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在强化基础训练中夯实战斗力根基
■赵 宁 王雪平
引言
古语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础训练是军事训练的根基所在和保底工程。深入贯彻习主席关于加强军事训练的重要指示,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必须把基础训练摆上重要位置,加快组训模式创新,筑牢训练的基础,强固联合的“底盘”,全面夯实战斗力根基。
强基固本,发挥基础训练重要作用
信息与智能交融的时空环境下,战争形态、制胜机理、交战力量、战场空间等,虽然与传统的战争相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基础训练是胜战之基的法则没有改变,打胜仗必须筑牢基础,抓联合必须强固“底盘”。
作战能力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基础训练是部队训练的必经步骤,是形成实战能力、完成作战任务的重要保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训练虽是体系作战能力基础,却是引发战场“蝴蝶效应”的起点,一招一式的细微偏差或粗心大意,都可能重演“丢了一颗马钉,输掉一场战争”的悲剧。显然,没有扎实过硬的基础训练,官兵就不能熟练掌握手中武器,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就不可能有效发挥,部队就生成不了体系作战能力、联合作战能力。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军队的体制编制、武器装备和作战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对基础训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更加注重基础训练在战斗力生成链条中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
训练质效跃升的抓手和载体。从基础到应用、从初级到高级,螺旋式前进、递进式提高是军事训练的发展规律。基础训练不是“低级循环”,而是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分到合发展的过程,不仅是打牢部队战斗力根基的重中之重,更是战斗力质效跃升的强力抓手,关乎战斗力生成的质量速度。基础训练的各个课目一般属于知识性、技能性课目,对这些基础的掌握是无止境的;满足一般的会并不难,但要做到熟能生巧,出“绝技”、有“绝活”,就必须反复学习、常训不懈。基础训练搞得好,联合训练就能又快又好;反之,忽视基础训练,往往因为“夹生”不得不回炉补课,从而影响联合的效能。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要通过训练内容、方式、保障等创新,把官兵基础训练的热情激发出来,催化战斗力“细胞”不断变大变强。
战场敢于刺刀见红的底气和自信。常言道,艺高人胆大。不管战争形态如何发展,训练形式如何变化,打好训练底子,打仗才有底气。只有把每个基础课目练精练实,用心把手中装备练娴熟、琢磨透、运用好,方能在未来战场立于不败之地。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战场拼的是体系作战能力,未来战场上,虽然各军兵种都是在联合作战的背景下展开行动,战争不再是“刺刀对刺刀”那么打了,但各个维度的分支作战,仍将以相对“独立作战”的形式出现,胜战之力依然来源于一线官兵对手中武器的熟练操控。无论处于哪个环节的官兵基础不过硬,都可能造成整个作战链条的松动、断链。因此,官兵熟练掌握手中武器仍然是胜战的底气和自信,是战场生生不息的战斗力。只有各军兵种的作战单元的基本功都过得硬,才能经得起战争实践的检验。
“四化”联动,实现基础训练模式创新
当今时代,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赋予了基础训练新内涵新使命新要求。抢占时代制高点,必须密切追踪世界军事革命浪潮、瞄准未来战争靶标,大力创新基础训练模式、适时更新基础训练内容、丰富拓展基础训练方法手段,努力向专长化任教、集约化组训、模拟化训练、标准化考核要战斗力。
推开专长化任教。教练员是训练质效的总开关,教练员队伍素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基础训练水平的提高。1964年,全军掀起学习和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群众性练兵热潮,从一个侧面充分彰显了教练员在军事训练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作用。基础训练上质量,首要的是要把教练员选好配强,通过“金牌教练”提升训练层次、提高训练标准、巩固训练效果,催化部队战斗力跃升。打破军兵种界线、打破军地界线,最大范围调配教练员,选配本专业最优人才任教,才能挖掘和盘活教学训练资源。
