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6月14日,以“让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为主题的湖南省保靖县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方城遗址举行。国家文物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柏宣布活动开幕,保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尹海霞、副县长王丽芳出席,来自全国的考古专家、非遗传承人及数百名群众共赴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咦嚯嗨,慢慢划!”舞台上,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以歌舞、器乐、民俗表演等形式展演,《酉水盘歌》《土家打镏子》《边边场》《蜡染情》《酉水船工号子》等精彩纷呈的非遗节目轮番上演,生动演绎酉水流域的千年文明。国家级非遗“酉水船工号子”的粗犷呐喊与“土家打镏子”的灵动节奏交织,再现古代船工搏击风浪的豪迈场景。
“对,慢慢排列,这个竹编要有耐心。”在非遗体验区,土陶、竹编、苗画、蜡染等4个体验区吸引百余名“小学徒”参与。省级竹编传承人姚元飞现场演示经篾、纬篾技法,让孩子们在经纬交织中感受湘西竹编的精巧;土家山歌传承人张清妹指导学生编唱,采用山歌对唱形式宣传“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让法律条文在朗朗歌声中深入人心。
活动现场,“楚洞庭·四方城”品牌建设成果揭晓。该商标设计者龙民超、彭运锐获颁证书,标志着保靖县在文化遗产IP打造上迈出关键一步。
四方城遗址涵盖了从先秦延续至唐宋的酉水流域古代文明的全过程,保留了一个完整的封建时代城市考古标本,见证了中国从多元到一体的华夏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阐释了南方山区土著文化与中原华夏文化互相碰撞、融合的历史进程。该县正以四方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为契机,统筹推进青铜冶炼遗址、战国粮窖等20余处遗迹的系统性保护,并计划将考古成果转化为沉浸式文旅项目,打造“考古探秘+非遗体验”的文化旅游新IP。
同日举行的“四方城遗址保护利用暨第二届洞庭郡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筹备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围绕考古发现与文化遗产活化展开深度研讨。
近年来,保靖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系统构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创新性发展并重的工作格局。数据显示,保靖县现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4处,“州保”单位8处、“县保”单位18处、各类文物点295处、古遗址166处、其他类文物点129处;国家级非遗8项、省级非遗18项、州级非遗项目26项,县级非遗项目212项,形成“地上地下皆文物、非遗民俗活态传”的独特文化景观。
【责任编辑:郭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7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