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山城吕梁颜更新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17 08:5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

山城吕梁颜更新

——吕梁市全力办好20件大事要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花繁草盛,郁郁葱葱,壮美的吕梁山万木竞秀,生机勃勃。踏着时代的旋律,吕梁儿女奋勇争先、拼搏创新的脚步不断加速。

项目工地上,建设者们拼进度、赶工期。企业车间里,工人们抢工时、忙订单。城市更新使饱经沧桑的山城旧貌换新,乡村振兴让古老的村庄活力重现,文旅融合让雄伟的山川扬名四海……按照吕梁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吕梁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部署的20件大事要事,吕梁大地掀起了抓项目、促转型和惠民生的新高潮。乘风破浪,吕梁的风景无限美好。

抓项目

比拼赶超争先进

微风和煦,灼灼芳华。吕梁新区两岸气象万千、欣欣向荣,一个个项目火力全开,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绿树成荫。今年以来,吕梁市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全力推进吕梁新区建设,千方百计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跑出项目建设的“加速度”。

“目前项目主体已经完工,建设者们抓紧时间进行体育场水稳铺设、体育工艺、室内安装、水电暖等相关附属工程施工作业,预计6月底完工。”吕梁市新区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体育场项目负责人张国政一边走一边指着正在施工的作业介绍道。走进吕梁新区体育中心体育场项目现场,施工工地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压路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碾压刚刚铺设的路面,现场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随处可见。

吕梁新区体育中心体育场项目是吕梁市委、市政府今年统筹推进的“20件大事要事”之一,也是吕梁新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作为吕梁市高标准建设的体育场所,该场馆建成后可容纳观众超过20000余人,将填补吕梁市标准体育场所的空白,成为集体育竞赛、大众健身、文化表演、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型多功能场所,对于丰富市民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场项目是混凝土壳体结构建筑,主拱跨度达到了204米,4个支撑点有80根桩基,单桩承载力能达到2000吨。”吕梁新区体育场项目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副经理张海燕认为,高标准、高质量始终贯穿于新区规划建设发展的全过程。他说,该项目在不同的位置分别设计安装了38个监测点,能够实时智能监测结构变形及应力分布情况,在保障建筑安全的同时,方便后续运营维护。

“吕梁新区体育中心体育场项目总投资超过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80%。在按照高标准规划建设的同时,项目还融合了多项科技环保技术,打造绿色休闲场所,实现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吕梁新区体育场项目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郝宇锋介绍说,项目绿色建筑等级按照甲级要求设计,绿化覆盖率大于30%,设计了两个雨水收集池,主要用于绿化的灌溉,而且还设置太阳能集热板,用于淋浴加热,实现环保节能的要求。

“按照2024年市委、市政府推进‘20件大事要事’工作目标要求,我们建管中心组织专班,科学组织施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攻坚,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确保6月底体育场工程完工,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张国政信心满满。

促转型

绿色低碳蹚新路

“人说山西好风光,右手一指是吕梁。”在山西的地形图上,吕梁形似一道脊梁,支撑起了表里山河的基本轮廓。而从山西的经济版图看,吕梁市更是以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的经济总量,成为了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传统产业大市,吕梁经济因煤而兴,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是吕梁经济的主要支撑。近年来,吕梁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促进经济高质量转型的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推动煤炭资源绿色转型、持续开展能源革命,经济发展实现了质和量的全面提升。

借助数字技术,吕梁市不断推进煤炭产业实现绿色转型。自2020年以来,吕梁市不断将“算力”输入井下。根据今年吕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吕梁市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超全省11.3个百分点,智能化矿井建设全省领先。焦化产业在全省率先进入大型现代焦炉时代。“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填补了国内空白。氢能发展指数保持全省第一,纯商业化氢能重卡应用场景全国唯一。

