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广东医生的“山海情”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2 06:5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广东医生的“山海情”

专家王钢(右一)、陈滨(右二)检查艾麦提江的情况。南方日报记者 陈子阳 摄

广东医生的“山海情”

王钢(左一)等专家为艾麦提江进行手术。受访者供图

45岁的艾麦提抛开拐杖和轮椅,左脚掌踩在地面上,感到踏实、安心。

2007年,他从楼上摔下,小腿粉碎性骨折。之后的十多年里,他的每一步行走都伴随着疼痛。2018年起,他的左腿开始弯曲、变形,甚至缩短。

2023年8月,广东援疆医生、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下称“喀地一院”)创伤中心主任魏宽海了解到艾麦提的病情后,来到疏附县人民医院,为他切除了骨髓炎病灶,纠正小腿弯曲畸形,用外固定架对左小腿进行骨搬运治疗。术后,恢复的速度开始加快。

今年3月底,在医院复查的艾麦提看到了熟悉的身影:“是广东来的魏医生!”魏宽海习惯地俯下身,伸手调整了艾麦提小腿上的固定架,叮嘱他摆脱辅助器械,重新适应独立行走。

十多年来,伴随着广东医疗“组团式”援疆工作的深入,这样的场景在喀什大大小小的医院里不断上演着。南疆地区面积广阔,环境气候多变,基层医疗水平受限,急难重症救治还面临不小挑战。为提升当地医疗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3月26日至4月1日,“粤新同心,健康同行”急诊重症医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再次组织17名广东医疗专家来到喀什地区进行指导交流。跨过4000公里,穿越茫茫戈壁,广东医生的身影正出现在一场场紧急救援中。

转机

喀什地区疏附县人民医院骨伤科病房里,59岁的艾麦提江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

3月21日,艾麦提江扒着梯子,摇摇晃晃爬上3米多高的房顶。那里有15只鸽子等着他喂。他说不清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只记得头晕目眩,眼前一片漆黑。妻子回到家时,艾麦提江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在邻居的帮助下,艾麦提江被救护车送到疏附县人民医院。他身上多处受伤,最严重的是髋臼骨折。髋臼周围软组织丰富,脏器集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诱发大出血和其他并发症。这些挑战已经超出当地医院所能应对的范围。

身体的疼痛和治疗的未知,让艾麦提江有些害怕。住院期间,妻子发现艾麦提江常常一个人流泪,有时还会对她讲,如果自己发生意外,今后要好好生活。

就在这时,转机发生了。

住院第五天,医生告诉艾麦提江,打算请喀地一院的专家来为他做手术。在广东医疗援疆帮扶下,这些年喀地一院在创伤骨科等急诊重症领域积累了大批专业人才。

3月28日,在家人的围簇下,艾麦提江被医护人员推向手术室。就在电梯口,他们遇到一群陌生人。“这是髋臼骨折的那位患者吧?”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以下简称“南方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王钢走到病床旁,查看患者受伤部位。

原来,3月26日至4月1日,“粤新同心,健康同行”急诊重症医疗人才培养项目组织一批急诊、重症专家来到喀什地区进行指导交流。3月28日当天,广东专家受邀来到疏附县,为艾麦提江实施手术,并进行教学展示。

艾麦提江忍着疼痛,紧紧攥住了王钢的手。他的家人激动地交谈着,语速很快。后来,当地医护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说:“广东的专家来了,这次手术一定能治好。”

手术室里,王钢打开10厘米的切口,小心翼翼地避开骨盆周边密布的血管、神经、内脏,将骨折部位暴露出来。随后,他用支撑钢板与螺钉,让这块折断的骨头重新恢复了原样。除去前期准备与收尾,这场手术只用了40分钟。

经过矫正,骨折的畸形和移位完全得到了纠正,6到8周后患者就可以下地行走。

“喀什的3月还挺热。”王钢说。此时,他的手术衣前襟已被汗水浸透。

新生

在疏附县向南300公里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寒风吹落阵阵雪花。

2023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医生于爱真顶着高原反应,一路辗转抵达塔县,担任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除了他,科室其余6位医生都没有新生儿科专科背景;科室接诊最多的,是周边儿童感冒发烧等常见病。

基层医院诊疗水平有限,当地居民遇到急诊重症时,大多转诊到上级医院。医护人员缺少诊疗实践,能力也无从提升。当地医疗发展仿佛进入“恶性循环”。

2022年,新生儿科全年仅接收43名住院患儿。与之对应的是,塔县每年新生儿数量约500名,但因为高原缺氧、寒冷,以及当地生活饮食习惯等原因,超低体重的早产新生儿占了近25%。

转诊之路并没有那么简单。塔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沿314国道一路北上,需要5个多小时才能抵达喀地一院。沿途经过高海拔低温缺氧路段,早产儿或许会面临更多风险。

