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5 14:07:00 来源:戏说三国

1894年9月,中日黄海海战。

大清国的“致远号”不幸被日本军舰击中,倾斜了身体。

邓世昌不顾个人安危站在桥头,他铿锵有力地对全舰官兵说:“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说罢,他一声令下,让“致远号”加速前进,向日本的“吉野号”撞去,决意与之同归于尽。

日本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跑,但是,作为日本第一游击舰队旗舰的“吉野号”也不是吃素的。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逃跑之余,它连连向邓世昌的“致远号”发生鱼雷,试图阻击后者的进攻。

“致远号”急掉船头,很快就躲过了一颗汹涌而来的鱼雷,可是,敌舰的鱼雷马上又接踵而至。

船大难掉头,“致远号”这次不幸被击中。

站在桥头的邓世昌顺势掉进海水之中。

他的随从见状,赶快找来救生圈要将邓世昌救起来。

可是,邓世昌却执意不肯,他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这时,他的爱犬“太阳”游到了他身边,用嘴咬着邓世昌的臂膀,试图将主人从水中救起来。

誓与军舰共存亡的邓世昌见状,毅然决然地将爱犬按于水中。

就这样,主仆二人葬身于汹涌的海水之中,一同壮烈殉国的还有250余名全舰官兵。

邓世昌壮烈牺牲了,举国上下一片悲愤,光绪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事后,清廷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作成的大牌匾,上书四个大字:“教子有方”;同时,还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邓家用这些抚恤金在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建了衣冠冢,建起了邓氏宗祠,以为后人祭奠。

时至今日,我们不禁要问:邓世昌死后,他的后代怎么样了?

在回答这道问题之前,我们先看邓世昌的妻妾。

邓世昌的妻子何氏,是一位勤劳、贤惠的女人。

她为邓世昌生下了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邓浩鸿和次子邓浩洋。

除了妻子何氏,邓世昌还有一位姓何的小妾,说起这桩婚姻,还算是一件“巧合”。

在邓世昌回乡探亲时,忽然看到一位年龄尚小的婢女因挑水而累倒在地。

心地善良的邓世昌便劝说其家人适可而止。

谁知,这位婢女的弟弟不乐意了,直接怼向邓世昌:“别多管闲事,要不你就把她带走算了。”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于是,邓世昌和这位婢女便成婚了。

后来,这位小妾为邓世昌生下一名儿子,叫邓浩乾。

此后,邓世昌在外带兵,留妻妾二人在家。

妻妾二人都为何氏,平日里相处融洽,仿佛姐妹一般。

两人孝敬父母,侍奉双亲,抚养孩子,用瘦弱的肩膀操劳着家务,目的就是让邓世昌沉下心来为国效力,不能分心。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后来,邓世昌殉国后,原配妻子何氏在上海居住,她听说丈夫牺牲后,请人花了一副邓世昌的画像,每天早晚,在画像前,焚香供奉,不曾间断。

两位何氏共为邓世昌生下三个儿子,五个女儿,邓世昌牺牲后,清廷封邓家三代为一品官。

后来,邓世昌的长子邓浩鸿世袭一品,但是,他不愿与朝廷中的昏庸之辈为伍,拒绝了朝廷的封官,自谋生路去了。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邓世昌的三儿五女。

1.长子和次子自谋生路

邓世昌的长子叫邓浩鸿。

他为人正直,不愿与糟粕之辈同流。

他曾投效广东水师提标,世袭一品;可惜,朝廷上下大多是昏庸之辈,一向不愿与昏庸之流共伍。

于是,他带着三弟邓浩乾放弃朝廷的封赐,自谋生路,经营茶庄为生。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邓世昌的次子叫邓浩祥,青年早逝,没留下子嗣。

三子叫邓浩乾,此人是邓世昌的遗腹子,曾在旧时的民国海军部任职。

邓浩鸿和邓浩乾兄弟二人积极拥护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他们多次为国民革命军捐款捐物。

长子邓浩鸿育有一子一女,1947年,邓浩鸿病逝,享年73岁。

三子邓浩乾育有一女,他于1969年病逝,终年74岁。

2.五女结局不尽相同

邓世昌的长女叫邓秀媛,次女叫邓秀婵嫁给了超武舰管带叶富的儿子叶说周为妻,其育有一子二女。

三女、四女、五女虽然有名字,但是,事迹记载较少,这里不再一一介绍。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3.长孙邓小鹏:铮铮铁骨,非常正直

邓世昌的长孙叫邓小鹏,是长子邓浩鸿的儿子,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在“汉冶萍煤铁矿公司”供职。

邓小鹏颇具爱国情操,他本身也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汉子,正义感极强。

有一次,他在上海租界看到一个外国巡捕在残酷地殴打中国的人力车夫,现场情况惨不忍睹,也没有人赶去阻拦。

邓小鹏看到后,愤而上前,挺身而出,厉声喝道:“你不知道这是在中国吗?”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1937年,抗战爆发后,日军对上海进行了野蛮的狂轰滥炸,将邓家在上海虹口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炸成了一片废墟。

老屋中,许多已有数十年的物件被炸得七零八落,连同被供奉了数十年的邓世昌和妻子的画像,也未能幸免。

面对这一罪行,邓小鹏奋起抗争。

他不顾朋友的劝阻,也不怕日本人的报复,愤然辞去了当时已由日本人控制的“汉冶萍煤铁矿公司”的差事。

此举,让邓小鹏一度失去生活来源,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变得雪上加霜,十分困苦,妻儿经常挨饿,甚至,因为贫困,几个孩子一度失学。

尽管这样,邓小鹏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意志,他宁愿冻死、饿死,也不出来为日伪政权做事。

用他的话说:“绝不吃三点水的奴才饭。”

