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告别小妞电影之后,她们真的上桌了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9-10 15:15:00 来源:新周刊
告别小妞电影之后,她们真的上桌了

“女人讲女人的故事,是女人来展现自我。但是这并不是再次成为女人,而是刚好让世界看到女人是何等的千差万别。”

作者 | 草莓脆

编辑 | 詹腾宇

题图 | 《好东西》

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以及阮玲玉逝世90周年,中国电影资料馆推出了4K修复版《神女》。这版“全新”的《神女》,今年也随着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策划的影展,在全国20个城市进行多轮次长线放映。

告别小妞电影之后,她们真的上桌了

(图/《神女》)

今日我们观看的这些修复版老片,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它们原本的时代语境。无论是修复技术抑或观影方式,都在同步进行升级和重构。

“神女,挣扎在生活的漩涡里。在夜之街头,她是一个低贱的神女。当她怀抱起她的孩子,她是一位圣洁的母亲。在两重生活里,她显出了伟大的人格。”

即使已经过去90年,《神女》片头对中国女性困境的剖析和所提出的问题,仍未过时。刻板粗暴的“荡妇与神女”二元形象,在诸多影视作品里仍比比皆是。正因如此,即使历经近一个世纪,我们依然需要在银幕上看到《神女》,看到这部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依然值得被重看和讨论的电影。

告别小妞电影之后,她们真的上桌了

(图/《神女》)

从“理所当然”的现象中发起反思,甚至提出质疑。通过中国女性的银幕形象变迁,在两重生活里,我们看到中国女性真实的模样。

我们与女性电影档的距离

2025年的妇女节档电影票房排名史上第二,仅次于2019年同期。

早在2月,就有自媒体博主兴奋地喊出诸如“3月是女性的春节档”“女性电影档”等口号,用来形容今年女性电影在3—4月集中上映的现象。

3月在电影市场中向来属于不受待见的淡季,既有春节档的长尾效应,也没有任何节假日支撑。虽然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但并非公共节假日,很难形成像五一档、国庆档等长线档期的集体优势。青黄不接的过渡季,成了多数中小体量影片和进口片的扎推上映节点。因此,3月上映的电影和女性主题一直并未形成强关联。

从档期与市场角度考虑,院线在淡季的表现是大片不爱、小片打架,妇女节档的说法虽然早就存在,但难成气候。直到2011年,李玉执导的《观音山》选择在3月初上映,这部主打女性题材,同时契合妇女节氛围的文艺片,才最终以7800万元票房发掘了这个潜在的淡季市场空间。

告别小妞电影之后,她们真的上桌了

(图/《观音山》)

次年,许鞍华执导的、聚焦独身女性老年生活的《桃姐》直接选在3月8日当天上映。刘德华等明星效应的加持,在各大电影节获奖无数的好口碑,以及对女性情感和家庭伦理的探讨,让《桃姐》的关注度持续走高,首日票房就达1200万元,创下妇女节档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

过去数年,在3月上映的影片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契合女性气质氛围的作品也逐渐减少。妇女节档难成气候,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观众对在妇女节档上映优质女性电影有高要求,宁缺毋滥。

2025年妇女节档上映的《还有明天》《想飞的女孩》《初步举证》虽然只是千万元票房级别,但如果放在同类“文艺片”坐标中类比,成绩已属可观,也的确给3月带来了讨论热度,给女性电影档期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告别小妞电影之后,她们真的上桌了

(图/《初步举证》)

女性题材创作与女性意识的萌发、女性观众占比的提高,以及“让女性创作者上桌”的呼声越来越大,这些都是女性电影档期成熟的重要条件。

贾宝玉的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用来形容女性电影同样合适:2025年出现的“3月女性档”,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去年《好东西》《出走的决心》《热辣滚烫》等女性电影的延续。2024年年末豆瓣电影发布的2024年度电影榜单,主题就叫“当她们卷起浪潮”。

告别小妞电影之后,她们真的上桌了

(图/《热辣滚烫》)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她们卷起浪潮,她们滋润万物,她们奔流不停。

参与,介入,改变

2024年6月12日,“创造中的她”中国女性电影人峰会在上海外滩源壹号开幕。作为峰会嘉宾之一,学者戴锦华后来在接受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时,表示很喜欢这个标题:“为什么我们总把成长跟女性联系在一起?这好像有个假设性的前提,就是女性需要成长。所以有时候我不是100%认同,我更喜欢‘创造中的她’。我觉得,她们只是会赢得更多的空间来表达她们自己,然后她们也是一个相互的召唤。”

告别小妞电影之后,她们真的上桌了

在“女性电影峰会”上,戴锦华教授谈代表作品《天水围的日与夜》。(图/社交平台截图》)

“电影是一个公共性艺术,是20世纪最伟大的公共艺术,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经常有人认为好像女性的主题和电影的公共性是矛盾的。我自己觉得(这种观点)非常滑稽,因为女性是人类的一半。所以女性的议题怎么可能不是公共性的议题,或者说任何一个公共性的议题怎么可能与女性无关?”

