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我们从2005年开始,就在明水经济开发区签约落户,到现在已经成为全国超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之所以选择明水经济开发区,是因为明水经济开发区自改革以来,一直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始终将产业链思维贯穿始终,坚定不移招引实体经济,造就了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中国重汽集团的负责人如是介绍。
作为入驻国家级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明水经开区”)的制造业企业,他们既是明水经开区改革发展的受益者,更是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与推动者。
在十余年的转型改革进程中,为应对黄河流域资源性缺水等生态问题,明水经开区坚持将产业转型与环境治理工作并线推进,协同发展创新技术与数字经济,探索出一条颇具代表性的老牌工业园区产业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作为先行先试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明水正逐渐成为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引领者。12月12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立足黄河流域不同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加快工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不久的将来,在明水经开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下,将涌现出更多绿色转型发展的创新案例。
企业与园区的共赢共生
2022年,明水经开区新建企业环评率达100%,园区绿化覆盖率达40%;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达到9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据介绍,明水经开区已建成了中国重汽济南动力等一批循环经济企业和圣泉集团、安莉芳、伊莱特等一批绿色工厂。
但实际上,作为1992年便被批准设立的老牌工业园区,明水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产生的经济利益损失一度成为园区绿色发展的巨大困扰。经开区提供的数据显示,明水经开区2021年的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近20%。
高成本的转型压力同样困扰着园区内众多企业。食品饮料企业娃哈哈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坦言,“随着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各项指标提高,公司发展的成本也随之提高。作为饮料生产企业,因为涉及到塑瓶生产与挥发性有机废气排放,为加快融入转型,公司增加了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废气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我们在园区绿色转型的进程中也遇到了建设环保基础设施资金不足,先进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缺乏绿色转型发展统筹规划的经验,不断摸索着前进。”中国重汽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坦言道。
从园区整体情况出发,明水经开区分析了主要矛盾:在2016年撤市设区后,很多中小企业需要加速融入济南主城区,也就是“退城进园”,这导致部分优质企业被外地招商团队挖走;此外,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经开区还以牺牲工业总产值为代价,关停了闽源钢铁等传统制造企业。
幸而园区内大多数企业仍对转型的长期效益持正向态度,转型决心并未被收益折损困境所撼动。
中国重汽集团率先意识到了绿色转型发展的必要性,上述负责人表示,“园区绿色转型升级是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负责人说,“对于中国重汽而言,在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能源资源和环境排放压力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现园区绿色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园区整体的环境,有利于促进使用清洁能源,并实现余热余压的综合利用。”
在娃哈哈相关负责人看来,园区的转型促进了企业设备升级,提升设备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损耗、提高企业产品产量,倒逼企业发展成为资源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企业。
为帮助企业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明水经开区提供了资金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支持。这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变观念,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逐步形成环境与经济效益并行不悖的发展模式。这种自上而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耗举措,多方共识之下,形成企业与园区共赢共生的良性循环。
转型成效不止于此。近两年园区又先后吸引了华润雪花啤酒、百度山东数据标注基地、山东健康集团智慧医药仓储物流园、临工智能装备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
流域工业园区转型势在必行
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明水经开区成为黄河流域产业转型及山东省内的先行者并非偶然。坐落于济南章丘的明水经开区,东连淄博、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是黄河下游流域沿黄工业园区之一。依托优越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经开区最初以发展传统制造业为主,以工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但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引发了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扭转园区内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的境况,对紧临黄河的明水经开区来说刻不容缓。
明水面临的问题也是黄河流域的典型问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较为突出,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已是沿黄地区多年来的普遍共识。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余东华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众多举措中,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被认为是保护和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黄河流域逐步推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也能从明水经开区的转型历程中窥得一隅。
作为沿黄重点合规园区,明水经开区在十余年前就意识到了产业转型升级所能带来的潜在红利,从“十二五”时期便开始积极布局。2012年,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随即开始布局产业转型。
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始被提至国家战略高度。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黄河流域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同时提出要支持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在一系列黄河流域、省级发展战略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政策导向后, 明水经开区在2020年以来更加强调转型的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据明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明水经开区得以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16年章丘撤市设区也是园区转型的关键节点。为加快融入济南主城区,明水经开区又将转型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并加快开展污染防治以及生态保护工作。经开区规划建设了济东智造新城、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示范园等“园中园”。这一发展模式也得到了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联盟秘书处技术总监陈安的认可。
他介绍道,“以明泉集团为例,集团转型升级后,开启氮肥退城进园技改提升项目。改造后煤炭用量将减少21.5万吨/年,综合能耗(当量值)将节约20.63万吨标准煤/年。”在他看来,园区内企业通过绿色技术改造、建设新能源项目、实施智能化改造等工作,带动了园区整体绿色发展。
在黄河流域,类似的工业园区低碳转型案例将在不久的将来更加普遍。12月12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要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和布局要更加合理;要在黄河流域创建60家节水标杆企业、30家节水标杆园区,遴选20家水效领跑者企业、10家水效领跑者园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正随着各配套政策、细则等的出台,对工业园区发展产生实质影响。
绿色低碳不是目的,而是起点
通过工业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打好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后,明水经开区的产业转型实践也在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领域逐渐铺陈开来。
明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转型之后园区内的产业发展规划更为聚焦。以中国重汽为龙头,仅在汽车制造领域就已经先后引进了华曼汽车、江苏江龙、江苏万隆等18个项目。除了规模化横向发展外,园区还通过技术创新向纵深方向迈进,集聚了以哈工大科创中心为代表的一批高能级平台,推动其与企业深度融合,目前园区高新技术产值占比已高达75%。
明水经开区建设工业互联网的举措也得到了陈安的认可。“通过发展工业互联网、孵化高科技产业,可以逐步转移和淘汰一部分落后产能。”数字经济确实成了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利器”,不断推动园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明水接连获评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园区和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园区。
“从开发区发展路径来讲,像明水这类老牌工业园区,相对来讲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陈安表示,园区发展之初,企业的环境准入要求、绿色低碳管控要求并非监管重点,导致整体的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比较大。随着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视,园区逐渐探索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推进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对于明水经开区转型改造的经验,陈安总结道:“一是不断推进产业升级更新,发展新兴产业与节能环保产业;二是推动技术革新,培育工业互联网,实施绿色制造;三是率先制定碳达峰方案,建立区域碳核算与管理平台。究其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主要还是政府管理制度手段的创新与园区方的持续推动。”
陈安分析认为,明水经开区目前仍处于一个产业发展中间级的形态,产业层级还没有那么高精尖,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挖潜提升空间。接下来,“明水经开区可以通过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完善园区绿色制造体系与低碳转型发展管理体系等措施来推动绿色转型升级。”尽管如此,他依旧认为明水的转型实践能够为未来黄河流域其他工业园区的转型提供生动参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1 12:20:5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