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为什么芯片相关的发明最初总不受待见?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9-15 06: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为什么芯片相关的发明最初总不受待见?

《芯片简史:芯片是如何诞生并改变世界的》,汪波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定价:149.90元

■汪波

关于这本书有两个场景。

两年多前,2020年6月9日下午3点多,我坐在电脑前,突然间一个想法击中了我。那一刻是一个起点,两年后有了这部书稿。

“芯片简史”是个宏大的题目,也是个巨大的挑战。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我逐渐将当时的激情转换成一种理性,将其建立在数百篇文献以及对过去百年芯片发展史的思考之上。

那个夏天,我开始着手收集资料,起点是我讲过的一门课的绪论,介绍了微电子的发展历程,当然这只是起始的一小步。

随着写作的推进,我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无知。我发现自己处于一片处女地中,大部分发明人从未得到关注,不仅公众不了解他们,甚至连一些业界人士也不知晓。

另一个场景是,一次我和微电子学的研究生聚餐,随口问了一句:“MOS场效晶体管是谁发明的?”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对于微电子学专业的学生是基本常识,如今芯片中99%的晶体管都是MOS场效晶体管。普通人不了解没关系,但在座的是微电子学专业的,应该张口即来。

然而,这个问题一提出,餐桌上热闹的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没有人接话。安静了几秒钟后,我把话题引向了MOS场效晶体管的历史背景,然后又讲起了它的发明过程。最后,当我讲到它的发明人遭受公司打压、不被准许发表论文、项目组被撤、最后被迫出走的不幸遭遇时,学生们面露惊讶,这跟他们想象中的情景很不一样。

看到他们意犹未尽,我又讲了几个其他芯片发明的事例,包括中央处理器(CPU)、蓝色发光二极管(蓝光LED)、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等。

我没有责怪学生们不知道这些发明人的意思。如上所说,这些发明人的名字被历史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而现今的历史需要对他们做出相应的补偿。

聚餐结束后,有个学生说聊得很开心。但那天讲的其实只是一小部分,而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故事。

芯片发展史中经历了哪些波折?这些发明者是一群怎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经历?

梳理这段历史,会发现这些重大原始创新在刚面世时都遭到了业界的质疑和抵制,差点夭折。

这不是个例,浮栅晶体管、异质结、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微机电系统(MEMS)、浸没式光刻等重大发明都遭到过抵制。而如今,这些差点被抛弃的技术正在帮人们上网冲浪、存储数码照片、播放视频、驱动电动汽车、撞车时得到安全气囊的保护、检测核酸序列、照亮黑夜……

为什么这些发明一开始都不受待见呢?芯片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的创新和超越,然而创新越大,对传统的叛逆和颠覆也越大,因而遭到传统势力的抵制就越大。

试举两个例子。仙童半导体公司是集成电路的发明公司之一,然而在1960年,公司副总裁却对芯片项目的负责人杰·拉斯特大喊:“你为什么要去搞集成电路?这个玩意儿浪费了公司整整100万美元,却没有什么收益,必须裁掉!”

贝尔实验室是半导体技术的研究“重镇”,但1963年贝尔实验室的半导体研究部主任扬·罗斯撰文称,集成电路没有解决半导体产业面临的基本问题,它“只能治标,无法治本”。

这些芯片的首创之举遭到冷遇乃至遗弃,它们的发明人发不了文章、资金支持被中断、项目遭裁撤、被迫出走……他们绝不是一群诗意的科学家,而是一群失意的科学家,他们为此付出了10年甚至一生的代价。

当我沉浸在历史之中,跟那些遭到拒绝或抵制的发明人待在一起时,得以近距离观察他们,窥得一二真容。他们是一群不按直觉思考也不擅长表露情感的人。他们或是被拒绝发表文章,或是孤寂地去世,或是被褒奖和追忆。

集成电路的发明人之一基尔比曾说,他并没有建造出一座“大水坝”,只是构想出了建造“水坝”的方法。另外一位发明人诺伊斯说,他并没有独自提出关于集成电路的想法,只不过是把已有的想法整合起来而已。光刻技术的发明人之一莱思罗普说,他认为他采用的光刻技术不是一项发明,而是一种应用。

