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记者 朵玉雪
春光无限,来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加定镇,宽广无垠的土地上,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焕发新颜,一条条公路如彩带般在青山绿水间穿梭。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破解产业“单一”之困?这是加定镇干部群众一直探索的方向。
近年来,加定镇紧紧围绕“生态立镇、产业富镇、旅游活镇、文化兴镇”的发展思路,着力推动生态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逐渐解锁了灵境加定的“致富密码”。
向“绿”而行 生态富民路正宽
走进加定镇浪士当村,山林茂密,空气清新,不远处的瀑布似银河下泻,山脚下屹立着极具民俗风格的独栋民宿,一幅“春日生态图”跃然眼前。
作为“青海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如何充分借助天然禀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如何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幸福生活?
浪士当村的答卷是:以草山资源为基础,以特色民宿为依托,以农家乐为辅助,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过去,“靠山吃山”是浪士当村村民的真实写照。如今,一道道地道的农家饭菜、一个个扣人心弦的娱乐项目、一处处涤荡人心的风景画面,让浪士当景区日益“出圈”,引得一拨拨游客慕名而来。
近年来,浪士当村党支部着眼旅游旺季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享农家乐”的现实需求,积极搭乘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快车”,投资500万元修建总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的特色风情民宿两栋,2023年9月成功与投资运营方签订合作协议。
“这个民宿从去年国庆的时候试运行,今年‘五一’期间正式开园运行了。”浪士当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白索南才让告诉记者,浪士当村依托浪士当村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带动了当地农家乐、特色民宿等相关产业,彻底改变了当地村民收入单一的问题。
从山脚下贫瘠的小山村,到旅游休闲度假村,浪士当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开农家乐、建特色民宿,不断拓展旅游业态,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百姓的幸福感、归属感溢于言表。
“村子成了‘网红村’,我们的钱包鼓起来了,日子越过越有劲。”尝到旅游业带来的甜头,在浪士当村开办农家乐有11年之久的马学林的劲头更足了。
浪士当村为破译生态“致富密码”,还通过培育养殖产业、延长草山资源产业链等措施,渐渐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持续增收的幸福靠山。
“这里的村民只要不闲着,一年四季都能挣到钱。这儿的草山资源丰富,除了养牛羊,村民还可以上山挖虫草、摘蕨菜、采蘑菇,能干的事情多了去了。”白索南才让向记者讲述当地群众一年四季如何在林间“淘金”的故事。
毋庸置疑,如今的浪士当村已经走向了靠绿色生态转型致富的道路,不断挖掘出的乡村生态潜力和产业发展的生态价值,让这里逐渐呈现出美丽、富裕的乡村图景,也生动地演绎着幸福家园的“田园梦想”。
有机蔬菜 “种”出好日子
四月的互助大地,春光无限好。当车辆缓缓驶入加定镇加塘村的田间地头,远处山坡上几头牦牛埋头吃草,时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在这片宽广的田地显得格外嘹亮。目之所及,平整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十几名村民一字排开,手拿锄铲,娴熟地将田里的泥土翻松,几分钟就从地边锄到地中间,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微风的吹拂下,挂在脸上的笑容,让村民们身上的疲惫感瞬间烟消云散。在锄草的人群中,记者见到了农锦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闫国兴,他站在田埂处现场进行指导,脸上时不时露出欣慰的笑容。 (下转02版)(上接01版)
“今年,我共流转了加塘村800亩土地,其中,有机蔬菜600亩,有菠菜、麦苗、羽衣甘蓝等。”农锦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闫国兴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合作社获得了有机蔬菜认证,并开始进行种植。
闫国兴告诉记者,这些有机蔬菜种植采购之后,要进行脱水加工成粉末,然后将里面的膳食纤维提取包装进行售卖,而有了有机蔬菜认证的证书之后,就意味着这是一种集健康安全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工食品,农药残留几乎为零。
目前,闫国兴种植的有机蔬菜在江苏省南京市泽郎集团和泰州市康美来食品有限公司的帮扶下,销路畅通,产品远销海外。
在闫国兴看来,如今这条“光明大道”,也算是经历了一番“挫折”。去年是闫国兴第一次种植有机蔬菜,由于没有相关的种植经验,有机蔬菜的产量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总结失败的原因,闫国兴说道:“这里的地干燥,当时浇水浇得太迟了,导致出苗率不高,产量就没有上去。”
有了失败的经历,今年闫国兴便早早开始着手,种植、浇水……期待着今年的好收成。
加塘村村委会主任张万林告诉记者,自农锦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给村集体经济也带来了不少收益,今年流转出去的土地面积比去年大,土地流转费预计有2万元左右。
除此之外,闫国兴去年在种植、培育、施肥、除草、开挖、销售等环节雇用了本地村民100余人,这些人工工资发放达40万元左右。对于这些无法外出的村民来说,有机蔬菜的种植无疑为他们增收致富带来了新盼头和新希望。
“我们打工去不了太远的地方,家里都有老人小孩要照顾,农村人干地里的活还是最顺手,现在能在家门口挣钱,一天100元左右,一个月也有3000多元的收入。”村民孙红霞一边干着农活一边向记者分享着属于她的喜悦。
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合作社,一个合作社带动一个村。对加塘村而言,有机蔬菜种植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得力武器”,对当地众多种植户和那些无法外出的村民们而言,这是增收致富的最佳途径。如今,在他们看来,注重特色产业的今天,这些远销海外的有机蔬菜犹如眼前即将破土而出的麦苗一样,充满希望。
山货“出山” 照亮幸福生活
虽临近五月,但加定镇在微风的吹拂下还是能让人略微感到一丝丝寒意,一路上记者看到,加定镇浪士当村、桥头村等各村的“虫草大军”背起行囊,套上皮料的护腿,将自己“全副武装”,拿着药铲以匍匐姿态在山中草地之间穿梭。
“在这座大山上,可以挖虫草、采黄芪、摘羊肚菌,是这座大山养育了这里的村民啊。”加定镇浪士当村村民祁守先向记者讲述着这座大山给他们带来的好“钱”景,在称赞家乡绿水青山的同时,祁守先也不忘感激。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这里的群众有春季到山林采摘野菜的传统,但都是采来自己吃,卖不上钱,村民们只能出门打工挣钱。现在,这些山野菜在市场上“走俏”,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建起了林货加工厂,让过去无人问津的山间野草变成了村民致富的“土黄金”,大家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了。
“今天挖得咋样?”“还可以,我这里有60根。”“我今天走得远,有100多根。”临近傍晚,行走在大山里的虫草采挖人骑着摩托或开着小轿车陆续下山,将当天采挖到的虫草从随身携带的盒子里拿出,收购给虫草收购户乔国东。
“最多的一天能挣1000多元,每年近两个月的虫草季节里周边的农户都有两到三万元的收入。”祁守先卖完当天采挖的虫草后说道。
做了多年虫草生意的乔国东说:“我们挖虫草挖了30多年,四月到五月是我们当地虫草市场最好的时节,也是青海当地最早开挖的时候,去过很多地方,这里的虫草一到市场上就会被抢光。”
近年来,加定镇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紧抓发展机遇,找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结合点,围绕“党建引领发展产业,产业助力群众增收”的目标,探索出了一条支部引领、基地带动、群众参与的山野林货产业快速发展的新路子,也让大山里的群众成为了新时代下的新农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7 09: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