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广东医生的“山海情”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2 06:5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广东医生的“山海情”

专家王钢(右一)、陈滨(右二)检查艾麦提江的情况。南方日报记者 陈子阳 摄

广东医生的“山海情”

王钢(左一)等专家为艾麦提江进行手术。受访者供图

45岁的艾麦提抛开拐杖和轮椅,左脚掌踩在地面上,感到踏实、安心。

2007年,他从楼上摔下,小腿粉碎性骨折。之后的十多年里,他的每一步行走都伴随着疼痛。2018年起,他的左腿开始弯曲、变形,甚至缩短。

2023年8月,广东援疆医生、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下称“喀地一院”)创伤中心主任魏宽海了解到艾麦提的病情后,来到疏附县人民医院,为他切除了骨髓炎病灶,纠正小腿弯曲畸形,用外固定架对左小腿进行骨搬运治疗。术后,恢复的速度开始加快。

今年3月底,在医院复查的艾麦提看到了熟悉的身影:“是广东来的魏医生!”魏宽海习惯地俯下身,伸手调整了艾麦提小腿上的固定架,叮嘱他摆脱辅助器械,重新适应独立行走。

十多年来,伴随着广东医疗“组团式”援疆工作的深入,这样的场景在喀什大大小小的医院里不断上演着。南疆地区面积广阔,环境气候多变,基层医疗水平受限,急难重症救治还面临不小挑战。为提升当地医疗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3月26日至4月1日,“粤新同心,健康同行”急诊重症医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再次组织17名广东医疗专家来到喀什地区进行指导交流。跨过4000公里,穿越茫茫戈壁,广东医生的身影正出现在一场场紧急救援中。

转机

喀什地区疏附县人民医院骨伤科病房里,59岁的艾麦提江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

3月21日,艾麦提江扒着梯子,摇摇晃晃爬上3米多高的房顶。那里有15只鸽子等着他喂。他说不清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只记得头晕目眩,眼前一片漆黑。妻子回到家时,艾麦提江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在邻居的帮助下,艾麦提江被救护车送到疏附县人民医院。他身上多处受伤,最严重的是髋臼骨折。髋臼周围软组织丰富,脏器集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诱发大出血和其他并发症。这些挑战已经超出当地医院所能应对的范围。

身体的疼痛和治疗的未知,让艾麦提江有些害怕。住院期间,妻子发现艾麦提江常常一个人流泪,有时还会对她讲,如果自己发生意外,今后要好好生活。

就在这时,转机发生了。

住院第五天,医生告诉艾麦提江,打算请喀地一院的专家来为他做手术。在广东医疗援疆帮扶下,这些年喀地一院在创伤骨科等急诊重症领域积累了大批专业人才。

3月28日,在家人的围簇下,艾麦提江被医护人员推向手术室。就在电梯口,他们遇到一群陌生人。“这是髋臼骨折的那位患者吧?”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以下简称“南方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王钢走到病床旁,查看患者受伤部位。

原来,3月26日至4月1日,“粤新同心,健康同行”急诊重症医疗人才培养项目组织一批急诊、重症专家来到喀什地区进行指导交流。3月28日当天,广东专家受邀来到疏附县,为艾麦提江实施手术,并进行教学展示。

艾麦提江忍着疼痛,紧紧攥住了王钢的手。他的家人激动地交谈着,语速很快。后来,当地医护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说:“广东的专家来了,这次手术一定能治好。”

手术室里,王钢打开10厘米的切口,小心翼翼地避开骨盆周边密布的血管、神经、内脏,将骨折部位暴露出来。随后,他用支撑钢板与螺钉,让这块折断的骨头重新恢复了原样。除去前期准备与收尾,这场手术只用了40分钟。

经过矫正,骨折的畸形和移位完全得到了纠正,6到8周后患者就可以下地行走。

“喀什的3月还挺热。”王钢说。此时,他的手术衣前襟已被汗水浸透。

新生

在疏附县向南300公里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寒风吹落阵阵雪花。

2023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医生于爱真顶着高原反应,一路辗转抵达塔县,担任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除了他,科室其余6位医生都没有新生儿科专科背景;科室接诊最多的,是周边儿童感冒发烧等常见病。

基层医院诊疗水平有限,当地居民遇到急诊重症时,大多转诊到上级医院。医护人员缺少诊疗实践,能力也无从提升。当地医疗发展仿佛进入“恶性循环”。

2022年,新生儿科全年仅接收43名住院患儿。与之对应的是,塔县每年新生儿数量约500名,但因为高原缺氧、寒冷,以及当地生活饮食习惯等原因,超低体重的早产新生儿占了近25%。

转诊之路并没有那么简单。塔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沿314国道一路北上,需要5个多小时才能抵达喀地一院。沿途经过高海拔低温缺氧路段,早产儿或许会面临更多风险。

