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活力内蒙古丨一棵草的万千气象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10 13:3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行进中国”调研行

活力内蒙古丨一棵草的万千气象

人民网“行进中国”内蒙古调研采访团

2023年,内蒙古全区草种繁育基地面积达26.5万亩,年制种能力突破500万公斤,人工饲草种植2172万亩,各类饲草产量达7543万吨,草产业链产值达802.1亿元,产量、产值均居全国首位。

这一组组数据,是内蒙古全面加快三北六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工作,推动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生动写照。

一棵草可以讲述哪些不同的故事?在内蒙古,一棵草可以演绎万千气象。

故事从一颗种子讲起。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蒙草集团种业中心,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羊草、紫花苜蓿等重要草种的登记、筛选、收集工作。

“我们按照逐一登记、种子清选、脱水干燥、种子检测、密封包装、种子入库及定位、种子监测等工作环节,根据利用目的和保存期,将采集来的种质资源存放到常温库、中期库和长期库保存,为内蒙古生态建设提供种质资源保障。”蒙草种质资源及检化验中心负责人郑丽娜说。

活力内蒙古丨一棵草的万千气象

蒙草种业中心内的种子展示。人民网记者 苗阳摄

据介绍,作为蒙草种质资源库核心库的长期库,肩负着种业战略资源长期保存的重任,入库后的种子,每隔5—10年,都要进行芽率监测,芽率降低的种子需要及时繁殖更新再保存。通过这样科学的种子保存方法,可以让大部分物种的种子保存几十年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目前,“蒙草”已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特色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小草诺亚方舟),植物种质资源2200种、6万份,标本15万份,土壤150万份在这里收存,保障内蒙古生态修复、草畜产业有种可用、有种适用、有种保障。

来到呼和浩特市敕勒川草原,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在这里书写生态修复的“绿色传奇”。

活力内蒙古丨一棵草的万千气象

敕勒川草原绿意盎然。人民网 孟佳澍摄

盛夏的敕勒川草原彩蝶纷飞,牧歌悠扬。来自河北的游客翟小龙一行四人到此“打卡”,在这处“城中草原”感受草原的辽阔、悠闲,“漫步在这里,青山为幕、绿草为台,真的太美了!”

敕勒川草原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大青山脚下。曾经,大青山前坡土壤沙化、一片荒芜,党的十八大以来,呼和浩特市实施了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把大青山前坡建成“绿树掩映、曲径通幽、田园风光、草原风情、自然和谐”的首府“后花园”。

如今绿意盎然的敕勒川草原,是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的丰硕成果,诗意盎然地重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态画卷。

截至6月底,内蒙古全区完成种草改良任务791.9万亩,退化沙化羊草草地修复治理任务50万亩,柠条改良草场和营造灌木林种植柠条任务92.19万亩,草原鼠虫害防治3377.38万亩。宽宏博大的草原一步步绘制出内蒙古的生态蓝图。

草不仅生长在草原,也有可能生长在“空中”。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的“空中牧场”,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鲜草的清香,高耸的自动化育苗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鲜草培育盘,随着传送带缓慢移动的草盘在人工补光灯、温湿度监控器、自动喷淋、液体循环等设备的呵护下,茁壮生长。

活力内蒙古丨一棵草的万千气象

“空中牧场”内,自动化育苗架正在工作。受访单位供图

“一粒粒种子经过水培7—8天,便可以成长为一株株青草,每天不停歇生产,让牛羊在禁休牧期和冬季还可以吃上鲜草。”“空中牧场”负责人哈斯巴图介绍道。

“空中牧场”有效解决了苏米图苏木鲜草“错季供应”问题,缓解了当地农牧民购买饲草料远、难、贵等难题,节约了土地、饲养、人工成本,促进了禁休牧、以草定畜等草原生态恢复制度的落实。截至目前,该技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赤峰市、阿拉善盟等地开展了11处试验应用示范基地,累计能生产15000吨新鲜功能性牧草。

“预计今年10月份,日产10吨鲜草的项目即将投产,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让更多的牛羊四季吃上鲜草不是梦!”哈斯巴图说。

目光转向兴安盟,畜牧业是兴安盟的特色优势产业,在这里,平衡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发展有了答案,“点草成金”走进现实。

在科右前旗阿力得尔现代草产业加工物流交易园区的动物中央厨房,库内机器轰鸣声、设备运转声和工人们的忙碌身影交织在一起,经过多名工人轮流操作,以往不起眼的秸秆在经过技术“处理”后,变成了优质饲草料。

活力内蒙古丨一棵草的万千气象

通过动物中央厨房加工的饲草料。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据介绍,国内首条破壁熟化全混饲草料生产线即动物中央厨房,汇聚了52台套的先进机械设备,运用了各工段的前沿科技和专利技术,具备日产50吨全混饲草料的生产能力。

“通过动物中央厨房生产的饲草料,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可以使牛羊的吸收率达到75%以上。目前,产品覆盖阿力得尔苏木半径50公里区域内,满足60万只羊的粗饲料需求,让牛羊吃上‘营养餐’,解决了草原过牧问题。”动物中央厨房厂长可鑫介绍道。

活力内蒙古丨一棵草的万千气象

由稻壳为原材料的生态产品。人民网记者 苗阳摄

在现场,记者被展示台上的餐具、厨房用具等生态产品所吸引,稻壳“变废为宝”,让草产业链继续延长。“这种由稻壳为原材料的深加工产品,耐用度很高,十分环保,以前的‘废物’现在变成‘宝物’,助力生态发展。”阿力得尔草产业园区现场技术人员孙布尔介绍。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内蒙古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时下,上下左右齐心协力,正在奋力书写新时代草业发展的新篇章,开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康庄大道。(何晶茹、白建平、孝金波、富丽娟、苗阳、李楠楠、刘艺琳、寇雅楠、孟佳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0 14: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气象报本报讯 通讯员李红梅 余亚庆报道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部门新时代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发布。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实施的
2023-10-25 16:43:00
...转自:中国气象报本报讯 通讯员高菲 蔺汝罡报道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举办区、旗、县三级综合气象业务职业技能比赛,切实提升县级综合业务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此次比赛由内蒙古自治区总
2023-04-17 10:03:00
... 为贯彻落实省级气象科研所改革试点工作要求,近日,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简称“气科所”) 制定了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 《方案》),积极探索推
2023-02-14 09:33:00
内蒙古:气象数据为节水灌溉“提质添智”
...本报通讯员李红梅王祯晗武荣盛高家宝高飞翔和风五月,内蒙古自西向东进入农业灌溉用水关键期,农民抓好肥水管理正当其时。内蒙古气象部门不断创新气象数据应用场景,推广多源融合数据的智
2024-05-20 09:46:00
内蒙古新修订两部涉气象《条例》将于5月1日施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张枨4月29日,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修改的《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以下简称“两部《
2024-04-30 20:03:00
...自:中国气象报本报讯 通讯员李红梅 杭月荷报道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在航空气象领域试点“揭榜挂帅”,并发布项目榜单。“基于ROSE系统的机场强对流临近预警预报产品开发”“R
2023-10-16 17:28:00
内蒙古发布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张枨12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联合发布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12月13日至16日冷空气再次来袭,内蒙古全区大部地区气温下降,
2023-12-13 17:28:00
...:人民日报客户端翟钦奇 实习生赵雅琪1月16日,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召开的2024年全区气象工作会上获悉,2023年以来,内蒙古气象部门聚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气象监测、预
2024-01-19 20:31:00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兴安岭上兴安盟。目前,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所辖的6个旗县市中,已有3个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2022年1月,兴
2023-06-29 17:2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