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巩奕含 通讯员 房传坤
黄河口镇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和全民健身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提高群众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筑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群众文化需求有保障
着力夯实文化阵地建设。以“文化便民”为重点,打造集图书阅览、娱乐休闲、文体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性文化站。将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同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有机结合,实现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全覆盖,全镇55个行政村各项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完善、美观,免费开放无障碍、零门槛开放,对12个村共65件器材进行补充更新,新打造一处数字文化广场,集广场、网络覆盖、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群众文化生活更丰富
强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今年以来,常态化开展各类电影放映300余次,送戏下乡100余次,全民阅读50余次。组织开展写春联送祝福、“欢度元宵”猜灯谜、“二月二锣鼓秧歌迎春”民俗文化活动、居民艺术节、“书签私人定制”“吕剧进校园”、广场舞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积极参加区级举办的合唱大赛、广场舞大赛等大型文艺活动并获得优异成绩,充分带动了全镇文艺爱好者参与积极性;组织文艺团体参加市、区社会文艺团体文艺作品大赛、星级团体评选等活动,其中五七乡音艺术团晋级为二星级团体,充分带动了全镇文艺爱好者参与积极性,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彰显文化底蕴
深入挖掘“山东手造”、非遗项目5项,打造区级非遗工坊2个;广泛开展“家在黄河口 人人做模范”活动,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黄河口好人好事道德模范评选,营造传承优秀传统的良好氛围。及时梳理上报黄河口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军马酒香型酒酿造技艺”成功入选第十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目前,黄河口镇共有市级非遗2处,区级非遗3处,非遗工坊2处。
通过不断深入挖掘黄河口镇大米、无花果、沿黄风情、文化传承等资源优势,逐渐形成了纵览九曲黄河,尝黄河口特产,寻找乡村记忆,感受非遗之美的农文体旅融合发展大格局。
聚焦创新突破 打造沿黄文旅融合新高地
今年以来,黄河口镇按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对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坚持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助推建设“现代化农业强镇”的重要抓手来谋篇布局。成功举办了“乐途五一·黄河口微骑行”活动,邀请东营绿洲自行车运动发展中心等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活动。为持续引流,为打造沿黄“骑行小镇”夯实基础,文旅办把展示沿黄风景和黄河口村庄特色作为首要任务,先后开发了多条骑行线路。紧扣黄河口大米、无花果等产品优势,依托无花果产业园开展了2次研学活动,积极申报研学旅游创新发展案例,不断丰富研学课程,增强“研学+”吸引力。同时,规划设计了富含黄河口特色的于林、兴林民宿建设,指导协助归静雅居通过省级4星级民宿申报;黄河口镇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培育单位。
弘扬新时代新文明建设 展现时代风采
黄河口镇紧扣乡风文明建设,组建120人的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活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健全完善村规民约,以文化软实力为着力点,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不断提升文艺志愿服务队政策理论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镇文旅办多次邀请文艺专业人员对队伍进行专项培训,今年以来,文艺志愿服务队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50余次,人民群众的文化满意度持续提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0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