如何留住患儿,让急重症情况得到稳定后再考虑后续康复或转诊问题,成了援疆医生的首要任务。

“搭建信任。”于爱真频繁地提到这一点。

“33周早产儿,体重只有1.7千克,呼吸短促,我们正在考虑要不要转送到喀什去。”一次会议后,于爱真在返回塔县的途中接到了同事的电话。

“先把患儿情况拍视频给我看。”多年的治疗管理经验让他觉得,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反倒是长途奔波潜藏着更多未知的风险。

镜头里,这个刚刚诞生的小生命,正急促地喘着气,孱弱的面庞有些发紫。于爱真连忙嘱咐同事先给予呼吸支持,“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高原地区偏偏又缺氧”。

吸氧一天后,患儿呼吸状况改善许多,但新挑战接踵而至。早产儿胃肠功能不全,吃不进奶,也排不出便。于爱真把软化大便的药物挤进去,轻轻揉动孩子的肚子。

入院10天,小家伙整体情况趋于稳定。孩子的父母提出,想要出院回家。孩子出院后,于爱真与另外几位深圳援疆专家又前去回访。

因地址有误,不大的县城里,大家兜了好几圈。迈进家门,他们看到孩子的状态并不好,家长似乎也有些紧张。

于爱真能够理解这对父母,放下带来的早产儿奶粉,耐心地介绍起护理早产儿的方式。

第二次再去回访时,孩子父母早早等在家门口,准备好了招待客人的馕。于爱真觉得,真诚和专业总会打动人。

接续

2023年,塔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就诊人数终于止跌。如何尽快培养、提升本地医护救治能力,成了摆在于爱真面前的重要题目。

小到药物剂量如何调配,大到新生儿复苏与呼吸机辅助通气操作手法……对每一个来到医院的孩子,于爱真都带领着团队全力开展诊疗,“这既是对生命的挽救,也是当地医护学习的过程”。

在喀地一院创伤重症监护室查房时,南方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陈仲清也有同样的感受。重症监护室14张病床上的每一位患者都经历了生死时刻。将他们拖拽回来的,是一支由11名医生、21名护士组成的年轻团队。

“别看团队里的医生年纪不大,但他们的处理手法却很专业老道。”陈仲清说。

魏宽海介绍,受出行方式等因素影响,当地意外事故时有发生,“我们的急诊重症医护人员也是在这一次次挽救生命的紧要关头里成长起来的”。

每一场成功的紧急救援背后,都能看到广东力量的接续。

早在2020年7月,在南方医院牵头下,喀地一院成立南疆地区第一家创伤中心,收治颅脑损伤、胸腹部损伤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创伤患者,由南方医院急诊外科、创伤骨科等科室专家担任中心主任。创伤中心成立以来,已收治严重多发创伤患者3000余人。当前,危急重症患者收治比例已突破60%,从入院到手术的时间缩短至60分钟,抢救成功率提升至98%以上。

2021年11月,南疆区域创伤救治联盟正式成立,来自喀什、和田、阿图什、阿克苏等地区的20余家创伤救治联盟成员签订合作协议。在各地的微信群里,魏宽海经常要为基层医生发来的疑难危重病例给出治疗建议和指导。

引进来、走出去、扎下根。2023年,广东医疗援疆在疏附县、伽师县及兵团第三师开展急诊重症医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遴选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业务骨干前往广东对口地市三甲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跟岗培训,并组织30—40人次广东等急诊重症专家分批赴疆,开展手术带教、专科指导、骨干培训、学术交流。

从南海之滨的大湾区,到内陆深处的丝路明珠,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出“带不走”的医护人才,是每一批广东援疆医疗队的愿景,也是这段情谊跨越山海、接续努力的纪实写照。