我想象不出还有谁比他们更谦逊。当然,书中没有将这些先驱塑造成神一样的人物,他们只是更好奇、更独立而已。除其中极少数天资聪颖的人外,他们的成功大都来自不懈追求、与人合作以及包容的环境。

因此,本书展示的是这些开创者在当时的社会和技术背景下、在个人的具体境遇下是如何抉择以及行动,如何质疑和背叛传统的,同时传达出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芯片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和叛逆史。这也是本书想要表达的主题:芯片的发明和发展历程,也是一群叛逆的人突破传统、不断创新的故事。

芯片的历史只有60多年,但要完整地了解芯片的来龙去脉,需要将时间向前回推到100多年前。在这一个多世纪里,半导体技术的创新故事不计其数,但本质只是一种创新模式的不断展开和复现,其主题仍是叛逆。

本书从半导体的起步之初量子力学讲起,它演化出了半导体物理学,进而催生了半导体器件,这些器件又由简到繁,像一颗发芽的种子,演化出了双极型晶体管、MOS场效晶体管、光电二极管等,并由此集成构造出了模拟芯片(通信和传感器芯片等)、数字芯片(CPU、存储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A芯片等)和光电芯片等。

为了创新,人们需要不断打破过往累积起来的知识和见解,并用新的知识和见解不断地推陈出新。因此,本书没有系统讲解固有的知识,而是讲述芯片如何被创造出来的鲜活过程。

我希望通过本书能在芯片领域和大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此在写作时做了以下努力。

一是还原历史中的创新过程,展现曾经盛行的观念和技术,以及新的技术是如何萌芽并与旧的传统斗争且最终突破的。

二是书中将历史的聚光灯打在实验台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身上,展现了这些创新个体内心的渴望、追求、困顿、嫉妒和欣喜。

三是将发明面世那一刹那的火花清晰地呈现出来。书中知识的“剂量”被压缩,但我希望这个最小知识集合能激起读者智识上的兴趣,它的惊险程度不逊于一部小说。作为“侦探故事”中的必要“物证”,本书展现了新知被创造出来的过程。

