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军权 实习生 赵优 通讯员 李广聚
2月下旬,当塔里木垦区各团场着手备耕事宜时,一师十二团二十八连部分职工已在大棚内忙碌起来。
“大棚里种的是蔬菜吗?”
“以前种的是果蔬,现在大家种更挣钱的‘新玩意儿’。”
带着好奇,记者跟着二十八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吕东江来到连队大棚种植基地,见到了大家说的“新玩意儿”——绿油油的叶片下,一棵棵筷子般粗细的丹参种苗根茎已长至10多厘米长了。
“再过一个多月,这些种苗就可以移栽了。”吕东江说。
“种丹参种苗?南疆的气候和土壤适合吗?”记者问道。
见记者好奇,吕东江便细细说起了缘由。
长期以来,二十八连以种植棉花为主,种植结构单一。如何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带领职工群众增收致富,一直是连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0年,吕东江带领连队“两委”成员前往山西、云南等地考察学习,瞄准了丹参种植产业。一师阿拉尔市土壤含沙量大,透水透气性强,适合丹参类作物生长,而且丹参市场需求量大,种植前景很可观。
但二十八连适不适合种丹参、怎么种才能有效益?大家一开始心里都没底。
当年11月,连队采购了第一批丹参种苗,试种了70亩。2021年3月,种苗长出了嫩芽。
“试验证明,丹参种苗耐寒,能够在连队安全越冬。”于是,吕东江带领大家马上开启新一轮试种。
2021年,二十八连党支部牵头成立阿拉尔市丹沁东丹参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拿出980亩土地,采用3种不同的种植方法继续试验。
到了夏季,眼看丹参就要丰收,但持续的雨天让合作社一些社员的心里凉了半截——盐碱化较高的地里,丹参大面积死亡,500多亩地几乎绝收。
面对困境,吕东江没有泄气。
吕东江的信心,源自丹参的优良品质。检测报告显示:二十八连种出的丹参成品中,丹参酮类和丹酚酸B等有效成分含量很高。合作社与贵州黔贵天赐大健康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的模式运行,丹参销路也不成问题。
经过不断摸索,大家总结出一套南疆地区丹参种植经验。2022年,合作社以开沟起垄、覆膜打孔、机械栽苗的模式,种植丹参600亩。随后,合作社还引入养蜂产业,花蜜采了一拨又一拨。
合作社社员蒋崇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地能产出400公斤丹参干货,每公斤收购价10元以上;丹参花期每亩产出30多公斤蜂蜜,每公斤180元。“光是‘根+蜜’,每亩产值至少1.1万元。”蒋崇武说,丹参全身都是宝,除了丹参干货和丹参蜜,丹参叶可以制茶,丹参花还可以酿酒……
眼下,合作社已完成商标注册,无尘蜂蜜灌装车间即将投入使用,丹参种苗也将销售到附近团场。谈起连队丹参产业的发展前景,吕东江语气坚定地说:“依靠丹参产业带领职工群众增收致富,我们有信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5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