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张冀:从生活中蘸墨,书写有烟火气的剧本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3-15 05:4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张冀:从生活中蘸墨,书写有烟火气的剧本

【文艺人物志】

春节过后,刚从老家返京,编剧、导演张冀就开始走访养老院和医院,近距离观察那些患上“老年痴呆”的人,倾听患者家属讲述至亲至爱与自己渐行渐远的故事。张冀这次采风,是为了筹备新剧本《阿尔茨海默之家》,他希望通过一家人的视角,深入探索这个疾病给家庭带来的影响。“我不想把这个病浪漫化,我想直面它的痛苦和其中涉及的社会性问题,呈现出更为真实的阿尔茨海默病,让更多人关注到它。”张冀说。

“我们写戏,要从真实生活中汲取养分,好戏永远跟生活中那些绝妙的场景是一致的,不能从概念出发,机械化地写作。”张冀每次去一线采风,都能从生活这片沃土中捧出灵感的果实。他曾在半夜跟随基层警察追踪嫌犯;曾在电线缠绕的城中村,拉着被拐孩子父亲的手听他倾诉;还曾在凌晨两点的解放西,观察年轻人的恣意青春……

深入地观察与体验,才能获得接地气的好故事。张冀坚持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浇灌出灵感之花。去年3月,他被授予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后,曾在采访中说:“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先扎根大地,再望向星空。”

戴着黑框眼镜,斯文白净的张冀,身上有股浓浓的书卷气,他坦言自己从小就是“文学青年”,书和电影如同阳光雨露,滋养充盈着他的精神世界。中学时,同班的男生大多喜欢刀光剑影、快意江湖的武侠小说,他却沉迷于19世纪俄国、法国的古典名著,神游于《红与黑》的贝尚松古城中。

毕业后,张冀不想回老家安安稳稳地当一个银行职员,选择留在北京做自由撰稿人。2005年左右,张冀目睹电视剧行业的火热,转行成为一名编剧。刚入行,张冀一度无人赏识、生活困顿。三十多岁时,他去参加同学聚会,在一众成家且有房有车的同学面前,不禁感到尴尬窘迫。数年寂寞、孤独、潦倒的灰暗日子,张冀坚持着重复枯燥的写作训练,正像后来他写的台词:“掉在水里你不会淹死,待在水里你才会淹死,你只有游,不停地往前游。”

长时间徘徊于编剧行业边缘的张冀,终于在2012年因《中国合伙人》一炮而红,这给他带来了“如同核爆一般的巨变”。此后,《亲爱的》《夺冠》《一点就到家》《我和我的祖国》“相遇”篇……他的作品包揽了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影协杯优秀电影剧本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原创剧作奖等重量级奖项。

在写《中国合伙人》剧本之前,张冀曾沉迷于学习、模仿好莱坞的技巧,但他逐渐意识到,这样写故事好像“徒有一个漂亮的外壳,或者堆砌的技巧,内核却是千篇一律,食之无味的”。随着与《中国合伙人》原型人物接触,张冀认识到曾经追逐美国梦的留学精英,最后回国实现了梦想,这是“活生生”发生在中国土地上,中国人自己的故事。

从这部戏开始,张冀认识到影视本土化的重要性:好莱坞的技巧和套路只是锦上添花,而本土化的人物和故事才是打动人心的关键,才是真正让中国观众产生共鸣的关键。“我决定要到生活中去找原型,去观察,去体验,书写从脚下这片土地生长出的普通人的故事。”张冀说。

从在空中楼阁里“闭门造车”,到钻进人间烟火、体味生活百态,张冀开始走出自己的小书斋,走近各个角落、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走访他们生长的家乡,观察他们工作、生活的环境,去理解“小人物”的困境、幸福和坚忍。说起去基层采风,张冀明显兴奋起来,话也变多了,“采风跟读书不一样,这时世界对你来说是新鲜的、打开的。我的人生好像也因此延长、拓展了”。

