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农民合作社搭建富民“连心桥”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05 07: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巴中日报

南江县

农民合作社搭建富民“连心桥”

农民合作社搭建富民“连心桥”

图:华泉优质香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米加工厂一角。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严波 文/图

良制

与省农业科学院签订良种推广合作协议;与长赤翡翠米业签订水稻供销协议……

良种

改造田块600亩,辐射带动1200亩,夯实“粮田良用”基础

良机

增加农机装备,提供耕地、育秧、插秧、收割全程机械化服务

成效

入选四川省农民合作社第一批典型案例

农民合作社是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和集约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四川省农民合作社第一批典型案例,号召各地要学习借鉴典型案例的经验做法,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南江县华泉优质香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因独具特色的粮油生产经营和发展模式而上榜。

据悉,华泉优质香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位于南江县长赤镇建华村,主要从事南江香稻种植、推广、营销,农机社会化服务、植保作业服务等。2023年底,该合作社成员达310户,代销水稻40万吨,带动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做强特色产品,“香大米”畅销省内外

“实在不好意思,目前没有存货了,只有等下一季水稻了。”春节临近,华泉优质香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成荣基本每天都会接到几个订购大米的电话,但只能连表歉意。

“我们加工生产的巴御香大米,每斤价格5元,不愁销路。全市各大超市及成都、重庆等地都有我们生产的大米,很受欢迎。”唐成荣说,合作社2023年加工的3万多斤大米已经销售一空。

2013年,唐成荣组织成立了华泉优质香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大面积种植水稻。合作社位于长赤镇建华村,这里是三星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长赤翡翠米原料供应基地之一。长赤翡翠米早已名声远扬,合作社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而发展得越来越好。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支撑。

2014年,华泉优质香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签订良种推广合作协议,先后引进试验示范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100余个,通过实验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18个。同时,实施川东北地区生物农药实验、性诱器防虫实验,在合作社及周边地区共安装性诱器1200个,辐射面积5000余亩,病虫危害综合损失率2%以下,每亩水稻产量提高50公斤左右,产量增加5%。

“合作社种植的水稻只有上百亩,我们主要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唐成荣介绍,合作社积极实施政府推广的“优质育种项目”,每年旱育秧20余亩、机育秧17余亩,为沙河、红光、天池、侯家、长赤等乡镇70%的缺秧户提供优质秧苗服务,最近连续三年实现了“育、供、插”秧全程机械化。由于合作社育种的水稻秧苗抗病能力强,成活率及发苗率高,农户每亩增效300元,合作社每年实现育苗收入5万余元。

同时,华泉优质香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南江县长赤翡翠米业有限公司签订了种植优质水稻供销协议,采取公司统一提供种子、农药、化肥、技术,统一回收水稻,合作社提供土地和管理人员的种植模式。2022年,合作社集中种植的50亩水稻良种实现收益10万余元,合作社成员分户种植的150亩水稻良种实现收益30余万元。

2023年,合作社引进四川科瑞种业有限公司,在长赤镇建华村建设杂交水稻制种基地120亩,通过集中种植、统一标准、分户管理的模式,实现年生产合格杂交水稻良种2-3万公斤,年收入达10余万元。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合作社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的联农带农机制,以此带动农民的积极性。

建华村村民张兴兵是当地的水稻种植大户,去年种植了8亩多水稻。“我们种植的是合作社提供的水稻品种,每斤稻谷的价格是2元。”张兴兵介绍,稻谷收获后,立即送到合作社的加工厂,大家完全不用担心销售问题。

据了解,为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合作社按照“自愿互利、有偿提供、公平合理”的原则,为农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提供收割、销售等有偿服务,解决粮食、特色农产品季节性抢收、烘干、销售等难题。2023年,合作社代销水稻40万吨,带动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为积极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合作社主动参与“2022年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项目,改造田块600亩,辐射带动1200亩,有效改善了项目区粮食生产和农户生活的基础条件,夯实了“粮田良用”的基础配套,实现合作社增收120万元,利润30余万元。

良田为基,良机更要用上。合作社不断增加农机装备,为产业发展蓄能,先后购买了各类农机50余台,为周边农户提供耕地、育秧、插秧、收割全程机械化服务。2023年,为农户种植粮食1500亩,代农户收割粮食2300亩,不但增加了合作社的收入,也促进了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

合作社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还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当地村民王茂华是合作社大米加工厂的常用工人,按照工作量的大小,每天能挣100元至120元,仅去年一年,在合作社领取工资1万多元。

唐成荣告诉记者,合作社常年固定用工保持在15人以上,季节性临时用工达2500余人次,每年支付工资50余万元。同时,带动周边5个乡镇15个村500余户农户参与水稻种植,吸纳脱贫户、一般户就业40人以上。

新的一年,唐成荣也有了新的计划,目前正在对接另外两家种植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不断扩大规模,让“香大米”香飘全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4985家“农保姆”架起致富“连心桥”本报讯(记者赵欣叶通讯员侯正宁、耿超)“今天合作社的同志要来这里进行‘一喷三防’作业,现在是小麦吐穗扬花的关键期
2024-04-27 07:54:00
哈能比·阿依萨代表:搭好“连心桥” 铺就致富路
...。”哈能比说,自己一定会尽心竭力搭建好畅通民意的“连心桥”,为群众铺好致富路。
2023-02-24 17:21:00
架起桥沟村致富“连心桥”
...产、农民增收、集体增收,架起了一座与桥沟村的致富“连心桥”。“2022年,我们村协调流转600余亩土地,种植烟叶395亩,当年村集体增收10多万元。靠着这笔钱,我们修缮了道路
2024-02-01 11:13:00
直播带货架起连心桥,商超对接搭建致富路
...,积极开展商超对接活动,搭起商超和农业种植合作社的连心桥,帮助广大种植户解决销售难题,助力东平县设施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田虎
2023-05-01 13:58:00
鲁网4月2日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代表任期制要求,充分发挥党代表联系服务企业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加强党代表与企业的经常性联系,近期,莒南县朱芦镇各级党代表由农业部门牵头,以党代表活动
2024-04-02 15:02:00
长塘镇定西村:产业振兴百姓富 代表履职结硕果
...被评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县级示范区。架起企业和群众“连心桥”走进长塘镇定西村蔬菜种植基地,绿油油的豇豆角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收获新一茬的豇豆角。为了让产业在定西村落地生根,定
2024-08-16 21:36:00
...了河东19个村民组出行难的问题,东岸的村民都称之为“连心桥”,寓意为政府与百姓心连心。(孙震 郑成雪)
2022-12-28 16:21:00
架起服务“连心桥” 搭好产业大“舞台”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罗城政协:架起服务“连心桥” 搭好产业大“舞台”罗城讯 10月20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政协组织经济界别政协委员、部分中药材种植户和有种植意愿的农户,到广西罗城长
2023-10-23 03:09:00
武平林改策源地捷文村推动灵芝全产业链发展
...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在企业、合作社、种植户之间架起“连心桥”、“帮扶桥”,带动灵芝全产业链发展。万安今年新增林下紫灵芝种植1000亩,全镇累计种植面积近1万亩;计划投资1500
2023-05-05 17:2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