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原标题:高考采访“最强嘴替”何以引发关注
近日,各地高考陆续落下帷幕。在话题“第一个出考场的考生麻烦和媒体说一下取消调休”登上热搜之后,考生们似乎立刻掌握了新玩法,把高考后的采访环节当成了自己的“许愿池”,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因此被冠以“互联网最强嘴替”的名号。
在各家媒体的镜头里,有的考生喊话米哈游“麻烦《原神》加强一下刻晴”;有人希望“瑞幸和麦当劳减免配送费”;更有人熟练背诵劳动法、呼吁取消调休,并得到了一众网友的肯定“让ta上名牌大学,我没开玩笑”……
比起那些循规蹈矩走完考试流程的同学,这些热衷于“整活儿”的“互联网嘴替”,显然只是少数。但必须承认的是,从他们身上,人们已经足以窥见教育本来的样子,高考“十年寒窗”“伏案苦读”的传统叙事,正在从这里悄然发生改变。
在往年,高考采访大多紧紧围绕考试进行。试题难易高低、作答体验几何,在社会各界目光不断聚焦,高考严肃性被不断强调的同时,公众“分数代表一切”的紧张情绪也被持续牵动着。
然而,这届高考的主力军“05后”利用自己与生俱来的网感,在采访中说出一些出人意料的话语,或许也展现了奔赴考场的高考考生的另一种态度:成绩之外,乐观的心态、张扬的个性同样充满魅力。虽然这种魅力不会直接体现在高考成绩上,但却会让一个人在面对类似高考这样的重大考验时充满勇气。更何况,过来人对待高考的松弛感,对下一届考生就是最直接的抚慰。
另一方面,“高考嘴替”的出现也反映出,今天的中学生正在变得更加关注社会。年轻人,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展现着社会未来最真实的面貌。公众也理应期待,我们的新生力量能够尽早跳脱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好学生模板,成长为兼具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表达勇气的综合性人才。
在背诵《劳动法》呼吁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高考女生的采访视频下,有人在评论区嗤之以鼻,称她这样的举动“就是没遭受过工作毒打”。但事实上,或许他们的一些观点略显青涩与理想化,但其乐于参与社会议题讨论这件事本身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是否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更重要的是,结束了高考的学子们,马上就要面临志愿填报这道关卡。对社会议题的关注,或许会成为启发他们走上某一条道路的开端。学生时代的讨论和观点的碰撞,也能够让他们更加从容、更加笃定地规划自己的求学与职业路径。湖南长沙一位考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想要大学修读社会学或者教育学,毕业后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为世界教育平等和性别平权事业贡献力量。这一发言不出意外地收获了网友的点赞。至于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彻底扭转单一的人才评价机制,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与实践中,显然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当然,高考是结束也是开始。四年后,今天参加高考的学子们将会离开象牙塔,而那时他们面对的世界是不是今天所期待的样子,还需要包括他们在内的全社会每一个人共同努力。(张尔冬)
来源:光明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