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聊城日报
■ 本报记者 白文斌 王培源
本报通讯员 王彦坤
5月31日,记者走进山东冠县大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看到仓库大门上有一把奇特的锁,这把锁没有钥匙孔,锁体上面还有4G信号显示。
“这是一把蓝牙锁,有两个端口,一个我们能看见,另一个银行能看见,可以进行24小时监控。”冠州陆港供应链有限公司风控经理杨晓磊向记者介绍。
原来,不久前,山东冠县大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仓库安装了这种蓝牙锁,但这种锁,企业无法独自打开,想要提货,必须向当地一个供应链管理平台申报。
“之所以时时监控,是因为这批货物已经抵押给银行,大海公司因此获得了300万元贷款。”杨晓磊告诉记者,之前这种动产抵押模式很难得到银行认可。
“以往只靠驻场监管还是会有漏洞,不能时刻掌握货物动态。”莱商银行聊城分行行长助理金萍解释说。
因为缺乏抵质押物,中小企业曾深受融资难、融资贵困扰。特别是在钢材加工行业,由于钢材不能作为抵质押物,为了维持企业运转,大量钢材加工企业只能通过行业内的托盘模式来获得资金,这是一种钢材产业链上企业开展的融资业务。
“托盘业务就是把货帮你买回来,放在指定仓库,利息是8%左右,还有仓储费、短倒费,能涨到11%左右,这种业务费用比较高,但是也没有办法。”山东冠县大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学同说。
据了解,冠县有180多家钢板加工企业,年产采购钢材1100万吨左右,融资需求超过100亿元,高昂的融资成本削弱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然而随着物联网、AI技术发展,动产质押或许不再是难题。今年3月初,冠县设立了专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并积极探索新的动产质押监管方式,有效破除企业发展梗阻。
“一开始我们想建设仓储进行集中监管,但是这种方式不能解决其中产生的短倒费、装卸费。于是,我们创新模式,把监管区放在企业里面。”冠县金融与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徐振远说。
钢材就放在自家厂区里面,安装一把蓝牙锁,再配合摄像头,就能基本解决监管问题。这种先进的监管模式设定了仓库里面货物价值不能低于贷款额的2倍,一旦低了,系统就会预警。
冠县大多数钢材加工企业是露天堆放,得益于物联网和AI技术,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这里虽然看着一片空旷,但实际上有一张隐形的电子网,我们通过AI摄像头在这里设置了电子围栏,货物的移入移出情况都可以实时统计到我们的平台。”冠州国际陆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敏一边介绍一边在平台上向记者展示。
“以前这些货物占了企业大量的资金,现在因为有了金融属性,都变成钱了。”山东冠县北方管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虎说。
如今,这种新的监管方式获得了多家银行认可,1个月的时间,通过平台已经为9家企业发放供应链金融贷款7550万元,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450多万元,加快推动了县域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2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