戴锦华同时指出,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件事:一旦表明这是女性议题,社会就潜在地判断它是一个特殊命题,而不是一个共同命题。

自电影在130年前被发明,电影行业在历史发展中便形成了一个由男性主导的格局。这个格局是产业格局,是生产流程,是叙事逻辑和价值,甚至是电影的视听语言构成的一些基本原则——“男凝”概念由此而来。在这场由男性制定规则、主导局面的“游戏”中,女性要上桌甚至站稳立场,个中艰辛不言而喻。

“所以我们特别需要倡导女性加入这个产业当中。这是第一步。然后才是因为她们的介入,所以发生改变。”戴锦华说。

21世纪以来,中国女性电影人一直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千禧年开始,以李玉、尹丽川、杨荔钠、文晏为代表的新生代女导演陆续登场,她们的影片表现女性生活情感、探索女性心理欲望,其中对女性身体的自省、母女情感的书写,都显示出女性电影人开始走向性别意识的自觉。

告别小妞电影之后,她们真的上桌了

(图/《出走的决心》)

贾玲、杨明明、滕丛丛、白雪、邵艺辉等80后、90后女导演,则直面性别意识日益觉醒的中国观众群体,用影像回应现实生活的性别议题,揭示传统两性观念的不平等,审视和反思女性自身。她们的影片表达出更明确的性别意识,更关注两性矛盾与冲突,更具有批判性,影像表达也更加鲜明犀利。

法国作家埃莱娜·西苏在其代表作《美杜莎的笑声》中说:“女性文本只可能是颠覆性的:只要写出来,就要像火山喷发那样,掀翻古老、不动的穹顶,不停地移动。”希腊神话中的女妖美杜莎具有将男人石化的能力,同时也代表了女性的力量和创造力。西苏借“美杜莎的笑声”意象,呼吁女性要找到自己的语言和文学。

告别小妞电影之后,她们真的上桌了

[法]埃莱娜·西苏 著,米兰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我是大写的肉身,广阔而唱着歌,在此基础上,没人知道究竟是哪个‘我’,反正总归是人,但首先是活生生的,因我总在变化。”而在创作中找回自身的女性,和世上活着的别人并无二致,同样千变万化,反正总归是人,它不是被斩断的“特殊”,而是融汇在全人类命题下的响亮的声音。

用影像,让世界看到女人的千差万别

无论过了多少年,提起最能代表中国女性电影的作品,都离不开黄蜀芹导演的《人·鬼·情》。

因花旦母亲与人私奔,父亲禁止秋芸学戏唱花旦。秋芸是“天生唱戏的好料子”,为求父亲同意,秋芸承诺此后只唱男角。省剧团张老师注意到秋芸,并将她纳入剧团。她爱慕张老师,但张老师已有家室。随后,她离开剧团。多年后她功成名就,却仍然饱受情感痛苦折磨。最后她重返家乡舞台,和父亲重唱《钟馗嫁妹》,她扮演花旦。

告别小妞电影之后,她们真的上桌了

(图/《人·鬼·情》)

这部被影迷称作“中国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女性电影”的作品,是关于真实女性的故事与命运的一次表达。秋芸的故事取材于女艺术家裴艳玲的真实人生经历,她也是片中钟馗的扮演者。

黄蜀芹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影片上映后反响热烈,但奇怪的是“所有国内影评,没有一个从女性意识、女性电影的角度来评论它”。

“我想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表现一个完整的世界。这直接的动因是我遇见一位西方的研究生,他问我对西方的女权主义的影片有何看法。他认为西方影片中的女性多半是被歪曲的、不真实的。我便开始沉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中国导演镜头下的女性又如何呢?”

