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Kimi陷入ofo式处境,杨植麟会是下一个戴威吗?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11-23 11:59:00 来源:蓝鲸新闻

身陷仲裁风波的Kimi创始人杨植麟,似乎在用自己的方式挽回着公众形象。

11月16日,杨植麟对外发布了一款数学模型k0-math,并声称对标OpenAI o1系列,主打深入思考。在发布会中杨植麟化身技术讲解者,从各个方面展现k0-math的能力。连续两个月,Kimi仿佛被摁下了加速键,不断提升着性能和产品力。

杨植麟意图释放的信息简单直接:Kimi在技术上仍旧处于领先,而其背后想要暗示的是获得资本的持续信任。单从资本的角度来看,Kimi的牌桌上已经有了多个大厂的身影。

进入2024年,杨植麟似乎一直在坐过山车,3月Kimi凭借着长文本能力快速出圈,访问量月环比增长率达321.58%,甚至一度火到宕机。在巅峰没有待太久。随即4月传出杨植麟套现4000万美金,随后公司虽极力辟谣,但似乎Kimi与资本的纠缠开始展露端倪。5月,阿里披露财报显示,向月之暗面投资约8亿美元,购入36%的股权。8月,另一大厂腾讯入局,帮助Kimi完成b轮融资。

光环之下,杨植麟并不缺乏子弹,但光鲜背后的纷争自此开始加速。

10月,Kimi因20天烧钱1个亿登上热搜,舆论指向Kimi并没有追求技术突破,一心只想做用户增长而被诟病。随后,大厂加持下的估值飙升,引发出了创始人团队的仲裁风波,又一次让Kimi和杨植麟成了舆论漩涡的中心。

Kimi陷入ofo式处境,杨植麟会是下一个戴威吗?

当然麻烦还不止这些,在业务层面上,在最新的报道中,杨植麟砍掉多元发展,从多产品回归Kimi,也成了他亲口承认的近年来最大的教训。“砍业务本质上也是在控制人数。这几个大模型创业公司里,我们始终保持人数最少,始终保持卡和人的比例最高,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关键的。”

杨植麟已经足够谨慎小心,但在高速的行业发展,以及错综复杂的资本局面下,似乎看起来仍然力不从心。行业路线摇摆、股权纷争、管理路线、资本博弈,似乎都在成为影响公司发展的变量。

言必称AGI的创始人们,也在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之中,不断挣扎。多年前的共享单车大败局,已经告诉了创业者,大厂与资本在技术变革进入到平缓期,开始讲究效率之时,对于初创企业的影响与争夺,将重新变得激烈。

在竞争更为激烈的海外,一大批AI初创企业,正在面临资金链断裂,以及被收编的命运。而对于国内的玩家来说,是一个警示。Kimi无疑在走钢丝,至于能否成功上岸,当下似乎还在迷雾之中。

淘汰赛加速,Kimi打不擅长的仗

Kimi陷入ofo式处境,杨植麟会是下一个戴威吗?

进入2024年,AI赛道已经开始走向了明显的分歧,在英伟达不断刷新新高,以及大厂盈利开始兑现之时,一大批曾经AI创业的明星企业,正在面临危机。

大名鼎鼎的stability AI靠文生图模型风靡一时,累计融资3.2亿美元,一度陷入核心研发跑路、资金困难、四处卖身的窘境,直到前Facebook总裁注资输血才得以缓解;在2017年的D轮中估值达到18亿美元的Afiniti,近日申请破产保护;已经E轮估值达10亿美金的垂直AI医疗独角兽Forward health,近期突然宣布停止运营。

曾经的明星创业公司,在初期的光鲜之后,纷纷陷入到了商业化困境之中。技术突破带来的吸引力,正在被市场不断的考验着。更为残酷的是,从终局的角度而言,即便明星公司被收购,溢价也相当有限。

“Inflection曾是一个独角兽企业,微软投了差不多15亿美金。最近,他们整个团队基本都被微软挖走了。3万亿美金市值的微软,去收购一家企业,只给了投资人一个本金加利息的退出回报。”知名投资人朱啸虎在近日说道。

激烈的淘汰赛,让商业化能力成了当下AI公司的主要叙事。回到Kimi本身,商业化压力似乎从未停止,

在今年,Kimi先后进行了多重商业化尝试,5月,Kimi推出打赏功能,用户可支付5.20元至399元不等的金额购买礼物,从而获取不同的高峰期优先使用时长。7月8日,Kimi上线了浏览器插件,试图通过丰富应用场景,进而探索潜在的商业化机会。8月,Kimi发布了企业级API,主要面向具有一定规模化业务的企业,为对稳定性要求更高的大企业客户提供API服务,根据媒体报道显示,这是 Kimi从专注ToC应用,变为同时兼顾 ToB 业务的一个关键信号。

Kimi陷入ofo式处境,杨植麟会是下一个戴威吗?