3800万吨的焦炭年产能和35亿立方米的非常规天然气年产能,是吕梁市发展氢能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先行一步的条件。立足资源优势,锚定长远目标,吕梁市制定并实施了“一体两翼、三港四链”的氢能产业发展战略,依托孝义鹏飞、山西美锦两大龙头企业,发展氢能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建设氢能产业北方基地。截至目前,吕梁市已具备7.5万吨制氢能力,11座加氢站投入运营,500辆氢能重卡往返于物流运输线上,年产1000辆氢能商用车生产线已投入使用,6辆跨城氢能中巴客运车拉近了员工与企业的距离。据统计,过去一年,吕梁市氢能重卡总行驶里程已经超过800万公里,部分单车里程已超10万公里,碳减排达到1.1万吨,净化空气达1.6亿立方米,成为全国氢能重卡自主商业化运营的典范。据山西省2023年氢能产业发展指数显示,吕梁市氢能产业发展综合指数376.76,位列全省第一,氢能资源、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政策力度、氢能产业链等单项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地市,“气—站—运—车”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初步形成,吕梁氢能已经实现了从“破题开局”到“全面开花”的精彩蝶变。

“氢能是绿色产业,更是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未来产业,依靠氢能产业引领吕梁转型不仅为煤炭产业精细化和绿色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吕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动全方位转型开辟了道路。”吕梁市工信局局长李冰峰把布局氢能产业看成破解吕梁经济发展困局的一剂良方。

惠民生

幸福美丽新家园

宽阔平坦的道路、焕然一新的小区、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园”、干净方便的公共厕所……自己生活的城市越来越好,已经成为很多吕梁市民的共同感受。

2023年8月31日,全长3.4公里的文丰路拓宽改造工程正式建成通车。作为吕梁市区首条连通主城和新区的立交快速路,它的拓宽改造不仅是道路的焕新,更是城市“温度”的提升。改造后的文丰路宽敞平整,交通标识标线崭新亮眼,绿化带规划科学合理,花灌木与常绿植物疏密有致,如同一条生机勃发的“大动脉”,有效提升了片区交通承载能力,完善了城市路网结构。

“我在这个路段做生意已经10多年了,以前这里车流大,出行人员多,尤其是遇上早晚交通高峰时堵车非常严重。现在改造完成了,交通畅通了,临街很多商铺已经重新装修开张,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商户张强在这满满的细节中感受到了城市的发展。

“开车路宽、出门见景、推窗有绿,现在的城市建设真的是考虑到了老百姓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家住市区滨河南路的赵瑜对家门口的变化赞叹不已。在赵瑜看来,扮靓城市“方寸之美”,带给老百姓惬意生活的“口袋公园”串珠成链点缀在城市的各个地方,美丽和绿色变得触手可及。去年以来,吕梁市城市管理部门持续做大做优以绿荫城的园林文章,园林绿化工作在“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公园提质改造、景观绿化等方面均衡发力,利用部分临街闲置空地、临街天坑,完成八一街小游园、昌平路莲花家园西南角小游园等6个“口袋公园”建设和呈祥路南延绿化共7项绿化建设任务,全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6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9%,为市民带来伸手可及的“绿色幸福”。