告别小妞电影之后,她们真的上桌了

(图/《人·鬼·情》)

在一场座谈会上,黄蜀芹形容自己电影里表现的女性视点,就像在有南、北向窗户的房间里开一扇朝东的窗户,那里也许会显露出不同的风景。

“我认为这真的是一件特别逗的事情。在这个时代才开始关注女性题材,它居然成了一个流行事态了。”《春潮》上映后,杨荔钠被媒体从不同角度追问电影与女性题材的联系,她表示,女性应该时刻关注自身生命的形态,而不是在某个龙卷风式的大形势下,才开始说自己拍的是女性电影。“我们一直是以女性的身份做男女之间的平衡,它不是偶然的。当我听到别人说我是女性导演、我拍的是女性电影,我会说——我早就是,只是你们现在才看到而已。”

告别小妞电影之后,她们真的上桌了

(图/《春潮》)

女性电影应该如何定义,女性题材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这些都是难以论述且边界模糊的议题。或许是因为,圈定一个名为“女性电影”的范围,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有多少女性会拿起笔、扛起摄像机、走进片场,就会有多少女性电影延展未竟之路,也会有多少与性别身份无关、与电影本身有关的精彩篇章。

戴锦华指出,“女性电影”并不指向一个所谓有共性的社会群体:“我们说这是女性电影,是女人讲女人的故事,是女人来展现自我。但是这并不是再次成为女人,而是刚好让世界看到女人是何等的千差万别。”

2025年,《神女》迎来重映。阮玲玉曾在银幕上演绎了无数女性,而张曼玉则倾尽心血演绎了阮玲玉本人。最近张曼玉开通了她的小红书账号,分享一个女性影人的日常风景——“最新的、好玩的、我最喜欢的、有用的、好看的、很有意思的、该学的、值得一提的、很久以前的、很轻松的、很有感觉的、很普通的、很有趣的、很无所谓的、很认真的、很健康的、好吃的……一切一切的东西。”

