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色如碧玉小青团 长久软糯为哪般 2025-04-08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4-08 18:00:0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风来蒿艾气如薰,一口青团一口春。四月的江南艾草鲜嫩,正是做青团的好时节,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也在推荐这圆滚滚的嫩绿糯米团子。然而也有网友疑惑为什么自家做的青团没有买来的那种让人眼馋的嫩绿色?还有就是相比外面买的青团放了好几天摸起来还是软腻腻的,自家做的青团为何没多久就会变硬?这也导致部分网友认为买来的青团“不安全”,担心存在“科技与狠活儿”,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颜色不同与制作工艺有关

“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一如清代袁枚曾在《随园食单》中描述的这样,青团所用的青汁,大都取之于早春嫩绿的青草。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江南普通人家自制青汁,一般选用新鲜艾草、浆麦草(又名火燕麦、雀麦草)或鼠麴草(又名田艾、清明菜),择去老根老茎,留下幼嫩部位,用加了碱粉的热水浸泡后过冷水,沥干后用手攥挤,即可萃取草绿色原汁。

至于网络上有传言说青团看起来特别绿是添加了色素,其实并不准确。

刘少伟分析说,从市场监管部门既往的多次抽检结果来看,市售青团与市民自制青团相比确实颜色偏绿,但均未检出亮蓝等食用合成色素,而原因主要就是制作工艺的不同:首先是制作青汁时艾草的用量,如果艾草汁和的比较少,蒸出的青团颜色就发白;其次是必须加碱粉浸泡,这是因为叶绿素遇酸遇热会分解,而遇碱液则有助于保持稳定。不用碱处理,做出的青团就会色泽发暗,或微微带黄;第三则是艾草等原材料用食用碱浸泡烫煮后,须迅速冷却“杀青”,才能使青团呈现鲜亮的绿色。

从既往的多次科普实验来看,只要使用足量的艾草,青团就能呈现较好的绿色,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色素添加,加深绿色作用并不明显。而如果不使用足量艾草直接添加色素,青团虽然是绿色,但往往绿得发蓝,看起来十分不自然。

此外,网上还有“科普”说可以通过青团二次加热后是否褪色的方法来判定是否有色素添加,这也不完全准确。从既往多次权威实验来看,经过高温蒸制的纯天然青团,冷却后再热,不一定会褪色。

至于某些市售青团糕点(一般不直接标称为青团)配料表中标注有食用色素亮蓝,是因为执行标准不同。《糕点分类》(GB/T 30645-2014)将青团归属于冷加工糕点的热调软糕类,可以按规定限量使用亮蓝。而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中,则将青团限定为米粉制品,按有关规定不可以添加亮蓝。

不建议网购手工现制青团

自家做的青团放不了多久就会变硬,这种情况是不是青团变质了呢?

刘少伟解释说,大多数情况下,青团变硬是正常现象。制作青团所用的糯米粉中含丰富的淀粉,加热过程中,淀粉所含的β-淀粉中的氢键断裂,生成α-淀粉并发生糊化反应,青团就变得软黏。冷却后,淀粉分子则会再次排列,α-淀粉重新变成β-淀粉,形成紧密的结构,即淀粉的回生老化。淀粉老化过程中,水分子被挤出,出现凝结或沉淀,导致青团变硬。特别是敞开存放的青团,水分蒸发更快更多。当然,如果青团变硬同时出现酸味,表面有黄色或黑色斑点,就可能是细菌或霉菌滋生所致。

与上述情况相反,有些市售预包装青团买回来存放好长时间都很软糯,是什么原因?