如何留住患儿,让急重症情况得到稳定后再考虑后续康复或转诊问题,成了援疆医生的首要任务。

“搭建信任。”于爱真频繁地提到这一点。

“33周早产儿,体重只有1.7千克,呼吸短促,我们正在考虑要不要转送到喀什去。”一次会议后,于爱真在返回塔县的途中接到了同事的电话。

“先把患儿情况拍视频给我看。”多年的治疗管理经验让他觉得,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反倒是长途奔波潜藏着更多未知的风险。

镜头里,这个刚刚诞生的小生命,正急促地喘着气,孱弱的面庞有些发紫。于爱真连忙嘱咐同事先给予呼吸支持,“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高原地区偏偏又缺氧”。

吸氧一天后,患儿呼吸状况改善许多,但新挑战接踵而至。早产儿胃肠功能不全,吃不进奶,也排不出便。于爱真把软化大便的药物挤进去,轻轻揉动孩子的肚子。

入院10天,小家伙整体情况趋于稳定。孩子的父母提出,想要出院回家。孩子出院后,于爱真与另外几位深圳援疆专家又前去回访。

因地址有误,不大的县城里,大家兜了好几圈。迈进家门,他们看到孩子的状态并不好,家长似乎也有些紧张。

于爱真能够理解这对父母,放下带来的早产儿奶粉,耐心地介绍起护理早产儿的方式。

第二次再去回访时,孩子父母早早等在家门口,准备好了招待客人的馕。于爱真觉得,真诚和专业总会打动人。

接续

2023年,塔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就诊人数终于止跌。如何尽快培养、提升本地医护救治能力,成了摆在于爱真面前的重要题目。

小到药物剂量如何调配,大到新生儿复苏与呼吸机辅助通气操作手法……对每一个来到医院的孩子,于爱真都带领着团队全力开展诊疗,“这既是对生命的挽救,也是当地医护学习的过程”。

在喀地一院创伤重症监护室查房时,南方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陈仲清也有同样的感受。重症监护室14张病床上的每一位患者都经历了生死时刻。将他们拖拽回来的,是一支由11名医生、21名护士组成的年轻团队。

“别看团队里的医生年纪不大,但他们的处理手法却很专业老道。”陈仲清说。

魏宽海介绍,受出行方式等因素影响,当地意外事故时有发生,“我们的急诊重症医护人员也是在这一次次挽救生命的紧要关头里成长起来的”。

每一场成功的紧急救援背后,都能看到广东力量的接续。

早在2020年7月,在南方医院牵头下,喀地一院成立南疆地区第一家创伤中心,收治颅脑损伤、胸腹部损伤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创伤患者,由南方医院急诊外科、创伤骨科等科室专家担任中心主任。创伤中心成立以来,已收治严重多发创伤患者3000余人。当前,危急重症患者收治比例已突破60%,从入院到手术的时间缩短至60分钟,抢救成功率提升至98%以上。

2021年11月,南疆区域创伤救治联盟正式成立,来自喀什、和田、阿图什、阿克苏等地区的20余家创伤救治联盟成员签订合作协议。在各地的微信群里,魏宽海经常要为基层医生发来的疑难危重病例给出治疗建议和指导。

引进来、走出去、扎下根。2023年,广东医疗援疆在疏附县、伽师县及兵团第三师开展急诊重症医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遴选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业务骨干前往广东对口地市三甲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跟岗培训,并组织30—40人次广东等急诊重症专家分批赴疆,开展手术带教、专科指导、骨干培训、学术交流。

从南海之滨的大湾区,到内陆深处的丝路明珠,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出“带不走”的医护人才,是每一批广东援疆医疗队的愿景,也是这段情谊跨越山海、接续努力的纪实写照。