但从结果来看,这些尝试短期难以支撑企业的发展。而造血能力不足的Kimi随即改变策略,开始寻求增长。于是,就有了花大笔预算砸广告来拉新、留存,从近日的表态来看,杨植麟声称Kimi月活达到3600万+。这一组数字似乎还是让市场看出,AI赛道特别是Kimi对当下互联网生态的颠覆性。

商业化与增长的不及预期,仿佛向下的螺旋,持续困扰着Kimi。而仲裁风波的出现,似乎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资本市场对于这家公司的焦虑。有行业人士猜测,大厂的先后入局某种程度上来说,体现出了创始人试图制衡股东的策略,这也就意味着,Kimi近一年以来的发展,似乎难以达到预期。

如何跳出ofo式弃子命运?

Kimi陷入ofo式处境,杨植麟会是下一个戴威吗?

同样是顶尖名校的创业新星,同样是热门赛道的快速崛起,同样是大厂资本的权力博弈,今天Kimi与杨植麟的困境,似乎可以从多年前ofo与戴威身上找到相似的影子。而这样的困境,只需要一根引线,就能被点燃。

从技术路线来看,当今的AI虽然在高速发展过程之中,但单从国内大模型企业来看,差距正在被拉齐。

以Kimi最引以为傲的长文本能力来说,3月,阿里就宣布通义千问开放 1000 万字长文本能力,用户可通过通义千问网站和APP快速读研报、分析财报、读科研论文、研判案情、读医疗报告、解读法律条文等。同样在3月,360 宣布360智脑正式内测500万字长文本处理功能,并即将入驻360AI浏览器4月,百度文心一言开放200 万- 500万的长文本能力。

Kimi陷入ofo式处境,杨植麟会是下一个戴威吗?

而无论是Kimi探索版,或者是k0-math现在都处于测试状态,很难大规模应用。技术没有关键性突破,等待Kimi的必然是更为激烈的效率之争。

商业化诉求在今后,很可能成为Kimi寻求突破的主要方向,但杨植麟是否擅长关于商业化效率管理,从当前的报道来看,好消息是杨植麟已然意识到这个方向上的重要性,在采访中曾提到,“砍业务本质上也是在控制人数。这几个大模型创业公司里,我们始终保持人数最少,始终保持卡和人的比例最高,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关键的。”

而除了技术没有突出特点之外,Kimi与当年ofo类似的是,大厂作为资方,自身也有相关的业务,无论是阿里的通义还是腾讯的混元,从某种程度而言都是与Kimi竞争的关系。大厂基于FOMO(害怕错过)选择多条线下注,饱和进攻,但如果赛道进入到完全效率竞争时,作为大股东,很容易向合并投下赞成票。

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复杂的股权,以及多个大厂介入,很容易让Kimi整体的发展陷入到变形之中,从2024年来看,这种变形已经初见端倪。

在3月初的采访之中,杨植麟曾经谈到自身对于组织形态、以及AGI路线有着自己的理解,其中谈到了如兼顾tob和toc、国际化、类GPT-4等方向,但到了11月时的公开对外发声时,谈到现在核心任务对于Kimi来说,就是提升留存率。当然,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作为技术跟随者来说,Kimi更多地展现出,是高效的模仿能力,但不难看出,当下的目标,已然与几个月前大相径庭。

技术路线的逐渐拉平、资本方的博弈,以及目标与方向的挑战,都让Kimi看起来疲惫且挣扎。

金沙江创投创始合伙人朱啸虎,在近日的表态中提到“美国一线大模型公司中,前面四家确实融了很多钱,而且每一家都抱了大腿。而美国二线大模型公司,今年或许还有收购团队价值,明年可能就毫无价值了。”而在我国,情况似乎更加复杂,Kimi虽说眼前抱上了两条大腿,但没有良性商业模式的持续输血,而大腿之上还有自身的子公司,竞争似乎没有变得容易,反而更加困难。

是否会成为ofo式的大厂弃子,现在而言,还为时尚早,但有一些问题,杨植麟却需要明确的答案。

杨植麟必须回答的难题

Kimi陷入ofo式处境,杨植麟会是下一个戴威吗?

