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消灭匈奴,吕雉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道什么命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4 20:0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为消灭匈奴,吕雉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道什么命令

在汉朝时期,有这样一位和慈禧太后相似的女子,她也垂帘听政,掌控着汉朝的政权,这个人便是刘邦的妻子吕太后,虽为女子,却极为残暴凶戾,将自己的情敌戚夫人活生生做成人彘,更是杀害不少无辜之人,哪怕是当时汉朝的开国将领韩信也惨死在她的手下。

不过从另一方面讲,吕太后在掌管汉朝时也算是有所作为,奠定了汉朝未来发展的基础,而在这期间,她曾经下达一条奇怪的命令,那就是为灭匈奴,她令全国少女15岁之前结婚,对于这条命令57年后才知她的高明之处。

为消灭匈奴,吕雉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道什么命令

刘邦和吕雉,也就是吕太后,两人能够结为夫妻完全就是一场包办婚姻,而这场婚姻的媒人正是吕太后的父亲吕公,谁能想到当时吕公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邦仅仅是因为他会看面相,据说当时吕公,刘邦以及萧何一众人去参加沛县县令的宴会,而参加这个宴会是要送一定金额的贺礼的,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这份钱,并且规定贺礼不足千金的,必须做到堂下。

不过,刘邦并未理会这条规则,反而是谎称是贺钱一万,实际上一个铜钱都没有拿出来,但却依靠这句谎话大摇大摆的坐到了堂上,众人皆知此时的刘邦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根本不可能拿的出这么多钱,只不过碍于面子谁也不愿意拆穿,就连当时的萧何对他这种做法也是嗤之以鼻。

为消灭匈奴,吕雉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道什么命令

可谁能想到,坐在一旁的吕公看着刘邦是越看越顺眼,因为吕公平日里就喜欢研究一些看面相的方法,他看到刘邦的第一眼时就感觉此人气宇非凡,而且将来必是将相王侯之人,于是便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随即便像萧何询问到此人,萧何却对吕公说,刘邦此人并不靠谱,平日里只会说大话,向来没做成什么事,劝诫吕公可千万别看走眼了。

但是吕公却不这么认为,他感觉自己绝对是没有看错这个人,等到宴会结束他便将刘邦叫了下来,并向其询问是否愿意娶自己的女儿为妻,要知道当时多少县令都想娶吕公的女儿吕雉,但都被吕公一一婉拒了,可现在他居然找了一个无名无势的小子当女婿,而刘邦听到吕公这样的想法当即便同意了,毕竟对他来说不仅白捡个媳妇,还高攀上了吕氏家族。

为消灭匈奴,吕雉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道什么命令

为此,当时吕公的妻子还和吕公大闹一场,她感觉刘邦不会有什么出息,把女儿嫁给他完全就是葬送了未来,但吕公既然话已经说出去了,他的女儿吕雉也不得不下嫁给比自己大15岁的刘邦,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此时的刘邦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吕雉成为他的妻子简直就是去受罪了。

吕雉在嫁给刘邦后,绝对算得上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不仅为他生儿育女,照料刘邦那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更是一心一意的辅佐他,即便是刘邦在外面毫无作为,游手好闲,吕雉也未曾对他有半句怨言,而是百般的顺从他。

为消灭匈奴,吕雉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道什么命令

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刘邦顺势崛起,合众人一同反抗秦朝残暴的统治,后来也是联合项羽彻底推翻了秦朝,为表彰刘邦这样的功绩,当时项羽还封他为汉王,本以为刘邦有所成就后,吕雉也会过上好的生活,可是在后来因为在后来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大权,项羽为了制衡刘邦变抓了他的家人,其中就有他的妻子吕雉。

对此刘邦却毫不动容,更没有去计划怎样救出自己的亲人,反而依旧和项羽对峙,甚至后来项羽当着刘邦的面威胁他,要将他的妻子和母亲扔进沸水里刘邦也毫无惊慌之色,而这也让吕雉看到了自己的这个男人究竟是有多么薄情寡义。

为消灭匈奴,吕雉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道什么命令

等到后来吕雉等人被刘邦手下设计救出,她又回到了刘邦的身边,但是让吕雉万万没想到的是,此时的刘邦身边已经有了别的女人,这个女人便是她的情敌戚夫人,自从戚夫人到了,吕雉就彻底失去了刘邦的宠爱,这让她心如死灰,渐渐的她也一改往日的温柔以待,变得越来越独断专横。

这也就是为什么刘邦在去世之后,她更是独揽大权,先是铲除骄傲自大的功臣韩信,随即又杀掉了和她争权夺利的戚夫人以及她的儿子,至此汉朝的政权算是彻底落到了吕太后和汉惠帝刘盈手中。

为消灭匈奴,吕雉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道什么命令

在吕太后掌权期间,曾下达这样一条命令,这个命令就是让全国的少女在15岁之前结婚,如果不照做不仅会加倍征收赋税,而且还会受到相应的惩罚,那身为统治者的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要说这其中原因,还要从汉朝与匈奴的对抗说起。