这里的三点水指的就是汪精卫。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即便生活十分困难,但是,邓小鹏依然保持着心目中对祖父邓世昌的尊崇。

他冒着很大的风险珍藏了祖父留下来的遗物,从不肯轻易示人。

60年代时期,邓小鹏出于对国家的热爱,他向话剧《甲午海战》话剧团献出了祖父的遗墨,这是四幅条屏,上面是邓世昌生前写得一手黄字,笔走龙蛇,铁画银钩,非常漂亮。

可惜,今天已经很难再找到这幅作品了。

1964年,邓小鹏去世,享年66岁。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4.邓世昌的曾孙辈有一子三女,是长孙邓小鹏的儿女

邓小鹏有一子三女。

长子邓立峰,他是邓世昌的唯一曾孙。

邓立峰,1926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由于表现突出,留校任教。

本以为他会有大好前途,不料,在后来的一些事件中,他的精神受到了严重刺激。

1957年,校方将其送回家中,经父母多方求医,未果。

后来,被诊断为“分裂性精神病”。

父母是孩子的庇护树。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他的父亲邓小鹏在世时,还有人能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可是,邓小鹏去世后,邓立峰只能被送往精神病院了,毕竟,他的母亲和三个妹妹能力有限。

好在,他的三个妹妹主动担负了他在精神病院的生活费用。

1987年,邓立峰去世,享年61岁。

他是邓世昌唯一的嫡重孙,结局如此悲凉,未免不令人伤心悲叹。

邓小鹏的长女叫邓立英。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她继承了先祖的遗风,做人正直,爱国爱民。

在中学时代,她在上海街头参加了反对内战的活动,1954年,从东北财政学院毕业,这所学校是辽宁大学的前身。

毕业后,她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迫切需要人才的塞外工作,第一站就是包头钢铁公司。

在这里,她一干就是17年,并且在这里结婚生子。

70年代,她和丈夫一起调入河北省宣化市一家冶金环保设备制造厂工作,担任这家企业的高级经济师,并且生育了一双儿女。

女儿是化肥厂工人,后来因为工厂效益不好,办了内退。

儿子在北京一家合资企业担任技术部经理。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其子孙去哪里了?

作为邓世昌的重孙女,邓立英继承先辈爱国遗志,发挥所学,报效国家。

工作期间,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曾被评为工厂的先进工作者。

1986年,她曾被河北省冶金厅授予“全省先进个人”称号,而且,还被当选为张家口市和河北省的政协委员、张家口市宜化区的政协副主席。

1988年,正式退休。

退休后,她仍然不肯休息,时常以先祖邓世昌的事迹激励自己。她经常出席各种活动,有时还会到广州、威海和北京等地,参加纪念邓世昌和甲午战争的活动,为社会各界做爱国主义报告,甚至,还被某部队聘为“政治辅导员”。

在一首诗中,邓立英曾这样写道:“先祖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后裔自当承遗志,为国再奋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邓世昌》演出另一番甲午风云
...则徐》之后国家大剧院再推“历史人物系列”原创大戏《邓世昌》演出另一番甲午风云层叠的阶梯、平台把排练厅分割出高低错落的空间,演员们穿行其间,走位自然带上了一种落差感——这如同对
2024-04-16 14:24:00
甲午海战清朝惨败,北洋水师真的是技不如人吗?
...的军事素质曾让欧美惊艳,可惜,这些青年才俊几乎都在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清朝政府耗费几十年的心血培养的众多军事人才,曾经的天之骄子,竟全部陨于一役,这里不仅有那些才华横溢的留学
2023-01-09 22:09:00
为何甲午海战中升起帅旗的是邓世昌呢
...崛起。亚洲的格局被重新洗牌,大清帝国的辉煌一去不返甲午海战对大清的重创是致命的,面对蓄谋已久、志在必得的日本,北洋水师在心态上已经落后一大截,失败,从打响的那一刻起好像就已经
2024-05-21 20:17:00
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邓世昌》四月亮相,王雷领衔主演
...造的又一部“历史人物系列”大戏,并以该剧的首演纪念甲午海战130周年,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原创话剧《邓世昌》首轮演出将由演员王雷、张页川、关栋天、李小萌、佘南南
2024-03-27 16:24:00
...,通过阵地联建、服务联动、资源联推,用好用活大鹿岛甲午海战遗址、抗美援朝战争大东沟机场空军轮战部指挥所旧址、南岗头惨案遗址、邓铁梅司令部旧址、合隆满族乡万人坑遗址等7处红色资
2024-12-23 10:47:00
方伯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想,一同出国留学,又都成为北洋水师中坚,还都参加了甲午海战。他们后来的命运却又各不相同,有人为国捐躯,名垂青史;有人临阵脱逃,遗臭万年。1877年,从学堂毕业6年后,大清船政
2023-12-14 10:21:00
丁汝昌自杀殉国,光绪把他的棺材上锁3道铁链,10年不准下葬
...名声要比前者小,后者死后的待遇不及前者。黄海大战是甲午海战的一个分支,日军在攻占旅顺、大连之后,目标直指威海卫,这里是北洋水师最后的阵地。丁汝昌此时的北洋水师弹尽粮绝,没有救
2023-02-15 18:47:00
“爱国”是一件不好说出口的事吗?
...往今来无数言语间的真情流露却直击人心。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海战中,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将毕生所学贡献给祖国科研事业的两弹一星
2024-06-11 16:40:00
海战中的“济远”和“广甲”的真实情况
1894年,日本和清政府爆发了中日甲午海战。在这场战争中,济远号管带方伯谦因为畏惧敌人临阵脱逃,最终遭到了朝廷的斩首。不过,也有一些声音认为,方伯谦并非是逃走,济远号撤退实在是事
2023-08-12 15: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