在技术上来看,杨植麟是当之无愧的天才,不仅是顶尖名校出身,并且在谷歌工作,同时,曾与图灵奖获得者合发论文,这对于一个90后而言,显然已经非常出众。

但在商业方面,杨植麟到目前为止,似乎并未展现出其作为独角兽企业创始人的在商业上的决断,而这一点似乎正在成为阻碍Kimi继续高速发展的关键。

从数据来看,Kimi在初期的爆发之后,不断在被豆包等竞品围剿。

公开数据显示,5月上线以来,豆包连续数月一直占据App Store免费榜的前列位置,6月更是长达一个月霸占榜首。即便到10月,豆包也仍排在第四。豆包可以说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了海量用户。

不仅是豆包,同为大模型初创公司的 MiniMax也在迎来爆发。从9月以来,旗下AI智能助手——海螺AI的数据出现爆发式增长,月访问量翻了超过8倍,月活用户接近500万。

在有限的条件上,打出爆款是杨植麟不擅长做的事情,但豆包们无形中,放大了Kimi的这一缺点。

Kimi陷入ofo式处境,杨植麟会是下一个戴威吗?

Kimi打出的牌更多的还是偏向于技术,从国庆假期不休息赶工出的Kimi探索版与新推出的k0-math来看,确实做到了与主流大模型之间的差异化。Kimi探索版的用户体验,从多个平台的反馈来看,积极观点较多,而其搜索量据业内人士分析,也达到了普通版的10倍。但每天仅有5次的使用频次,以及并不便捷的使用方法,似乎都指向了,公司仍然没有做好大规模推向市场的准备。

而k0-math,对于Kimi而言则更像是展现其快速模仿能力的“秀肌肉”产品。所以,总结来看,两者似乎都很难与有大厂赋能的豆包来抗衡。

杨植麟该如何打好一场大模型的产品战,已经成了他无法逃避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对于内部来看,无论是资本的仲裁风波,还是大厂的权力博弈,都正在逐渐成了Kimi需要协调的问题。

在当下的市场背景来看,国产AI赛道,仍处于红利期,融资的顺畅程度,仍具有持续性。但尽管如此,技术与商业的平衡,仍然是一道难解的谜题,今年已经融资两轮,估值达到33亿美金的Kimi,从营收来看,依然难以自我造血。在未来需要更多资金支持的Kimi,该如何回答以上难题呢?技术的可能性,可以通过后发优势弥补,那么商业化的能力,该如何证明呢?

