分联合金鼎R.L.O俱乐部,形成了“课程普惠+特色活动”的运营模式,年均服
2025-07-23 16:59:00
菏泽市东明县明丰理想驿站:书院弘文惠民生 驿站护苗育未来
...段的多维服务体系,现已成为东明县“以文惠民”的示范标杆。便民服务立体化构建家门口的“幸福圈”便民矩阵零距离。驿站集成便民服务站、亲邻食坊、卫生服务站等10余项功能,构建15分
2025-04-22 16:4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