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快科技9月25日消息,小米SU7智能泊车辅助能力新升级,在支持侧方位、空间车位、极窄车位等200余种车位泊入的基础上,近期上线了全新的“机械库位泊车”功能,并通过OTA进行全面推送。
在机械库位的设计中,库位内槽的宽度尤为紧凑。相较于传统停车位,机械库位内槽的宽度可能只有2.05米,单边的调整余地也仅有0.05米。
这无疑对驾驶者的车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便是那些技术娴熟的“老司机”,可能也会望而却步。
小米汽车表示,在这个特殊的场景中,以往是依赖传统的分段式库位检测方法,将感知、定位、决策等环节分别独立进行,但由于系统固有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在泊车时往往会产生10-15厘米的系统偏差,影响车辆精确停入车位。
而且传统方案的各模块之间紧密关联,任何微小的调整都可能会触发连锁反应,使得系统检测和维护变得复杂且耗时。
为了让车辆在超窄的机械库位更精准地泊入,小米自研了一套“端到端机械库位泊车”算法方案。
该方案创新性地将感知和决策两个算法模块整合成一个,通过实时观察,动态调整的方式,做到最小单侧5cm的机械库位中精准泊车,解决了传统泊车算法无法停入超窄机械库位的难题。
那么,这一方案是如何实现如此显著的提升呢?
首先,小米汽车整合了车辆11个摄像头的图像信息,通过算法模拟人眼的感知方式,增强了系统对车辆与障碍物之间距离的预测能力。
其次,对感知到的图像信息进行算法分析处理,全面观察和比较车辆姿态与库位差距,就像一位站在车外的指挥员,为驾驶者提供如“向左微调”或“再向右打一轮”等精准调整指令,确保车辆在接近库位前方0.5米时,位置和姿态已经做好相应调整,从而顺畅地泊入车位。
在端到端感知决策大模型的加持下,车辆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自动做出更加有策略、智能化的判断,轻松调整车辆的位置与姿态,实现了在库位外与轮毂之间保持3厘米的安全预警距离,以及在库位内达到1厘米的精确预警效果,有效避免碰撞与刮蹭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SU7、小米SU7 Pro、小米SU7 Max均支持机械库位泊入功能,这也是端到端感知决策大模型在量产车中的首次应用。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随心
文章内容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6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