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5 14:07:00 来源:戏说三国

1894年9月,中日黄海海战。

大清国的“致远号”不幸被日本军舰击中,倾斜了身体。

邓世昌不顾个人安危站在桥头,他铿锵有力地对全舰官兵说:“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说罢,他一声令下,让“致远号”加速前进,向日本的“吉野号”撞去,决意与之同归于尽。

日本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跑,但是,作为日本第一游击舰队旗舰的“吉野号”也不是吃素的。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逃跑之余,它连连向邓世昌的“致远号”发生鱼雷,试图阻击后者的进攻。

“致远号”急掉船头,很快就躲过了一颗汹涌而来的鱼雷,可是,敌舰的鱼雷马上又接踵而至。

船大难掉头,“致远号”这次不幸被击中。

站在桥头的邓世昌顺势掉进海水之中。

他的随从见状,赶快找来救生圈要将邓世昌救起来。

可是,邓世昌却执意不肯,他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这时,他的爱犬“太阳”游到了他身边,用嘴咬着邓世昌的臂膀,试图将主人从水中救起来。

誓与军舰共存亡的邓世昌见状,毅然决然地将爱犬按于水中。

就这样,主仆二人葬身于汹涌的海水之中,一同壮烈殉国的还有250余名全舰官兵。

邓世昌壮烈牺牲了,举国上下一片悲愤,光绪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事后,清廷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作成的大牌匾,上书四个大字:“教子有方”;同时,还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邓家用这些抚恤金在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建了衣冠冢,建起了邓氏宗祠,以为后人祭奠。

时至今日,我们不禁要问:邓世昌死后,他的后代怎么样了?

在回答这道问题之前,我们先看邓世昌的妻妾。

邓世昌的妻子何氏,是一位勤劳、贤惠的女人。

她为邓世昌生下了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邓浩鸿和次子邓浩洋。

除了妻子何氏,邓世昌还有一位姓何的小妾,说起这桩婚姻,还算是一件“巧合”。

在邓世昌回乡探亲时,忽然看到一位年龄尚小的婢女因挑水而累倒在地。

心地善良的邓世昌便劝说其家人适可而止。

谁知,这位婢女的弟弟不乐意了,直接怼向邓世昌:“别多管闲事,要不你就把她带走算了。”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于是,邓世昌和这位婢女便成婚了。

后来,这位小妾为邓世昌生下一名儿子,叫邓浩乾。

此后,邓世昌在外带兵,留妻妾二人在家。

妻妾二人都为何氏,平日里相处融洽,仿佛姐妹一般。

两人孝敬父母,侍奉双亲,抚养孩子,用瘦弱的肩膀操劳着家务,目的就是让邓世昌沉下心来为国效力,不能分心。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后来,邓世昌殉国后,原配妻子何氏在上海居住,她听说丈夫牺牲后,请人花了一副邓世昌的画像,每天早晚,在画像前,焚香供奉,不曾间断。

两位何氏共为邓世昌生下三个儿子,五个女儿,邓世昌牺牲后,清廷封邓家三代为一品官。

后来,邓世昌的长子邓浩鸿世袭一品,但是,他不愿与朝廷中的昏庸之辈为伍,拒绝了朝廷的封官,自谋生路去了。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邓世昌的三儿五女。

1.长子和次子自谋生路

邓世昌的长子叫邓浩鸿。

他为人正直,不愿与糟粕之辈同流。

他曾投效广东水师提标,世袭一品;可惜,朝廷上下大多是昏庸之辈,一向不愿与昏庸之流共伍。

于是,他带着三弟邓浩乾放弃朝廷的封赐,自谋生路,经营茶庄为生。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邓世昌的次子叫邓浩祥,青年早逝,没留下子嗣。

三子叫邓浩乾,此人是邓世昌的遗腹子,曾在旧时的民国海军部任职。

邓浩鸿和邓浩乾兄弟二人积极拥护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他们多次为国民革命军捐款捐物。

