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连云港日报
乡村振兴的主体不仅是农业农村,更是农民。在连云区,2023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7.3%,高于城镇居民收入5.9%的增速。
可以看出,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过程中,连云农民收入在不断增加,钱包鼓鼓、幸福满满的背后显现出的是连云发展的理念和实力。
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提高是其中的第一步。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连云区多部门联手,积极引导环山街村大力发展民宿业、生态茶园等产业,涉海街村积极发展渔家民宿、休闲渔业和海洋牧场等项目,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全区特色民宿业接待过夜游客近110万人次,带动农民增加收入近3亿元。以高公岛街道黄窝村为例,黄窝村采用“景区+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发展经营主体渔家乐37个、休闲农庄5个、乡村特色民宿28个,孕育出紫菜、牡蛎、贻贝、葛藤粉、樱桃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
除以渔家乐、乡土美食为主带动休闲旅游经济收入外,连云区各地还在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比上下功夫。笔者采访了解到,以2023年为例,老君堂村人均发放福利2280元、西墅村人均2600元、张艞村人均10000元左右、东连岛村人均2500元、沙湾村人均2200元、高庄村人均2100元……而这些都是各地多措并举深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改革带来的富民成效。“引导农民入股村集体经济经营主体,通过股份制经济分红、发放福利、代缴费用等方式,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比。”云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如何让农民提高多渠道收入?除乡街自己的努力外,我们部门又能做什么呢?”连云区组织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近年来,为着力提高农民多渠道收入,连云区还深入实施“强村带弱村”行动,通过分享发展经验、输送优秀干部、探索股份合作等形式,推动强村弱村优势互补、发展共赢,实现“帮增收、带民富”。此外,还通过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增强农民自身的致富本领,其中“量身定制”培养28名创新创业人才、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从而实现了群众靠新技能创业、靠新技能致富的目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