南方日报记者 陈子阳

通讯员 粤卫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跨“粤”千里向新行 山海同心绘“疆”来——写在第十批广东援疆工作一周年之际●袁瀚阳春三月,草木萌新。新疆喀什褪去了春寒,迎来生机活力。新学期,新收获。开学不久,
2024-04-06 06:55:00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始终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参加教育援疆工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最无悔的决定。”2020年
2023-08-09 05:57:00
新疆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10年蜕变,见证粤喀同心
...,折射出粤喀情深、穗疏情浓,“石榴籽一家亲”。跨越山海的支援,让憧憬化作现实。十年蝶变“师资强了,学生普通话讲得更流利了”文化长廊与树荫相映成趣,绿茵场上激战正酣,学生们讲着
2024-05-01 21:56:00
...提的眼睛,并表示孩子目前术后康复良好。1个月前,在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统筹支持下,广州援疆工作队派出医疗组成员陪同阿依夏赴广州进行眼角膜移植手术,并联动当地解决
2023-10-22 19:10:00
签约金额8000万!“疆品南下”再添新动力
...触达更深的立体化营销网络,让更多优质新疆农产品跨越山海,直达湾区餐桌。拓市场喀什珍品南下抢滩大湾区喀什地区政协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艾尼瓦尔·吐尔逊在致辞中表示,喀什是全疆重要
2025-07-23 21:20:00
全年爆单、火遍全网!2024年“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圆满收官
...杏上市,宣传标语遍布广州公交地铁;伽师新梅上市,“山海同协作 佛伽结硕果”的口号便亮相“小蛮腰”、千灯湖等岭南地标;唐王古瓜刚采摘,一批“网红”出镜,深入地头田间“打call
2025-01-01 23:39:00
...8%下降至0.2%……这份漂亮的答卷是援疆工作人员书写的,广东省第六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队长吴小剑就是其中一位答卷人。“我们就是一家人”时间倏忽而过,援疆的日子进入倒计时。吴小
2023-05-05 08:52:00
...入稳定,吃穿不愁。这里的人们都很关心我,棠下街道‘山海心连之家’工作人员经常来看望慰问我。”施中友高兴地说。为了更好地服务大方到天河的务工人员,在广州、毕节两地相关部门强力合
2023-12-15 06:24:00
医生女儿千里援疆,70岁名医母亲“出山”支持
...来,心底一直埋藏着一个援疆梦。她的母亲梁傍顺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人,退休前担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病房主任、主任医师。不仅擅长
2023-11-03 16:4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梭子蟹65元/斤!有杭州老板进货一小时卖空
立秋第一口梭子蟹你吃了吗?8月7日,杭州不少市场迎来今年小开渔后的第一批梭子蟹。凌晨3点,杭州留下农贸市场水产摊主杨女士已经驱车赶往中转市场
2025-08-08 08:36:00
预防“热中风”,专家开“凉方”
□通讯员冯瑶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突发意识障碍,查体瞳孔不等大,右侧巴氏征阳性”“和家属沟通先采取溶栓”……7月底的一天凌晨
2025-08-08 08:52:00
晚立秋真的会更热吗?立秋养生重在应对“暑热余威”
8月7日,立秋。民间有“早立秋”和“晚立秋”之说。今年立秋时间是8月7日13时52分,属于晚立秋。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
2025-08-08 09:07:00
眼屎糊住左眼整整一年 原来是 “泪小管炎” 在作祟
74岁的齐奶奶左眼被眼屎糊住的状况持续了整整一年,辗转多家医院,先后被诊断为结膜炎、泪囊炎、干眼症。前不久,她在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才得以确诊——原来是“泪小管炎”在作祟
2025-08-08 09:07:00
济阳街道草桥口社区开展卷饼送福志愿服务活动
俗话说得好,“一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8月5日,济阳街道草桥口社区开展“老有‘福’气”项目——“让爱卷一卷”卷饼送福活动
2025-08-08 09:26:00
51岁陈奕迅自曝焦虑症一直不敢停药 医生:一听咀嚼声、打字声就抓狂,可能是心理在报警
近日,歌手陈奕迅自述,2024年杭州演唱会取消后,压力太大患上焦虑症,一停药就紧张,一直不敢停药。陈奕迅看起来这么乐观开朗
2025-08-08 11:10:00
暑热还未消退,立秋如何养生 听中医专家教你如何防“秋燥”
暑热未退,秋意渐至。昨天,我们迎来了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立秋的到来,预示着酷热的暑天即将退场,凉爽的秋天正在来的路上
2025-08-08 11:10:00
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来了!莱芜滋味,申请出战
齐鲁大地,炊烟袅袅,一场美食风暴正蓄势待发!“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已经开赛!在这场“鲁味江湖”的激烈角逐中,济南市莱芜区的各大美食早已摩拳擦掌
2025-08-08 11:19:00
全链条精准扶持打造医健产业集群
本报讯(记者张月朦)北京市日前发布《北京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将通过16条措施,促进未来产业实现从研发创新
2025-08-08 11:29:00
45岁瘦弱女子腹藏40公分“哑铃状”巨瘤!妇科团队220分钟成功摘除!
鲁网8月8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妇科中心赵淑萍教授领衔的妇科团队,为45岁的瘦弱女子赵女士(化名)成功实施高难度手术
2025-08-08 11:46:00
上海蕙茗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专业心理服务,守护心灵绿洲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心理健康日益成为个体幸福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上海蕙茗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蕙茗心理”)凭借其专业的服务团队和人性化的咨询理念
2025-08-08 11:47:00
这个颈动脉的“定时炸弹”您有吗?中西医联手为您守护
人体的颈部两侧各有一条颈动脉,是连接心脏和头部的主要血管通道,堪称“生命通道”。可要是这里长了“垃圾”,变成凹凸不平的“斑块”
2025-08-08 11:47:00
南京汗宏之科技有限公司:以科技创新驱动,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健康行业日新月异的今天,南京汗宏之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对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
2025-08-08 11:48:00
聂丽丽院长受邀2025学术年会与行业精英共话医美创新发展
近日,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整形与美容专业委员会、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美线技术分会联合举办的“2025学术年会暨第四届面部年轻化综合治疗大会”启幕
2025-08-08 11:4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昌艺:儿童抽动症,家长能够做什么?
刘昌艺,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20年,系“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
2025-08-08 14: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