(本文根据《芯片简史:芯片是如何诞生并改变世界的》一书的“前言”“后记”编辑而成,标题为编者所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5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晶体管,到底是谁发明的
...陷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他自己认为自己是晶体管发明人之一,应该有权在专利上署名。而其他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肖克利和这个发明没有太多直接关系,不应该署名。甚至,在后来申请专
2023-02-02 15:38:00
二维场效应晶体管的三维集成
在计算机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18个月翻一番,这一产业发展的规律被称为摩尔定律。然而,随着近年来晶体管的尺寸趋近物理极限,摩尔定律的进一步发展对半导体工程师来说是一场噩梦,因为
2024-01-17 10:42:00
摩尔定律再进化,2纳米之后芯片如何继续突破物理极限
...能每两年翻一番的经验法则——是否还能继续有效。随着晶体管尺寸的不断缩小,人们普遍担忧物理限制将会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特别是短沟道效应、漏电流和隧道效应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挑战
2024-08-07 09:43:00
英特尔代工四大突破性技术解析:为高性能高密度计算铺路
...术,选择性层转移技术(SLT),环绕栅极硅基RibbonFET CMOS晶体管技术以及用于微缩的2D GAA晶体管的栅氧化层技术
2024-12-10 23:14:00
你现在能刷手机,全靠他 50 年前的一句话
...ley)说起。这位科学家在贝尔实验室与其他人共同发明了晶体管,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威廉·肖克利,图片来源:维基百科为了赚更多钱,肖克利在1955年创办了自己的实验室——肖克
2023-04-23 09:49:00
4nm分辨率!全新晶体管3D成像技术来袭:可轻松发现内部缺陷!
...辨率高达4nm,可以在不破坏芯片的前提下,提供芯片内部晶体管及布线的清晰的3D图像,以揭示芯片内部的设计/制造缺陷。Levi说,他们希望提供一种替代方案,以替代用于执行芯片质
2024-08-05 14:00:00
普通芯片背后的惊天秘密!
...要了解普通芯片的基本结构。普通芯片由数以亿计的微小晶体管组成,每个晶体管都可以控制和传输电流。这些晶体管互相连接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使得芯片能够进行复杂的信息处理和存储。当电
2024-01-30 11:13:00
魏大程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功能型光刻胶
...密度越来越高,硅基芯片集成器件的密度已经超过2亿个晶体管每平方毫米。目前,集成电路芯片主要采用单晶硅制造。与硅材料相比,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本征柔性、生物相容性、成本低廉等优势
2024-07-14 13:25: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芯片上“长”出原子级薄晶体管可大幅提高集成电路密度科技日报北京5月3日电 (记者张佳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个跨学科团队开发出一种低温生长工艺,可直接在硅芯片上有
2023-05-04 02:0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聚焦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丨人机协同,赛场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你见过“机器人总动员”吗?10月18日,记者走进石家庄(正定)国际会展中心6、7号馆,科技感扑面而来。一场场不同类别的机器人赛事激烈角逐
2025-10-19 08:23:00
聚焦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记者观察|释放数据价值,“乘”出产业转型新动能
释放数据价值,“乘”出产业转型新动能——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探新之二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
2025-10-19 08:27:00
青春华章丨江苏南京:“宁工品推”,“推”出产业发展新空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实习生黄倩通讯员李晓晨陈欣苇俞堃在南京,“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共谋发展”的生动实践持续结出硕果
2025-10-19 09:54:00
二〇二五年广交会设计创新奖出炉在宁企业斩获二金奖一银奖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10月18日,2025年广交会设计创新奖(CF奖)颁奖仪式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2025-10-19 09:55:00
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研讨会举办,与会嘉宾建议——找准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发展路径河北日报讯(记者马彦铭)10月17日
2025-10-19 09:57:00
DCF AI智能商城:智能技术重塑购物新范式
DCF AI智能商城作为一款新兴的电商平台,其核心在于将智能化技术融入购物全程,为用户带来更合规、更真实、更便捷的消费体验
2025-10-19 13:21:00
DCF智能商城商业愿景
DCF智能商城面向农产品场景上线一组功能与体验升级,核心目标很直接:把产地和特点说清楚,把来路和批次摆出来,把配送和售后讲明白
2025-10-19 13:22:00
奢侈品牌梅杜莎Medusa登陆中国,营业范围涵盖实体店及电商
近日,国际奢侈品市场传来重磅消息:顶级奢侈品牌梅杜莎Medusa正式宣布登陆中国市场,其在中国区的运营将由意大利梅杜莎奢侈品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子公司 —— 广州丹尼尔钟表有限公司全权负责
2025-10-19 13:22:00
面对市场结构性矛盾,安徽省阜阳市烟草专卖局直属分局创新工作方法,从三个维度精准施策,有效激发卷烟消费市场活力。为有效缓解供需矛盾
2025-10-19 15:45:00
中企通信赋能盈科律师事务所荣膺2025 IDC中国未来企业奖项
2025年10月17日,上海 — 中企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企通信”)欣然宣布,其创新ICT赋能的盈科律师事务所(简称“盈科律所”)在2025年IDC中国CIO峰会暨数字化转型颁奖典礼上脱颖而出
2025-10-19 15:46:00
10月17日,金投赏商业创意奖颁奖典礼落幕,鲸鸿动能案例斩获3金4银2铜4提名,共获13项大奖。其中《〈抚痕倡议〉社会共创运动——为4亿中国妈妈推动改变》荣获公关整合传播金奖
2025-10-19 15:48:00
2025 杭州科创嘉年华启幕
10月16日,“天堂硅谷・云创未来”2025 杭州科创嘉年华在汇金云创・人才科创综合体盛大启幕。这场以“人文、科学、生活
2025-10-19 15:51:00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 合肥科创生态何以“育林成景”?
大皖新闻讯 从实验室的“量子测量”到医院的“空中成像”,从“00后”团队的具身机器人到24小时登顶全球的AI大模型,合肥这片创新沃土正在上演一场“育苗成林”的生动实践
2025-10-19 21:27:00
海报丨数说津彩“十四五” 天津交出亮眼答卷 扫码阅读手机版
原标题:海报丨数说津彩“十四五” 天津交出亮眼答卷
2025-10-19 23:17:00
聚焦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访谈|沈昌祥:发挥优势,不断筑牢人工智能安全底座
发挥优势,不断筑牢人工智能安全底座——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 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摄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的主题为“可信数据赋能产业发展”
2025-10-18 08: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