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 12月21日,北京大学表示正在有序推进开放,在平衡校园秩序的同时,尽可能满足社会需求。此外,学校将进一步了解元旦、寒假期间社会人员入校参观需求,灵活调整入校方式和参观名额。
近日,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的话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北大有序推进开放校园的举措,既积极响应了舆论的呼声,也将起到标杆作用,推动更多还在观望的高校加入敞开大门的行列。
应该看到,从不设限到登记查验、刷卡进门再到预约入校,北大此前一直在稳步推进校园开放的工作。北大方面曾多次表示,寒暑假游客数量过多,超出了校园承载力,对参观者数量和对象的限制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高校向社会敞开大门并非因为一个偶然事件,也绝非“被迫”。无论如何,大学的开放是大势所趋,也应该蔚然成风。
今年“五一”假期,不少游客慕名前往知名高校参观却受阻,引发全社会对校园开放问题的关注。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就是因为部分高校有担心和顾虑:学校开放后,社会人员的进入会不会影响校园安全?会不会抢夺校内资源?比如旁听老师讲课造成课堂拥挤、挤占学校食堂、挤占图书馆等。
对此,北大方面表示,学校正在自主研发校门小程序应用平台、闸机数据管理中心、游客数据服务平台等,为来访人员进入校门提供多种核验方式。也就是说,当前的校园开放并非一步到位,而是在保证安全、有序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相信,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各大高校都可以平衡好开放与安全、秩序之间的关系。不过,校园该不该开放会成为“不成问题的问题”,不仅反映出部分高校在日常管理中仍然存在的路径依赖,也让人们意识到:推倒有形的墙易,拆除心中无形的墙难。
大学生是学生,也是成年人;是象牙塔里的佼佼者,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栋梁之才。如果说高校校园是小社会,那么年轻学子就应该在其中接受磨砺和锻炼,尽早接触真实的社会生活。校园,不是没有外人进入的温室;青年,也不该是被小心翼翼保护起来的花朵。
高校的资源属于全社会,现代大学的功能不仅包含教学、科研,还有社会服务。大学校园向社会开放,让公众充分享受公共资源、感受书香文脉,也是高校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大学之“大”,既是物理意义上的大,也应该是精神意义上的扩大:消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边界,和城市融为一体,让年轻人拥有超越一时一隅的大视野、大胸怀。
当然,校园的开放应当在高校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应以保障师生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秩序为前提条件,还需要参观者的配合和理解。但无论如何,高校都不应该继续停留在“不做就不会出错”的保守思维,停留在封闭管理的舒适圈。打开校门,也打开“心门”,是时候让全社会分享高校校园里的书香气了。
(据澎湃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5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