近年来,吕梁市委、市政府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深入谋划实施一批事关吕梁城市建设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补齐城市道路发展短板,拓展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让城市更美丽、更宜居、更有吸引力。截至目前,市区长输集中供热管网、市文化馆等一批城建项目建成投用,132个老旧小区完成“整容”改造,102个“口袋公园”扮靓城市空间,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卓有成效,3个乡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3个乡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宜居宜业正逐步成为美丽幸福吕梁的新标志。(王洋 罗丽 黄川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西孝义“氢”装上阵  探索“零碳”出行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吕梁4月29日电 (记者 范丽芳)29日上午,随着当地首批500辆氢能共享单车、5辆氢能公交车正式投运,山西吕梁孝义市公共出行领域开启绿色零碳新时代。当
2024-04-29 15:09:00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为贯彻落实《吕梁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5)》的总体思路,认真落实市委五届七次会议推进20件大事要事的有关要求,吕梁经开区紧紧围绕全市“一体,
2024-02-19 09:38:00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过去的一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税收总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指标,总量继续站稳全省第一方阵;固定资产投资等19项分指标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
2024-04-21 09:34:00
吕梁能源革命迈出坚实步伐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提升能源产业质效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吕梁能源革命迈出坚实步伐本报讯 (记者 李亚芝)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吕梁作为全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市,近年来,持续深化能源
2024-01-23 11:42:00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氢能产业应用生态发展会在孝义市举行张广勇出席并讲话本报讯 (记者 刘子璇) 4月1日,氢能产业应用生态发展会在孝义鹏飞集团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勇出席会议并
2024-04-02 09:45:00
山西吕梁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经济聚焦)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从“一煤独大”到多点发力山西吕梁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经济聚焦)本报记者 何 勇 刘鑫焱 付明丽《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4日 第 10 版)核心阅读近
2023-09-14 06:06:00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吕梁税务:“精诚共治”服务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刘子璇日前,市税务局、中国建设银行吕梁分行、国网山西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召开本年度的“税银电”三方联席会。这是
2023-07-11 09:46:00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本报讯 (记者 刘子璇) 4月18日,市长张广勇与华融晋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福刚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副市长闫
2024-04-20 09:54:00
吕梁泰化集团大武加氢能源岛项目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图为泰化加氢能源岛。图为储氢管网。吕梁泰化集团大武加氢能源岛项目位于方山县大武镇武回庄村,吕梁大道东侧,占地面积约4000㎡,概算投资3000万元,该项目规划设
2024-01-27 10:2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2017年至今张家口累计增绿1662万亩京津冀北部筑起一道坚实绿色屏障河北日报讯(李巍、王铁军)眼下,穿行在张北草原天路
2025-10-11 08:04: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通讯员宁巡宣)10月10日下午,十五届市委第十一轮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2025-10-11 08:05: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刘志诚,1919年生,1939年12月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政治部巡视团巡视员、新四军军直政治部组织股长
2025-10-11 08:05:00
城市“疤点”变“亮点”,燕子矶和燕路旁新添“口袋公园”从“被遗忘的角落”到“家门口的风景”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昔日杂草丛生
2025-10-11 08:05:00
指挥!配送!表演秀!市级低空平台数据告诉你南京硬实力1.9万架次!增198.3%!“双节”低空经济“翼”飞冲天南报网讯(通讯员徐海懿记者吴春霞)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新生圩长江大桥南接线地面段正式通车、南京北站站房主体建设加速推进;南湖记忆三期、蓁巷活力开街……刚刚过去的三季度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孔晓芳)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南京珍珠泉风景区一场为期8天的“电竞+中秋”游园活动,以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南京珍珠泉站为纽带
2025-10-11 08:06:00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随叫随到 移动“充电宝”“蓝鲸”电小二为破解部分场站充电设施建设难题,近日,南京公交集团正式投运首批“小蓝鲸·润满电”移动充电机器人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10月10日,“境外机构、跨国公司江苏行”暨南京市高淳区“一区三园”推介会举行,40余家境外投资贸易促进机构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安琪通讯员宁发轩)多渠道筹措就业岗位17.95万个,新辟7条就医公交专线,完成12个银发助餐点改造提升……10月10日
2025-10-11 08:06:00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
秋风卷起千重浪,“铁牛”奔腾收割忙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10月10日,高淳区新墙村的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收割机正在田间收获水稻
2025-10-11 08:06:00
规划27条过江通道形成7个机场航空总体布局2035年,南京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空港链全球、海港向亚太、铁路联广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近日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孙敬清通讯员方芳)日前,六合1873条工业管道完成身份信息登记,获得专属“身份证”,率先在全市实现工业管道使用单位编码全域覆盖
2025-10-11 08:07:00
央媒看河北|吴桥杂技精彩绽放 佳节坚守诠释担当
近日,中央主要媒体持续聚焦河北在文化盛事、民生保障、历史传承与文旅融合等领域新成效:《人民日报》报道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盛况
2025-10-11 07:51:00
国庆中秋假期街头巷尾好戏连台全省举办“遇见艺术”惠民演出900余场“文武兼备,扮相英武,身姿挺拔,动作干净,唱得还好,我们河北梆子的大武生太帅了
2025-10-11 0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