匈奴在中国历史上侵扰中原王朝边境长达800年之久,曾经刘邦在建立汉朝时也想剿灭匈奴,只可惜被匈奴打的溃不成军,在白登之围险些丢了性命,这次之后汉朝只能选择与匈奴进行和解来维持两国的和平。

为消灭匈奴,吕雉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道什么命令

等到吕太后掌权的时候,当时的匈奴又想发动战争,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给吕太后,信上大概的意思就是调戏她,还说要想娶她为妻,这对于吕太后来说简直就是极大的侮辱,这样的做法无非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激怒吕太后,从而挑起两国的战争。

但是此时的汉朝,又怎么可能敌的过发展壮大的匈奴,所以吕太后只能忍下这口气,在回信中更是婉言拒绝了单于的“好意”,还附赠了很多金银珠宝,以向其示好,这样一来,匈奴自然也就没什么理由攻打汉朝,两国也算是有了暂时的和平。

为消灭匈奴,吕雉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道什么命令

随后吕太后便下达了前面所讲的那条命令,目的就是通过早婚快速增加人口数量,而这一做法无疑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在57年后汉朝的人口已经发展到了三千多万,反观此时的匈奴,不过几百万人,当时执政的正是汉武帝,这为他彻底击败匈奴奠定了庞大的人口基础,匈奴就算再强悍在人口数量方面远远难敌的上汉朝,不得不说,吕太后这番做法实在是高明。

虽然说吕太后在执掌汉朝期间所采用的手段十分的残暴,迫害了当时很多忠良之臣,更是放纵吕氏家族霍乱朝政,但是在对汉朝的建设方面,吕太后的确有着非凡的贡献,为后世汉朝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奈何多行不义必自毙,最终被周勃、陈平等人联合剿灭,结束了她辉煌的统治生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5 00: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灭匈奴!吕雉对15岁少女下道怪令,57年后才知她高明
...罚,那身为统治者的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在中国历史上匈奴侵扰中原王朝边境长达800年之久,在吕太后掌权期间,实力远不如匈奴;当时的匈奴又想发动战争,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给吕太后,信
2024-10-13 11:05:00
为战胜匈奴,吕后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这样的命令
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哪个朝代,匈奴的存在都总是让统治者们非常头疼,为了打败匈奴,统治者们可以说是用尽了办法。来硬的就打仗,有时候打胜仗,也有时候打败仗,来软的就是和亲,自
2022-12-29 16:11:00
为击败匈奴,吕后对15岁少女下了什么命令
...。国家不能发展,人民不能安居。当时西汉的国力远不如匈奴。西汉初年的汉匈战争持续了130多年。从高祖与汉文帝妥协联姻,到汉武帝时期卫青、李熙、霍去病等人灭匈奴,汉朝经历了几十年
2024-02-09 08:33:00
为打败匈奴,吕后对15岁以上的少女下道什么命令
...,再也没有出现任何反对之声。只是让吕雉想不到的是,匈奴人竟然打起了她的主意,尤其是匈奴单于冒顿,竟然还想着调戏了她一番。为了打败匈奴,吕后对全国15岁以上的少女下了一道命令,
2024-04-05 17:07:00
吕后真的被匈奴单于羞辱过吗
...。然而,汉朝刚刚建立时,国力并不算强大,受到了强大匈奴的欺辱,甚至一国太后竟然被匈奴单于调戏,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皇帝,他最初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在
2023-08-11 21:32:00
简介西汉开国功臣灌婴
...烦以北的六个县,斩了代国的左丞相,在武泉以北击败了匈奴骑兵。又跟随刘邦在晋阳一带袭击隶属于韩王信的匈奴骑兵,所统帅的士卒斩杀匈奴白题将一人。奉刘邦命令一并率领燕赵、齐、梁、楚
2024-07-01 20:09:00
古代一封表白信:本想让两国更加友好,却差点酿成战争
...起来看看,很有意思。表白信男主角——北方草原雄主,匈奴单于冒顿秦汉之际,北方草原上的匈奴部落快速崛起,这主要得益于冒顿单于。冒顿,匈奴头曼单于之子,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
2024-08-08 09:47:00
窦太后为何让儒生与猪搏斗?
...环境休养生息,自从白登之围后,就积极进行和亲,笼络匈奴,争取和平环境发展生产。吕后、文帝、景帝等都推行了黄老治国的理念,也使国力迅速发展,即使是到了武帝时期,国力大增,已可以
2023-07-12 11:02:00
刘邦当众羞辱女婿张敖,结果差点引来杀身之祸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亲自率领骑兵扎入了匈奴冒顿单于布置好的口袋,史称“白登之围”,用了陈平的主意,才逃脱出来。打了败仗的刘邦,灰头土脸的撤军到了女婿张敖的封地
2023-10-31 05: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