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益阳日报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灿通讯员 李微
去年端午节期间,一条现象级“百米龙舟”惊艳了水乡兰溪,创下万人空巷看龙舟、相关新闻和视频全网点击量破14.5亿次的傲人纪录。今年端午,兰溪双桡龙舟表演赛热度依旧,还未正式比赛,已经频频引发关注热潮,持续刷屏网络——
5月24日,赫山区衡龙桥镇和新市渡镇各派出100名干部来到兰溪镇,开展双桡龙舟友谊体验赛,感受省级非遗的独特魅力;
5月29日,兰溪双桡龙舟表演赛迎来第一次预赛。兰溪河畔山歌悠扬,鼓声震天,龙舟破浪而来,岸上观众喊声雷动,连孩童都为之振奋;
6月1日,兰溪“百米龙舟”成功挑战最长龙舟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新晋世界最长的龙舟。认证过程吸引近万名群众现场见证,以及大批网友线上“围观”;
……
火得有理:顺势而为
世界最长龙舟领航,29艘双桡龙舟同场竞渡,兰溪山歌来助阵,赶着民俗办比赛,现场观众里三层外三层……被无数观众期待了一年的2024年“山乡新巨变 多彩新赫山”聚收宝杯兰溪双桡龙舟表演赛,对当地村民来说,是几代人坚持守护、传承结出的乡土文化硕果;对于社会各界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深入剖析的乡村发展样本。兰溪双桡龙舟表演赛这种基层活动为何有看头?从中能提取怎样的“圈粉”密码?
在兰溪镇,端午划龙舟是比过年还重要的节日,青壮年劳动力不管出去多远,都要想方设法回到家乡,参加龙舟竞渡比赛。有龙舟必划、有比赛必看,划龙舟是兰溪镇男女老少的共同爱好。双桡龙舟已是这个水乡小镇的独特代名词,连接着几代人的情感,是群众最为认同的文化符号。
从2023年兰溪双桡龙舟表演赛火出圈,到今年兰溪镇挑战最长龙舟吉尼斯世界纪录惊艳全网,当地政府部门顺势而为,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是赛事能成功举办的最坚实的基础。今年5月30日,赫山区召开兰溪双桡龙舟表演赛动员会,赫山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消防救援大队、区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单位相关负责人分别作表态发言,将积极支持赛事。区委书记周卫星指出,举办兰溪双桡龙舟表演赛是对赫山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群众喜闻乐见文化需求的尊重,是全区的一件“大事、喜事、难事”,要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办好这场推动发展、促进团结、鼓舞人心的龙舟盛会。
火得有招:借势发力
益阳龙舟文化源远流长,关于兰溪双桡龙舟在200多年前就已有文字记载。在代代传承与创新中,兰溪龙舟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双桡”特点。“双桡”分别指坐桡和站桡,坐桡短而宽,站桡(插桡)长而窄,桡手一坐一站交替而列,比其他龙舟容纳的桡手更多。2023年兰溪镇北岸新村打造的世界最长龙舟,船体长100.987米、宽1.88米,共有105间仓,可同时乘坐420名划手。竞渡时,站桡配合鼓点,和坐桡一齐划船,乘风破浪,有无往不胜之势,场面极其壮观。
兰溪双桡龙舟改变了龙舟赛原本单一的竞技争标的性质,融注了大量的文化艺术元素。它既是体育活动的竞赛工具,又是民间文化艺术的表演舞台。更重要的是,划水手既是运动健将,又是演唱艺人,能给观众带来视觉、听觉和精神上的多重享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兰溪多次举办龙舟表演赛,还曾组队去广州等地参赛,取得过不俗的成绩。2023年端午期间,赫山区举全区之力举办双桡龙舟表演赛,赛事很火,火得超乎想象,火热氛围通过互联网迅速感染了一众网友。
随着兰溪双桡龙舟表演赛越来越火爆,有不少公司主动上门合作,提出以冠名为条件出资赞助。广东易伙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瑛是兰溪镇金河村人,得知今年将举办双桡龙舟表演赛,他不仅在年初就排好了工作计划,留出半个月划龙舟,还主动联系镇里,提出了冠名赞助的请求。“我从小跟着村里的长辈划龙舟,一到端午就想划上几桡,过过瘾。”刘瑛告诉记者,划龙舟已经刻进了兰溪人的基因里,企业能赞助家乡的龙舟赛事,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成就感。加上赛事自带的巨大影响力,刘瑛开心地说:“也能顺便让员工零距离感受拼搏奋进的力量,还能推广企业,一举多得。”
近年来,当地采取政府引导、新乡贤返乡创业、文化能人带动等创新尝试,借势发力,全力打造“舌尖上品兰溪、稻花香里赏兰溪、桨声灯影中听兰溪”的文旅品牌,结合“一河”“一街”“一岛”“一园”“一镇”的产业布局,串联起十洲公园、叶紫广场、粮食产业园、袁铸仁烈士文化广场和点状分布的镇内各旅游资源,形成极具水乡特色与古镇风情的“兰溪风光”。如果说兰溪双桡龙舟表演赛的出圈是偶然,那么通过精心策划带动当地文旅发展的巨大IP效应则是事在人为的借势发力。
火得有道:守势传承
6月7日,益阳市赫山区双桡龙舟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研究会会长冷益虎表示,龙舟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承载着人们追求卓越、团结协作、勇于争先的美好品格。作为省级非遗,双桡龙舟赛事与体育旅游深度融合,通过传统佳节与现代潮流激情碰撞,一定能迸发出新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冷益虎介绍,疫情3年,龙舟赛被按下暂停键,到去年才得以恢复。为更好传承龙舟文化,擦亮兰溪双桡龙舟名片,村民积极出资出力,历时近半年,成功打造世界最长的龙舟。“这是传承过程中的又一次创新探索,很有意义。”冷益虎说。
群众自发参赛,政府全程服务,展现非遗魅力……双桡龙舟表演赛映射出的乡村文化振兴的底层逻辑,尤其是包括基层文化活动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变化,值得深思。
实践证明,在传统文化越来越受欢迎的今天,群众高涨的积极性、创造性背后都有一份挚爱与荣耀。以兰溪双桡龙舟表演赛为例,传统赛事要办得合民意、顺民心,就要从群众发自内心的喜爱中寻找灵感,让传统民俗焕发新生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