排版:张依萍

本文原载于《新周刊》

总第690期《让电影飞》

原标题:《女性电影,不只是“一半”》

690期杂志已上市

,即可购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白百何,内娱无代餐
...却又没有居高临下的傲慢。《失恋33天》的黄小仙,把“小妞”这个词带到了内娱,12年过去,“领路者”反而更加游刃有余。另一个现象是,哪怕市场上也有类似角色,但提及“小妞”,依然
2023-09-14 17:30:00
《好东西》,不“小妞”,也不“妈味”
...先打出“新型情感关系”标签,话题池随之不断出现“新小妞电影”“妈味电影”的表达,虽然意在夸赞,但不足以点出影片的表达之“新”。单亲妈妈王铁梅(宋佳饰)、邻居乐队主唱小叶(钟楚
2024-11-26 14:03:00
一脸英气男相的钟楚曦在小妞电影里当恋爱脑,反倒让她弯道超车了?
...正如90后女导演编剧携手女性主演的努力,让观众看到了小妞美学新生态。‍‍(事实上也不只是小妞了,而是大妞,后面详述)过往印象中出圈的小妞电影多以都市恋爱轻喜剧为主题。总是一位
2024-11-27 08:27:00
“年度最佳是部小妞电影”,国产片终于回到10年前了
原标题 | 《好东西》,小妞电影回春了?作者 | 谢明宏编辑 | 李春晖虽然不好意思承认,但硬糖君是小妞电影爱好者。印象里是白百何或者汤唯,穿着漂亮裙子,经历着爱情和事业的挫败。
2024-11-27 11:36:00
阮玲玉逝世九十周年:妇女节、女明星与她的时代
...片公司筹拍《挂名夫妻》,她参加并通过遴选,考入明星电影公司,并改名阮玲玉,从此开始了自己的银幕生涯。演员阮玲玉从这部《挂名夫妻》开始诞生。当时主考的导演卜万苍直觉她是一个“难
2025-03-08 15:27:00
接棒姚晨刘涛,白百何从“小妞电影”转型“女霸总”成功了吗?
...多大银幕实绩,一度被称为“80后票房女王”。一系列“小妞电影”的成功,强化了她的个人记忆点,迅速打开了她的知名度。在这些电影中,她饰演的角色大多天真无畏,莽撞又可爱。这也构成
2024-11-14 10:02:00
原来他就是“京圈烈女”白百何的二婚老公,难怪白百何能逆风翻盘
...的首位百亿影后就不会是马丽。当年白百何主演的好几部小妞电影,像《失恋33天》《分手合约》等都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可以说2017年前的白百何是风光无限,然而“一指禅”事件的
2024-10-15 10:35:00
从“草根系”的迷影梦中撤离:犬儒主义者如何想象虚拟伴侣
...腔才能喋喋地自叙下去。在这里,“草根男性电影”和“小妞电影”(或称“小鸡电影”,它的英文是chick flick)一样,作为一种艺术类型而存在。用“chick”指代女性的原初
2024-08-06 16:56:00
又一个“白百合”杀回来了?更灵、更年轻、更有小妞感!
...点“劲儿劲儿”的气质,也让她很快走红,也被称为是“小妞电影”的女王。她表演最大的特点就是:舒服。以至于不会让人觉得她是演的,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但是自从她“一阳指
2024-06-13 17:57: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9月13日,第二届金熊猫奖颁奖典礼在四川成都举行,吴慷仁凭借《富都青年》中饰演的聋哑人“阿邦”一角入围本届评选。吴慷仁特意提前抵达成都
2025-09-15 11:47:00
电影《只此青绿》今日正式上映与全国观众见面,并于9月15-17日限量开启三大特殊主题观影场,“晨光见・初见” 于晨光中赴一场初见之约
2025-09-15 12:17:00
老友集结,快乐又又又出发!厚米团首次合体演唱会「至少今天很快乐」将于10月25日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温暖开唱。这不仅是一场以“快乐”为名的演唱会
2025-09-15 12:47:00
电影《刺杀小说家2》今日发布“动真格了”动作特辑,聚焦主创团队动作戏拍摄幕后,展现了全体主创克服拍摄挑战、追求极致效果的工作态度
2025-09-15 12:47:00
窦靖童\
2025年9月13日晚,窦靖童"状况外"巡回演唱会在厦门嘉庚体育馆启幕。当海风轻拂过洄游的廊柱,当音乐与鹭岛的浪漫气息交织
2025-09-15 13:22:00
国粹润童心 菏泽市定陶区西城小学戏曲美育活动精彩纷呈
大众网记者 崔智琪 通讯员 杨伞伞 定陶报道菏泽市定陶区西城小学是教育部认定的“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也是菏泽市首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
2025-09-15 12:16:00
《旅行2+N》暖心收官,三城烟火中寻觅旅途的诗意
2025年9月12日,由芒果TV推出的文化探索类旅行节目《旅行2+N》迎来正式收官。这档以“2位好友+1座城市”为核心概念的综艺
2025-09-15 12:48:00
江西卫视《跨越时空的旋律》隆重开播
9月12日19:35,音乐综艺《跨越时空的旋律》在江西卫视隆重开播。汇聚中外知名歌手共同演绎跨越时代的金曲与新声。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
2025-09-15 11:17:00
临沂金盾小学组织参观“沂蒙精神代代传”主题展览
鲁网9月15日讯为拓展学生视野,涵养家国情怀,让同学们在艺术熏陶中深刻感悟沂蒙精神的磅礴力量,9月13日,临沂金盾小学2024级25班精心组织学生与家长共赴临沂市美术馆
2025-09-15 11:3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 通讯员 沈玉燕)歌神归来,真情留鹭。去年“五一”期间,张学友“60+巡回演唱会”在厦门连演六场,覆盖两个周末
2025-09-15 08:34:00
9月16日至10月15日,第二届晋剧艺术节在太原举办。此次盛会,四省联动、千人参演、好戏连台,将充分展现晋剧艺术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新貌
2025-09-15 10:19:00
资深媒体人郭芷琳多领域活跃,助力行业发展与公益事业
近日,资深媒体人郭芷琳(曾用名郭泇妏)以全新身份在香港金钟狮子会2025至2026年度会员就职典礼上亮相。她现任造星国际有限公司“项目执行顾问及媒体统筹”
2025-09-15 10:16:00
在音浪里为快乐干杯!2025烟台沙滩音乐季唱响芝罘幸福湾活力海岸
大众网记者 陈晓 汤淼 李祯 烟台报道山海为幕,潮音作谱。9月12日,伴着海浪的节拍,2025烟台沙滩音乐季正式开唱,为乐迷和游客们带来了一场浪漫演出
2025-09-15 09:16:00
距离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开幕还有7天!
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即将开幕,与您共同捕捉银幕间的感动与温度。
2025-09-15 09:42:00
当海浪遇见音浪:2025烟台沙滩音乐季书写城市浪漫新篇
大众网记者 屈晨晨 摄影 汤淼 孙忠涛 烟台报道大海为幕、日落为标、音乐为媒!当跃动的音符邂逅细腻的海风,烟台这座城,便奏响了它秋日最动人的交响
2025-09-15 0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