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林黛玉来贾府第一天,连哭两场,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08 16:49:00 来源:戏说三国

林黛玉初入荣国府当天接连哭了两次。曹雪芹借由这两次哭泣,暗示林黛玉的一生将要面对的艰难险阻。两次哭泣各有不同,却都有说法。

林黛玉来贾府第一天,连哭两场,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第三回)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

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与贾母抱头痛哭,是哭去世的贾敏。

贾母哭女儿早逝天人永隔,也哭外孙女小小年纪失去母亲的悲苦,有心疼、有懊悔更有遗憾。

林黛玉哭母亲撒手而去,失去至亲孺慕,从此再无母爱关怀。更对未来人生充满忐忑和不安。

林黛玉的第一次哭,哭得是亲情的沦丧。三年后她将再次迎来打击,父亲林如海也撒手而去,只留下她一人彻底孤苦伶仃。

林黛玉来贾府第一天,连哭两场,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双亲的去世让林黛玉由寄养在舅舅家的外甥女,变成了荣国府收养的养女。

寄养时还有家可归,收养后则无家可归。

至此,林黛玉的人生成为浮萍,飘荡在贾家这片“池塘”之上。任由“风吹雨打”,只能随波逐流。

如果有父母在,林黛玉可以凡事由父母做主。有心里话也可以和母亲诉说。就不至于日日煎心、彷徨无计的独自面对那些,她自己注定无法解决的难题。

林黛玉一切的悲剧根源,也在于失去双亲之后,无依无靠的可悲。比之薛宝钗还有母亲和哥哥,林黛玉真是一无所有。

林黛玉来贾府第一天,连哭两场,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第三回)袭人在床沿上坐了。鹦哥笑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地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因此便伤心,我好容易劝好了。”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就将通灵宝玉摔在了地上。这一摔大有“舍命”的意思。

当时宝玉哭着说什么这样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不是好物。大体想表达什么不确定,但让林黛玉玉印象深刻的目的是达到了。

林黛玉当时没表现如何,却一定吓坏了。她小女孩来了人家,面对如此事故势必彷徨无计,岂有不哭的道理?

脂砚斋[甲戌侧批:黛玉第一次哭却如此写来。甲戌眉批:前文反明写宝玉之哭,今却反如此写黛玉,几被作者瞒过。这是第一次算还,不知下剩还该多少?]

林黛玉来贾府第一天,连哭两场,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林黛玉此生为还前世灌溉而来,此为第一次以泪相还。

宝黛初见就以“泪”铺垫,注定未来林黛玉的眼泪将要为宝玉落尽。

情泪的前提是“为君倾尽心力”,林黛玉要将一颗心悬在贾宝玉的身上不能解脱,上演一出有头无尾的悲剧情缘。

林黛玉第一次落泪为亲情,不为还泪而流。第二次落泪则为了她与贾宝玉注定无果的情缘而流,是为爱情。

亲情、爱情也是林黛玉一生的羁绊。

当时社会,能够影响女儿命运的情愫就是亲情和爱情。女儿间的友情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远无法与亲情爱情相提并论。

林黛玉因亲情失怙影响爱情无人做主,再导致身体健康持续恶化,走入人生死胡同,十八岁不到的年纪泪尽而亡……

林黛玉初来贾家时,就提到不能轻易流泪的缘故。

林黛玉来贾府第一天,连哭两场,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第三回)“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明知不能哭却偏偏一来就哭,岂不就是“要命”之举?

外祖母听了她之言只有心疼。舅母听说就会觉得“这孩子难养”。等到察觉贾母有意促成宝黛姻缘,自然会反对!

而癞头和尚对林黛玉见死不救,说她“好不了”。

林黛玉来贾府第一天,连哭两场,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薛宝钗这边却有秃头和尚送的海上方“冷香丸”,又亲自给了药引子和金锁上的话。

两相比较就知道癞头和尚“厚此薄彼”,薛宝钗更福大命大。

那么,究竟是癞头和尚偏心,还是薛宝钗对林黛玉照方抓药呢?明眼人心中自有计较。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红楼梦:站上金字塔顶的林黛玉,因为不明白一个道理,致悲剧结局
...理。所以扒拉下来,钟鸣鼎食、书香之族、探花公之女的林黛玉,属实是站在金字塔顶的人,就算全方位无死角审视,也找不出任何的瑕疵和缺陷。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可是人家林黛玉一出生,就
2024-10-04 21:22:00
细说红楼梦:贾母想不到她赐丫头鹦哥,会成为林黛玉一生悲剧源头
上回林黛玉带来的两个人,尽管不中用,却对黛玉人生影响甚深,伏笔深远。无论是雪雁对应黛玉的人生经历,还是王嬷嬷姓王通“亡”,都与林黛玉的结局密切有关。既然林家人“不中用”,贾母就还
2024-09-16 15:57:00
《红楼梦》贾宝玉赶走袭人真相揭晓,麝月一人独知其中隐情!
...角的黑暗命运:如何一代代遭受陷害和离世!命运多舛的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受观众喜爱的女性角色之一。她出身名门,容貌出众,性格高尚。然而,她的人生却饱受苦难。从小失去母亲
2024-09-11 14:08:00
《红楼梦》四大生日宴,全以悲剧收场,曹雪芹的用意你看懂了么?
...谈不上多愉快。随后更因小戏子的长相,引起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史湘云的不愉快。贾宝玉才有了一句醒悟偈言: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也像鲁智深唱词
2024-09-16 15:54:00
红楼梦三大冤案,几个奇冤惨剧只讲一件事:林黛玉被嫁作潇湘妃子
...后果自负《红楼梦》续书讲贾宝玉丢了玉,突然糊涂了。林黛玉病情恶化,贾母和凤姐筹谋“调包计”,用薛宝钗李代桃僵假冒黛玉与宝玉结了婚。金玉婚礼当晚,林黛玉“苦绛珠魂归离恨天”,泪
2024-09-18 18:15:00
红楼梦:价值800两银子的嫣红出身极隐秘,她想要活下去可太难
...让贾赦教育她?嫣红必是扬州瘦马出身无疑。二,嫣红与林黛玉嫣红既然与香菱出身相同,便可互为影射,都可作为林黛玉的重要“影子”,与晴雯一样,补充林黛玉人生中的一些不写之写。嫣红的
2024-09-21 20:10:00
红楼梦:林黛玉到底是怎么死的?
林黛玉前世乃是西天灵河、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因得到神瑛侍者的甘露浇灌才存活,后来修成女体。神瑛侍者便是贾宝玉的前身,因思凡下界历劫,投生到贾府。绛珠听闻此事,曾说灌溉之恩未报
2023-10-13 15:43:00
贾宝玉夜里给袭人系汗巾,她真不知道?红楼梦的故事不能只看表面
...乐。既然蒋玉菡是“将玉含”的贾宝玉。袭为钗副,又与林黛玉是同一天的生日的草木人。注定她身上兼具钗黛合一之美。蒋玉菡与袭人的婚姻结局,算作是曹雪芹给出宝黛姻缘和金玉良姻悲剧之外
2024-09-13 20:22:00
《红楼梦》第一冤案曲折痛苦,却拆穿高鹗续书虚假,还原真实结局
...两家,导致薛蟠打死冯渊抢走香菱,便影射日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姻缘被一个帝王横插一脚,林黛玉被抢走做了潇湘妃子。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包揽诉讼处理的张金哥退婚案,影射日后贾宝玉逢冤被
2024-09-20 19: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