南方日报记者 陈子阳

通讯员 粤卫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跨“粤”千里向新行 山海同心绘“疆”来——写在第十批广东援疆工作一周年之际●袁瀚阳春三月,草木萌新。新疆喀什褪去了春寒,迎来生机活力。新学期,新收获。开学不久,
2024-04-06 06:55:00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始终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参加教育援疆工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最无悔的决定。”2020年
2023-08-09 05:57:00
新疆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10年蜕变,见证粤喀同心
...,折射出粤喀情深、穗疏情浓,“石榴籽一家亲”。跨越山海的支援,让憧憬化作现实。十年蝶变“师资强了,学生普通话讲得更流利了”文化长廊与树荫相映成趣,绿茵场上激战正酣,学生们讲着
2024-05-01 21:56:00
...提的眼睛,并表示孩子目前术后康复良好。1个月前,在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统筹支持下,广州援疆工作队派出医疗组成员陪同阿依夏赴广州进行眼角膜移植手术,并联动当地解决
2023-10-22 19:10:00
签约金额8000万!“疆品南下”再添新动力
...触达更深的立体化营销网络,让更多优质新疆农产品跨越山海,直达湾区餐桌。拓市场喀什珍品南下抢滩大湾区喀什地区政协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艾尼瓦尔·吐尔逊在致辞中表示,喀什是全疆重要
2025-07-23 21:20:00
全年爆单、火遍全网!2024年“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圆满收官
...杏上市,宣传标语遍布广州公交地铁;伽师新梅上市,“山海同协作 佛伽结硕果”的口号便亮相“小蛮腰”、千灯湖等岭南地标;唐王古瓜刚采摘,一批“网红”出镜,深入地头田间“打call
2025-01-01 23:39:00
...8%下降至0.2%……这份漂亮的答卷是援疆工作人员书写的,广东省第六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队长吴小剑就是其中一位答卷人。“我们就是一家人”时间倏忽而过,援疆的日子进入倒计时。吴小
2023-05-05 08:52:00
医生女儿千里援疆,70岁名医母亲“出山”支持
...来,心底一直埋藏着一个援疆梦。她的母亲梁傍顺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人,退休前担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病房主任、主任医师。不仅擅长
2023-11-03 16:40:00
...入稳定,吃穿不愁。这里的人们都很关心我,棠下街道‘山海心连之家’工作人员经常来看望慰问我。”施中友高兴地说。为了更好地服务大方到天河的务工人员,在广州、毕节两地相关部门强力合
2023-12-15 06:2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健康问太和|免疫联合疗法为喉癌与下咽癌患者开辟保喉治疗新路径
在喉癌与下咽癌的治疗领域,尤其是对于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长期面临着治疗选择有限的困境。如今,这一局面正被打破。随着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
2025-10-30 19:22:00
络活喜:原研药安全性优势显著
高血压是我国公共健康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27.9%,其导致的死亡占全部死因的27.5%。目前,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的核心手段
2025-10-30 16:35:00
【马上见】排骨藕汤,一味乡愁
一江奔涌千百年,一味传承暖人间。在湖北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联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上见”团队
2025-10-29 15:20:00
8 款祛痘产品实测:科学适配肤质,消痘淡印不踩坑
根据《2025 中国皮肤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受痘痘、痘印困扰的人群已超 3 亿规模,其中 20-35 岁年轻群体占比高达 78%
2025-10-29 18:21:00
头皮健康,产品为先:科学解答“头皮护理用什么产品”之谜
当头皮发出瘙痒、出油、头屑警报时,人们才幡然醒悟:头皮,这片被发丝覆盖的“土壤”,其健康状况直接决定了秀发的荣枯。然而
2025-10-29 18:23:00
小叶医探 | 刷完牙别着急漱口!医生:让氟停留10-15分钟更护牙
大皖新闻讯 刷完牙要不要立即漱口?最近,这一话题在网络上引发讨论。10月28日,小叶医探记者来到合肥市口腔医院,就此采访了种植科王彦梅副主任医师
2025-10-29 18:23:00
太和夜话 | 女子隐疾十年难启齿,太和妙手医治暖人心
当夜幕降临,城市的喧嚣渐渐沉淀,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欢迎您继续收听十堰广播电台的晚间节目《太和夜话》,我是主持人晨曦。今晚
2025-10-29 18:23:00
服务好、口碑好的深圳牙科医院推荐
据最新的市场调研,深圳的口腔医疗市场已突破3000家机构。面对琳琅满目的选择,如何在控制预算的同时确保诊疗质量,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2025-10-29 19:00:00
银屑病症状表现“千人千面”,中度患者也需适时启动系统治疗
在各类皮肤疾病里,银屑病是一种既常见又特殊的病症。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与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银屑病的认知不再局限于“皮肤问题”的单一印象
2025-10-29 19:01:00
健康问太和|为生命续航: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为血透患者搭建“备用桥梁”
对于长期依赖血液透析的肾友而言,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就是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当自身血管条件无法满足需求时,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如何搭建起透析的“备用桥梁”
2025-10-29 20:26:00
深圳牙科医院口碑榜权威盘点
根据国际牙科联盟(FDI)与中国口腔医学会联合发布的《2025全球口腔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口腔健康问题日益严峻,25-63岁成人龋齿发生率已达49
2025-10-29 20:49:00
5款分型痔疮膏实测,对症选才靠谱
本文实测 5 款痔疮膏牌子,是结合痔疮发病原理、三甲医院临床推荐品牌、第三方测评及超 10 万条用户口碑选出,覆盖不同痔疮类型与特殊人群
2025-10-29 20:49:00
熬夜、饮酒、肝指标异常?2025十大护肝品牌实测:肝益莱断层领先
外卖重油重盐、酒局推杯换盏、熬夜肝方案,当代人的肝脏早就被这些“隐形伤肝刺客”缠上了。《2025职场人肝脏健康报告》扒得明明白白
2025-10-29 20:51:00
毕节“吃货”们开“炫”了! AI音乐动画MV《毕节味道·美食江湖》热辣上线!
听!脆哨面在碗里炸开香脆的鼓点,看!羊肉粉的浓汤翻滚成沸腾的管弦。荞凉粉一个滑音溜过味蕾,甜汤圆用暖糯的和声,把清晨唱成圆满
2025-10-29 20:51:00
“针清”后痘痘不减反增 这些祛痘方法操作不当可能会“烂脸”
所谓 “针清”,是通过使用粉刺针等工具,将皮肤中的粉刺、痘痘等内容物清理出来的美容方法。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部分美容院的操作却存在诸多隐患
2025-10-29 2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