刘少伟解释说,市售预包装青团放很久依旧软糯,主要是工艺上采用了多种措施来防止淀粉老化。首先是糯米的种类,相比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长粒糯米来说,支链淀粉多的圆粒糯米更不易老化;其次是添加一定比例粳米粉或澄粉(无筋面粉)以及大量的麦芽糖浆,也可以防止淀粉老化;再次,选择软水和面(硬水中的钙可促进淀粉老化),粉团揉足够时间,再加上制作青团时添加油脂,青团做好后表面刷一层食用油,最后用保鲜膜包裹起来,也都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此外,有些预包装青团采用的是“熟包”工艺,即把团皮事先蒸熟,同时原料中还掺入大量麦芽糖浆,这种青团常温保存较长时间都能保持柔软,但口感与“生包”后再蒸的现制现售青团有一定差异。

需要提醒的是,部分朋友圈、聊天群里推荐的网红手工现制青团,虽然宣称既不用防腐剂,也不用食品添加剂,或不添加麦芽糖浆(含糖少),但其实并不合适网购。这主要是因为常温运输极易变质,如包装不当,还可能被二次污染。加之春季天气变化大,湿度也不低,食品安全风险相对较高。

青团属高热量食物不要多吃

如今,青团已经从时令小吃逐渐演变为网红美食,制作工艺的变化也延长了品尝周期,有些预包装青团可以冷冻保存数月。不过,刘少伟建议,相对来说,新鲜青团口感更好,所以最好吃多少买(做)多少,不要一次买(做)太多,避免造成浪费。

购买食用青团时,消费者需注意以下一些安全细节。

首先,不同商家的青团,因其制作工艺、包装方式、配料成分等存在差异,保质期不尽相同,建议购买时认真查看标签标注。

其次是青团中糯米的支链淀粉冷却“回生”后会形成少量抗性淀粉,难以被人体淀粉酶分解,加重消化负担,引起肠胃不适,建议老年人和孩子、肠胃虚弱的人少食或加热后食用。

第三是青团团皮加入了大量的糖,馅料也大都是高糖高油的高热量食材,即使是健康人群,吃多了也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所以千万别把青团当饭吃。一般视青团大小,一次吃1至2个就可以。小孩和老年人食用青团,还需注意避免发生噎食情况。