长子邓浩鸿育有一子一女,1947年,邓浩鸿病逝,享年73岁。

三子邓浩乾育有一女,他于1969年病逝,终年74岁。

2.五女结局不尽相同

邓世昌的长女叫邓秀媛,次女叫邓秀婵嫁给了超武舰管带叶富的儿子叶说周为妻,其育有一子二女。

三女、四女、五女虽然有名字,但是,事迹记载较少,这里不再一一介绍。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3.长孙邓小鹏:铮铮铁骨,非常正直

邓世昌的长孙叫邓小鹏,是长子邓浩鸿的儿子,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在“汉冶萍煤铁矿公司”供职。

邓小鹏颇具爱国情操,他本身也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汉子,正义感极强。

有一次,他在上海租界看到一个外国巡捕在残酷地殴打中国的人力车夫,现场情况惨不忍睹,也没有人赶去阻拦。

邓小鹏看到后,愤而上前,挺身而出,厉声喝道:“你不知道这是在中国吗?”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1937年,抗战爆发后,日军对上海进行了野蛮的狂轰滥炸,将邓家在上海虹口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炸成了一片废墟。

老屋中,许多已有数十年的物件被炸得七零八落,连同被供奉了数十年的邓世昌和妻子的画像,也未能幸免。

面对这一罪行,邓小鹏奋起抗争。

他不顾朋友的劝阻,也不怕日本人的报复,愤然辞去了当时已由日本人控制的“汉冶萍煤铁矿公司”的差事。

此举,让邓小鹏一度失去生活来源,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变得雪上加霜,十分困苦,妻儿经常挨饿,甚至,因为贫困,几个孩子一度失学。

尽管这样,邓小鹏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意志,他宁愿冻死、饿死,也不出来为日伪政权做事。

用他的话说:“绝不吃三点水的奴才饭。”

这里的三点水指的就是汪精卫。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即便生活十分困难,但是,邓小鹏依然保持着心目中对祖父邓世昌的尊崇。

他冒着很大的风险珍藏了祖父留下来的遗物,从不肯轻易示人。

60年代时期,邓小鹏出于对国家的热爱,他向话剧《甲午海战》话剧团献出了祖父的遗墨,这是四幅条屏,上面是邓世昌生前写得一手黄字,笔走龙蛇,铁画银钩,非常漂亮。

可惜,今天已经很难再找到这幅作品了。

1964年,邓小鹏去世,享年66岁。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4.邓世昌的曾孙辈有一子三女,是长孙邓小鹏的儿女

邓小鹏有一子三女。

长子邓立峰,他是邓世昌的唯一曾孙。

邓立峰,1926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由于表现突出,留校任教。

本以为他会有大好前途,不料,在后来的一些事件中,他的精神受到了严重刺激。

1957年,校方将其送回家中,经父母多方求医,未果。

后来,被诊断为“分裂性精神病”。

父母是孩子的庇护树。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他的父亲邓小鹏在世时,还有人能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可是,邓小鹏去世后,邓立峰只能被送往精神病院了,毕竟,他的母亲和三个妹妹能力有限。

好在,他的三个妹妹主动担负了他在精神病院的生活费用。

1987年,邓立峰去世,享年61岁。

他是邓世昌唯一的嫡重孙,结局如此悲凉,未免不令人伤心悲叹。

邓小鹏的长女叫邓立英。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她继承了先祖的遗风,做人正直,爱国爱民。

在中学时代,她在上海街头参加了反对内战的活动,1954年,从东北财政学院毕业,这所学校是辽宁大学的前身。

毕业后,她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迫切需要人才的塞外工作,第一站就是包头钢铁公司。

在这里,她一干就是17年,并且在这里结婚生子。

70年代,她和丈夫一起调入河北省宣化市一家冶金环保设备制造厂工作,担任这家企业的高级经济师,并且生育了一双儿女。

女儿是化肥厂工人,后来因为工厂效益不好,办了内退。

儿子在北京一家合资企业担任技术部经理。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作为邓世昌的重孙女,邓立英继承先辈爱国遗志,发挥所学,报效国家。