对于走钢丝的Kimi来说,似乎依旧不明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3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模型“自杀式降价”,大厂为抢生意开打价格战
...、技术优势亲自下场收割这些细分赛道,中小创业公司的处境或将更加艰难。眼下,互联网大厂正加码大模型及应用层。2023年11月,马云在内网发文称,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
2024-05-31 13:58:00
Kimi、豆包发力AI搜索入口,打响轻量化之争
...事能力等方面有过人之处。本就已经是超级应用的互联网大厂,赢在了起跑线上,但最终会不会有更多大模型独角兽,因为找准了细分需求而实现弯道超车,也同样值得期待。但无论活下来的企业选
2024-07-22 13:59:00
大厂要面子,Kimi要里子
当互联网大厂还醉心于在AI的“百模大战”中大显身手时,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竟然被一个“新人”抄了后路。Kimi的爆火,来得太过突然,也很意外。Kimi有多火?火到宕机成了近期常见的
2024-03-27 14:05:00
圈不到用户的AI大模型,开始倒闭了
...的大林,仅过了一年多,便在2024年3月解散了公司。随着大厂大模型开始0元购,“国内AI用户本来就不多,和大厂相比,B端企业拼不过价格,半年几乎没有商单可拿,C端用户推广,更
2024-06-14 13:40:00
字节布局AI硬件:首款智能体耳机售价1199元,接入豆包大模型
...,京东、淘宝销量同样没有破百。作为长期布局AI的科技大厂,字节跳动此次正式杀入AI硬件受到外界普遍关注。今年5月,字节被曝光以大约5000万美元收购中国耳机制造商Oladance
2024-10-10 17:42:00
字节AI耳机要来了?互联网大厂扎堆做AI硬件,谁成了?
...卖铲子的商家或许比淘金者赚的更多,更安全。 互联网大厂们扎堆做AI硬件,场景才是关键因素与其他互联网大厂相比,字节入局并不算早。国内互联网大厂最早做AI硬件的应该是百度。2
2024-09-12 09:51:00
字节猛踩油门
...度推向高潮,一举改变了大模型领域的竞争格局,国内外大厂巨头、AI初创企业迅速跟进,不管是选择自研推理模型,还是接入DeepSeek,都在持续发力……字节在这方面,稍显迟疑。但
2025-04-18 22:26:00
视觉理解、3D生成,豆包这次又玩出了什么新花样?
...瞅着又快到冬至了。搁往年的情况,到了年底,这才到各大厂商纷纷发力的时候,毕竟年关将近嘛,总得搞出点啥新东西,一方面是给上头来点交代,还指着年终奖回去过年呢,另一方面也能给大家
2024-12-18 22:49:00
字节、阿里云、百度大模型价格混战:低价背后是数据竞争,爆款尚未出现
...引擎原动力大会上正式发布豆包大模型,被认为是吹响了大厂大模型价格战的号角。据字节方面介绍,豆包主力模型在企业市场的定价只有0
2024-05-22 07:41: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共谋乡村振兴发展 中国太保寿险贵州分公司赴赫章县铁匠乡联盟村考察座谈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王静怡)近日,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保寿险贵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秋生带领公司领导班子赴赫章县铁匠乡联盟村考察座谈
2025-11-18 16:13:00
截至今年10月 秦皇岛市发放科技贷款超500亿元
河北日报讯(牛冉)近日,笔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秦皇岛监管分局获悉,今年,秦皇岛监管分局以体系搭建为根基、以产品创新为抓手
2025-11-18 15:59:00
42家公司今年来实施增发后股价涨幅逾60%
根据Wind数据统计,以发行日计算,今年来已有129家公司实施了定向增发。从二级市场来看,42家公司在实施增发后股价涨幅超过60%。其中,中航成飞、*ST松发、东山精密、罗博特科
2025-11-18 09:38:00
国科天成等成立无人机科技公司,含AI业务
近日,陕西国科星达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
2025-11-18 09:48:00
浙江富玉具身智能创投合伙企业成立,出资额10亿
近日,浙江富玉具身智能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10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企业由浙江省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
2025-11-18 09:48:00
润建股份在海南成立能源公司,含多项AI业务
近日,海南佳捷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卢伟强,经营范围包含:储能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等。企查查股
2025-11-18 09:48:00
富满微等成立子午线芯片服务公司
近日,深圳子午线芯片服务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含:集成电路设计;电子产品销售;半导体分立器件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富满微(300671)等共同持股
2025-11-18 09:48:00
新华人寿乌鲁木齐中心支公司因培训管理不到位被罚款4千元
11月17日,新疆金融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显示,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中心支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培训管理不到位被警告并罚款4千元。肖某东被警告并罚款4千元。
2025-11-18 10:13:00
浙商银行:决定提名陈海强任浙商银行董事长
11月17日,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提名董事长的提示性公告,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决定,陈海强同志任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提名陈海强同志任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5-11-18 10:14:00
宁波银行调整“宁行优01” 优先股股息率第三计息周期票面利率3.25%
11月18日,宁波银行(证券代码:002142)发布公告,对其非公开发行的优先股“宁行优01”(代码:140001)第三计息周期票面股息率进行调整
2025-11-18 10:15:00
河南辉县:为建筑“上户口”,给城市“治未病”
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如何实现?建筑质量如何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在河南省辉县市,一条以“城市生命线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的新路径正在实践
2025-11-18 10:33:00
中建八局华中公司湖南分公司开展 “党建领航智慧机场 BIM赋能数字未来“活动
为推动智慧建造与工程档案管理深度融合,11月14日,中建八局华中公司湖南分公司与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在长沙机场T3航站楼项目开展“党建领航智慧机场 BIM赋能数字未来”党建联建暨BIM档案”数智化“观摩活动
2025-11-18 10:33:00
大虹桥的“硬通货”!华发虹桥四季全维配套一应俱全!
重磅消息!徐泾动迁房票安置计划正式拉开序幕,该片区域购房活力全面引爆。握有房票的购房者不仅期待着购房带来的安居乐业,更怀揣着提升生活品质的美好愿景
2025-11-18 10:33:00
国瓷材料投资成立房地产公司
近日,山东国瓷盛源房地产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许少梅,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住房租赁。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国瓷材料(3002
2025-11-18 12:00:00
中国农业银行邯郸分行因保理融资业务“三查”不尽职被罚款50万元 四人被终身禁业
11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邯郸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行因保理融资业务“三查”不尽职被罚款50万元;张某祥、贾某、刘某山、李某玺被禁
2025-11-18 10: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