第四是食用青团时,可以酌情搭配些热的绿茶、花茶,也可以搭配热牛奶、咖啡或酸奶,同时适量食用纤维含量较高的新鲜蔬菜,以减少肠胃负担、促进胃肠蠕动;同时注意避免高危搭配,比如搭配冷饮或高油食物如炸鸡等,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最后,家庭自制青团,除注意保持卫生洁净,制作外皮时还可以在糯米粉中添加20%的大米粉,减少黏性。馅料宜用低脂肉松、南瓜泥替代咸蛋黄,这些都有助于健康饮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青柠果汁饮料中苹果汁成分更多?食品专家:有误导之嫌
...小青柠汁添加量4%)”的字样,小青柠汁含量很低。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也就是说,如果配料表上苹果汁排在
2024-06-21 15:20: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白萝卜心变蓝是加了保鲜剂吗? 2023-10-17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民谚说“入秋萝卜胜良药”,眼下正是白萝卜上市的季节。不过,有时候人们可能会发现,买来的白萝卜切片后中间是蓝色的。网上有些“科普”解释说“蓝心萝卜是加了
2023-10-17 11:59:00
网友“互换特产”遇新型骗局:多人寄出特产就被拉黑
...还有网友反映自己的住址和电话被泄露,收到的特产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等。记者注意到,在“互换特产”中有网友疑似被骗后,表示只当是“花钱买教训”。他们认为,被骗金额不大,行骗者往往只
2023-08-28 14:51: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冻眠了10个月的荔枝,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2024-06-05
...。自家冻的和商家冻的荔枝,到底有没有区别呢?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说,把荔枝放到-18°C的冰箱冷冻室,属于缓冻。缓冻冻结速度较
2024-06-05 14:48: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跳水泡菜可以天天“安排”吗? 2024-05-22
...副教授吴晓蒙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跳水泡菜由于腌制时间非常短,亚硝酸盐产生会相对较少,再加上这类短时间腌泡的泡菜,有时会加入适量白酒、采用低
2024-05-22 16:50:00
...的国家标准,食盐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全流程都有严格的食品安全监测,并且国家有关部门还制定有GB 5009.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盐指标的测定》
2023-08-29 12:23:00
长沙市望城区市场监管局公示1批次不合格“小青尖椒”风险控制和核查处置完成情况
...示1批次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和核查处置完成情况。关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批次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和核查处置完成情况的公示根据长沙市望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食品安全监督委托湖南
2022-12-28 16:28:00
3•15年度报告|消费警示篇:理性消费不踩坑 揭秘陷阱巧防范
...富了我们的生活。但消费领域各类问题依然层出不穷,从食品安全隐患到新型消费陷阱、从商品质量问题到服务承诺落空……过去一个3•15年度,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多次针对消费乱
2025-03-16 00:05:00
市场监管部门持续营造绿色文明的用餐环境 减少“舌尖上的浪费”
...饮浪费长效机制,今年5月12日,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餐饮协会制定发布了《供厦标准 制止餐饮浪费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其中明确规定:餐饮服务单位应将防止食品
2023-08-18 08:2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症
如今,肥胖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型问题”,而是公认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体态美观,更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
2025-11-08 05:24:00
从了解症状到有效预防掌握肺炎防治知识
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对人们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乡镇地区。因此,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肺炎防治知识水平
2025-11-08 05:24:00
胃溃疡,你真的了解吗?
“一饿就胃疼,吃点东西就缓解”“饭后半小时胃隐隐作痛”,很多人有此经历,却以为是“胃炎”或“吃错东西”,随便吃胃药应付
2025-11-08 05:24:00
重症肺炎的“隐形杀手”如何打破免疫防线
重症肺炎是重症医学科(ICU)最棘手的挑战之一。当普通肺炎突破人体免疫防线,发展为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时,这场与病原体的“战争”便进入了最危险的阶段
2025-11-08 05:24:00
拔罐养生的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拔罐是流传千年的中医养生方式,具有操作简便、温和调理的特点,但是很多人忽视护理细节,没达到养生效果,引发皮肤损伤、邪气入侵等问题
2025-11-08 05:24:00
深呼吸真的能减压吗?科学原理揭秘
面对堆积的事务、突发的挑战,不少人会下意识地叹口气或做几次深呼吸,随后便感觉紧绷的神经稍有舒缓。但也有人疑惑:这不过是简单的呼吸动作
2025-11-08 05:24:00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常见病因与诊疗进展:聚焦扁桃体与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认知功能及心血管健康。其中,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引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最主要病因
2025-11-08 05:24:00
呼吸道感染高发期病毒检测项目怎么选
秋冬一到,咳嗽、咽痛、发烧的人突然变多,诊室里常能听到这样的疑问:“我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要不要做病毒检测?”“核酸和抗原选哪个
2025-11-08 05:24:00
中医教你几招打通气血
生活中,不少人常被头晕、手脚发麻、胸闷等不适困扰,却不知这多与心脑血管气血运行不畅相关。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2025-11-08 05:24:00
腹痛发生,不能盲目用药
日常生活中腹痛不是单一症状,还可能是胃肠道、肝胆、妇科等多系统问题,盲目用药会掩盖真实病因,加重病情,那么,发生腹痛应该如何处理呢
2025-11-08 05:24:00
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应注意哪些方面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生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科学调整饮食结构,不仅能辅助控制血压,还能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与最新研究
2025-11-08 05:24:00
腋下悄然冒出无痛肿块?神经鞘瘤或是罪魁祸首
鲁网11月7日讯家住宁阳县的胡先生今年59岁,10余年前,胡先生无意间发现自己左侧腋窝下有一鸡蛋大小的大疙瘩,按压有痛感
2025-11-07 11:04:00
首创躺瘦黑科技,TimeShop肠倍轻登陆2025进博会,引领千亿赛道新风尚
11月5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再次成为世界焦点。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盛大开幕,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为期六天的全球商业盛宴
2025-11-07 12:14:00
专注妇婴健康,南昌华儿山医院以匠心守护生命起点
在医疗健康领域,妇产专科承载着关乎生命起源与家庭幸福的重量。位于赣江之滨的南昌华儿山医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医疗、预防
2025-11-07 12:17:00
上海虹桥医院癫痫专病任英杰主任:精医重德,守护患者健康
在上海虹桥医院癫痫专病,任英杰主任凭借数十年临床经验,致力于帮助各类癫痫患者改善病情、重获健康。癫痫发作表现多样,从短暂意识丧失到肢体抽搐不等
2025-11-07 1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