工作期间,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曾被评为工厂的先进工作者。

1986年,她曾被河北省冶金厅授予“全省先进个人”称号,而且,还被当选为张家口市和河北省的政协委员、张家口市宜化区的政协副主席。

1988年,正式退休。

退休后,她仍然不肯休息,时常以先祖邓世昌的事迹激励自己。她经常出席各种活动,有时还会到广州、威海和北京等地,参加纪念邓世昌和甲午战争的活动,为社会各界做爱国主义报告,甚至,还被某部队聘为“政治辅导员”。

在一首诗中,邓立英曾这样写道:“先祖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后裔自当承遗志,为国再奋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邓世昌》演出另一番甲午风云
...则徐》之后国家大剧院再推“历史人物系列”原创大戏《邓世昌》演出另一番甲午风云层叠的阶梯、平台把排练厅分割出高低错落的空间,演员们穿行其间,走位自然带上了一种落差感——这如同对
2024-04-16 14:24:00
甲午海战清朝惨败,北洋水师真的是技不如人吗?
...的军事素质曾让欧美惊艳,可惜,这些青年才俊几乎都在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清朝政府耗费几十年的心血培养的众多军事人才,曾经的天之骄子,竟全部陨于一役,这里不仅有那些才华横溢的留学
2023-01-09 22:09:00
为何甲午海战中升起帅旗的是邓世昌呢
...崛起。亚洲的格局被重新洗牌,大清帝国的辉煌一去不返甲午海战对大清的重创是致命的,面对蓄谋已久、志在必得的日本,北洋水师在心态上已经落后一大截,失败,从打响的那一刻起好像就已经
2024-05-21 20:17:00
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邓世昌》四月亮相,王雷领衔主演
...造的又一部“历史人物系列”大戏,并以该剧的首演纪念甲午海战130周年,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原创话剧《邓世昌》首轮演出将由演员王雷、张页川、关栋天、李小萌、佘南南
2024-03-27 16:24:00
...,通过阵地联建、服务联动、资源联推,用好用活大鹿岛甲午海战遗址、抗美援朝战争大东沟机场空军轮战部指挥所旧址、南岗头惨案遗址、邓铁梅司令部旧址、合隆满族乡万人坑遗址等7处红色资
2024-12-23 10:47:00
方伯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想,一同出国留学,又都成为北洋水师中坚,还都参加了甲午海战。他们后来的命运却又各不相同,有人为国捐躯,名垂青史;有人临阵脱逃,遗臭万年。1877年,从学堂毕业6年后,大清船政
2023-12-14 10:21:00
丁汝昌自杀殉国,光绪把他的棺材上锁3道铁链,10年不准下葬
...名声要比前者小,后者死后的待遇不及前者。黄海大战是甲午海战的一个分支,日军在攻占旅顺、大连之后,目标直指威海卫,这里是北洋水师最后的阵地。丁汝昌此时的北洋水师弹尽粮绝,没有救
2023-02-15 18:47:00
“爱国”是一件不好说出口的事吗?
...往今来无数言语间的真情流露却直击人心。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海战中,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将毕生所学贡献给祖国科研事业的两弹一星
2024-06-11 16:40:00
海战中的“济远”和“广甲”的真实情况
1894年,日本和清政府爆发了中日甲午海战。在这场战争中,济远号管带方伯谦因为畏惧敌人临阵脱逃,最终遭到了朝廷的斩首。不过,也有一些声音认为,方伯谦并非是逃走,济远号撤退实在是事
2023-08-12 15: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刚开播的电视剧《赴山海》中,由成毅饰演的萧秋水调制了一款“莫寄托”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2025-09-12 22:29:00
暑假期间,我去五台山“乘凉”,途经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参观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过的佛光寺。影片中好多背景都取材于山西的古建筑
2025-09-12 22:31: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
2025-09-12 22:31:00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