推开集约化组训。训练设计不科学、训练资源利用不充分、训练效费比低,是制约基础训练转型升级的“拦路虎”。集约化组训,就是通过对训练内容、训练对象、训练资源的统筹,谋求最大化的训练效益。一是统筹训练内容。“小特新”专业力量是现代战争中克敌制胜的关键力量,将“小特新”专业力量统在一起合训,可有效解决训练资源不足、场地承载能力有限等问题,有助于提高训练质效。二是统筹训练对象。克服“一刀切”式的组训模式,应依托大数据分析,科学合理区分训练对象,确保基础训练因人施教和重点施教,谋求训练质效跃升。三是统筹训练资源。最大限度整合部队各类现实的或潜在的训练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其服务训练功能,防止出现资源浪费、利用率低等问题。
推开模拟化训练。模拟仿真训练作为模拟实装、实员和实景的训练方式,是推动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加速实战能力生成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基础训练应走开模拟化训练的路子,最大化向“科技+”要战斗力、要质量效益。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好模拟系统研制、开发、管理;按照近、中、远期规划,形成各有侧重与特色的配套体系,实现诸军兵种模拟训练协同发展。二是加快模拟训练场馆建设步伐,形成制式化的模拟仿真中心、军官训练中心以及配套场地相结合的建设格局。三是加大模拟训练检查考核,健全模拟训练检查考核科学制度机制和方法手段,使之真正成为加速战斗力生成的有效路径。
推开标准化考核。如果标准不统一、重复考试多、组织方法不规范,将会使训练考核的科学性与公平性大打折扣。发挥考核对训练的激励促进作用,必须解决好训练考核随意性大、不科学不规范等问题。一方面,统一、规范考核标准,就是考核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严格控制考核误差。另一方面,灵活多样施考,可采取小课目随训随考、单课目按实战进程连贯考、理论课目以软件系统考等多种方式,实现训考一体,以增加考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综合发力,推动基础训练提质增效
以“四化”联动为抓手的基础训练,是一场从组训形式到组训内容的训练转型,党委要加强对基础训练的领导,机关要搞好统筹协调、跟进指导和服务保障,健全训练内容体系,走开精细化管理路子,优化训练保障条件,打造组训人才方阵,加强训练风气建设,构建基础训练转型发展新格局。
率先垂范。率先垂范是无声的命令。把基础训练摆上重要位置,掀起基础训练新高潮,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必须发挥好“头雁”效应,躬身践行、示范带动。要带头知战研训,搞清现代战争对军事训练的新要求,真正站在战争前沿、科技前沿科学筹划设计、精准组织开展基础训练;带头组训任教,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激发官兵练兵热情,推动基础训练走深走实;带头在训练场练起来,真正形成大抓基础训练的强大合力。
内容迭代。向基础训练要战斗力,既要练好体能、射击、投弹“老三样”,为战斗力生成铺路奠基,更应将重点放在战斗力生成的关键要素上,瞄准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发力,让熟练驾驭现代高新装备成为基础训练的主旋律。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新型作战力量已成为战斗力新的增长点,撬动打赢天平的“新砝码”。必须把熟练掌握新型作战装备作为基础训练的“重头戏”,把一体化指挥系统作为指挥员训练的“家常饭”,让基础训练随科技发展同频共振。
科技赋能。科技是战斗力,也是训练力。加快基础训练转型升级,科技赋能是方向也是出路。一是“科技+”构设练兵环境。训练环境贴近实战,是基础训练转型的重要标志。要利用现代技术模拟打造生动、逼真的智能化实战场景。二是“科技+”打造逼真蓝军。充分利用前沿科技,打造形象神似的训练对手,使基础对抗训练真正像现代战场博弈。三是“科技+”拓展练兵方式。训练方式方法插上科技翅膀,方能彻底改变“粗放式”练兵模式,翻开基础训练新篇章。让科技赋能,实现战术课目连贯训,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基础训练尽可能复制实战进程;让科技赋能,实现多类型课目组合套训,融合互动、接力跃进,加快新域新质战斗力生成;让科技赋能,实现重难课目过关升级训,尖子带头、比学赶帮,不断提高训练质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1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