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上海发布:同意合并重组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11-05 21:02:00 来源:瘦子财经

上海市人民政府今日发布,同意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并重组。

上海市政府要求,上海市国资委按照有关规定,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稳妥有序组织实施合并重组相关工作,指导企业依法合规做好股权交易、名称变更登记、管理架构调整、业务整合优化等,确保合并重组工作平稳有序完成。

根据此前相关公告,国泰君安的A股换股价格为13.83元/股,海通证券的A股换股价格为8.57元/股。两家公司将以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60个交易日的A股股票交易均价确定A股换股价格,并以此确定A股与H股换股比例均为1:0.62,即每1股海通证券股票可以换得0.62股国泰君安同类别股票。

同时,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将向符合条件的国泰君安异议股东提供收购请求权,向符合条件的海通证券异议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价格均为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60个交易日内的A股、H股股票最高成交价。

此外,国泰君安公告,于交割日后,国泰君安将办理公司名称、注册资本等相关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海通证券将注销法人资格。合并后公司将采用新的公司名称。

而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收盘,国泰君安总市值为1646.17亿元,海通证券总市值为1391.85亿元。这意味着,这桩证券行业史无前例的大并购,涉及市值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而随着近期A股行情的爆发,这个合并的分量还在增加。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一年多前瑞士最大银行——瑞银集团收购瑞士信贷所支付的30亿瑞郎,折合人民币约252亿元,几乎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收购海通证券的四分之一。可见这场并购案规模之大,在全球证券行业范围内都“数得上号”。

作为2008年以来国际投行最大并购项目,此次并购涉及两个上市地、7家境内外上市实体,是国际资本市场最复杂的收购合并案例之一。而最终形成国内第一大券商,也有望扛起金融出海的大旗,从上海驶向大洋彼岸,与其他国际投行同台竞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5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过新设合并、增资扩股,于1999年8月组建成立,总部位于上海,目前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于2015年A股上市、2017年H股上市,为A+H上市公司。国
2024-09-06 06:39:00
...于同一地方政府管理的大券商被认为存在合并的空间,由上海国资控股的国泰君安和参股的海通证券的未来走向,开始被市场寄予厚望……”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
2024-05-28 01:03:00
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国泰君安证券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
11月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告:市政府同意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请上海市国资委按照有关规定,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稳妥有序组织实施合
2024-11-06 11:39:00
券商“万亿级”合并之后,距离世界一流还有多远?
...二者的合并也有“基因”基础,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同属上海国资旗下金融机构,实际控制人均为上海市国资委。天眼查App显示,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国泰君安21.35%,为第一
2024-09-13 18:43:00
国泰君安董事长朱健谈与海通证券合并:多项指标跃居行业第一
...纬10月26日电 (薛宇飞)在26日举办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4上海苏河湾大会上,国泰君安董事长朱健谈到了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情况,他称,合并后的公司在多项业务指标
2024-10-27 16:26:00
国君、海通重组细节敲定 100亿募资指向四大业务
...。合并后公司进一步强化功能定位,将以服务金融强国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己任,对标国际一流,加快向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迈进。交易草案出炉吸收合并的方案为:由国
2024-11-21 21:36:00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内幕知情人核查:11人涉买卖A股股票
...票募集配套资金。11月21日,两家公司于上交所发布合并重组报告书(草案)、于港交所发布联合通函,进一步明确合并重组细节,并披露将于12月13日召开股东大会。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
2024-12-12 21:19:00
海通证券董事长回应重组:有助于双方增强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水平,助推上海市金融国资布局进一步优化,促进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合并后的规划,国泰君安董事长朱健在9月10日举行的中期业
2024-09-11 17:41:00
...参与者。业内人士认为,本次合并将实现强强联合,立足上海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产业资源丰富、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等良好基础,用好一流的金融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同时也将充分依托行业
2024-10-10 08:09: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