不断地行走、翻阅大量真实资料,张冀越来越发现生活是“法无定法”的,许多细节是“编也编不出来”的。在创作《我和我的祖国》“相遇”篇时,资料中的几行字一下子抓住了他的目光:“某次事故中,一位技术员为了抢救同伴,不幸遭受了核辐射。牺牲前,基地的领导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我都不知道。’因为研究原子弹,需要高度的保密工作,许多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只能一生隐姓埋名,隐于幕后,做无名英雄。”张冀不禁感叹:“这些才是‘人话’,咱们坐在电脑前,很容易就写出一些‘高大上’的台词和情节,可能反而离生活远了。”他把这个情节直接“搬”到了剧本里,拨动了许多观众的心弦。

“烟火气”常用来形容生活真实美好的一面,但张冀剧本里的“烟火气”却不止温馨祥和,责任感驱使着他,让他抗拒写套路化的“爽剧”“甜剧”。张冀认为,电影也需要分享苦难,让观众看到“边缘人物”的挣扎和困境,引起人们对这些被漠视的“小人物”的关怀。正如鲁迅所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知道这样的电影可能票房上、讨论热度上不行,但必须要有人不计效果、不计利润地去做这件事,这才是真正的百花齐放。”张冀坚定地说。

不管是从大城市学成后,回云南创业卖咖啡的青年,还是赛场上拼搏,“流汗流血不流泪”的女排,抑或是原子弹研发背后隐姓埋名的国防科研人员……采风中,张冀对人物故事入眼入耳入心,他将自己受到的启发、抚慰、治愈,还原再创造后呈现给观众,将他们奋斗、坚韧与拼搏的真实人生,转化为一个个荧屏上平凡又伟大的中国故事。

(本报记者 王笑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5 0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是“科特派”》创作阶段完美收官 真实素材铸就乡村振兴时代记忆
...计2025年下半年正式开机拍摄。这部融合科技情怀与乡土烟火的作品,或将掀起新时代"乡村奋斗剧"的热潮。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2025-03-24 13:46:00
...后,只有幕后工作人员最了解。三明原创音乐剧《幸福的烟火》的排练演出中,市歌舞剧院演出中心主任邓统明收获了成长。作为一名幕后工作人员,事务繁杂,邓统明以主动的姿态积极协调各方关
2023-10-23 03:33:00
高原晒出拉萨青年的新故事
...需要青年用双手去奋斗争取,西藏的风土人情也是在人间烟火中热烈蒸腾。在拉萨,于小千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年轻人:甜茶馆的服务员、留学归来的潮牌主理人、艺术策展人、说唱歌手、脱口秀演员
2024-10-14 11:32:00
荷叶田田,山花朵朵 | 文学采风团里的女作家们
...和多情的土地。 此次黔西南之行,贵州省网络作家协会剧本娱乐创作专委会主任蔺白雪说是走走看看开眼界。今年蔺白雪有一部剧本由出版社约稿改为小说,眼下她正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几天
2024-07-31 21:47:00
《北上》6集过后,为什么会出现大量差评?剧情悬浮,才是主因
...够真实,不够具体,不够扎心。观众们想要看真实的运河烟火气,赵冬苓编剧则提供的是拼凑感很重的虚假气息。我们不妨例证一下,看看各家的故事。《北上》开局两集,就是换大船,基本上没啥
2025-03-05 10:11:00
开年霸榜,《南来北往》为什么被偏爱?
...货”有了新味道:贴近真实生活的故事越来越受青睐,有烟火气的内容能唤起各年龄层观众的共鸣。还有很多热门作品也放大了合家欢的属性,比如通过喜剧手法处理现实题材——在讲述正当防卫议
2024-03-02 00:18:00
总编剧谈《欢迎来到麦乐村》:如何做到不悬浮与接地气?
...来说,创作《欢迎来到麦乐村》是一次很珍贵的经历,仅剧本大纲就有12万字到15万字。剧本也经历了反复打磨。《欢迎来到麦乐村》如何讲故事?怎样塑造人物?如何对现实生活做出平实还原
2023-12-05 12:32:00
...运河民俗画,聆听运河故事,感受江南古运河人文生活的烟火气。此次采风团成员之一,来自意大利的网红博主瑞丽透露,虽然她已在杭州生活多年并在此成家立业,但她对大运河的了解知之甚少。
2024-06-17 08:00:00
从小说到影视,为何要讲好大运河的故事
...在影像表达上,我们着力还原运河的苍茫厚重感与花街的烟火气息,通过影像语言赋予这条河流鲜活的生命力。”姚晓峰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呈现运河的文化底蕴,主创团队沿着运河进行了采风,
2025-03-25 06:25: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长影电影领跑国庆档 长春“电影城”含金量持续上升
国庆档期间,“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持续释放文化活力,数据显示,10月4日长春单日票房超过150万,其中寰映影城摩天活力城店稳居本地票房榜首
2025-10-04 21:40:00
邢台市家乐园小学举办国庆文艺汇演活动
9月30日,邢台市家乐园小学举办国庆文艺汇演活动,《强军战歌》《少年有志》等一首首歌曲接连上演,各年级各班级以歌曲为载体
2025-10-04 18:27:00
音舞诗画剧《遇见竹山》受热捧
十堰广电讯(竹山融媒记者 李健 周永彬)这个国庆假期,《遇见竹山》成竹山最亮眼的文化标签,这台原创音舞诗画剧连续两晚在桃花源街区女娲广场精彩上演
2025-10-04 18:24:00
济宁方特国庆欢歌献礼祖国,致敬老兵温暖同行
鲁网10月3日讯10月1日上午9时,“声动济宁贺华诞,方特欢歌献祖国”告白祖国合唱活动在济宁方特园外广场准时启幕。济宁大剧院享唱女声合唱团深情演绎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
2025-10-04 11:14: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河北省杂技团团长魏银拴:跨越38年,再现“金狮”雄风
河北省杂技团团长魏银拴:跨越38年,再现“金狮”雄风10月3日,在吴桥杂技节闭幕演出中,《祥狮跃九州》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李东宇摄“虽然一直对这个节目获奖抱有信心
2025-10-04 08:04:00
2025南京森林音乐会首场开幕西班牙风情点燃南京秋夜
10月3日晚,2025南京森林音乐会首场演出上演。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秋风送爽
2025-10-04 08:14: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四川省遂宁市杂技团团长童荣华:让“技”与“美”完美融合
四川省遂宁市杂技团团长童荣华:让“技”与“美”完美融合10月3日,在吴桥杂技节闭幕演出中,《焕舞华蓉——顶碗》精彩上演
2025-10-04 08:02:00
未完成的杰作,却是“抗战美术的《义勇军进行曲》”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4 08:02:00
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三实验小学开展百人绘画迎国庆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陈晓蕾)在国庆节到来之际,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三实验小学以“美育”为桥梁、以“爱国”为内核,举办以“百人绘画迎国庆
2025-10-04 13:21:00
临沂第八中学七年级举行红歌合唱比赛
鲁网10月4日讯为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临沂第八中学七年级“唱红歌 颂祖国 跟党走”红歌合唱比赛在学校礼堂举行。12个班级
2025-10-04 11:11:00
记者走基层|廊坊市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沉浸式过个“戏剧假期”
廊坊市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沉浸式过个“戏剧假期”10月3日,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的“有还无剧场”内,演员们正在演出。河北日报记者刘 英摄灯光渐暗
2025-10-04 07:24:00
记者走基层|唐山市河头老街:观实景演出 玩角色互动
唐山市河头老街观实景演出 玩角色互动10月2日晚,游客在河头老街景区观赏杂技表演。 河北日报记者王育民摄10月2日,暮色初降
2025-10-04 07:17:00
央视《共同关注》关注福州:文旅新场景超火热!
2025-10-03 23:49:00
聂远:在这个剧组,甘当绿叶
大皖新闻讯 国庆档新片《毕正明的证明》设定在1997年,聚焦警校毕业生毕正明报到首日意外致残,沦为“一日警察”。为证明自我价值
2025-10-03 21:14:00
《太阳山上》原著季宇:我希望这部作品实至名归
大皖新闻讯 黄梅戏《太阳山上》由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于2021年创排,改编自季宇小说《最后的电波》,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艺项目
2025-10-03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