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武松、鲁智深等人为什么不离开宋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1 16:4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梁山好汉中的西楚霸王,本领低微,被鲁智深暴打,上阵被一刀秒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早在大聚义排座次后,宋江安排乐和唱自己的填词,就出现了“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算是宋江第一次正式提出招安的事。鲁智深和李逵听到后,当场反对,一个说招安冷了众兄弟的心,一个更是吼了出来,还一脚把桌子踢碎。后来,鲁智深也反对,说奸臣当道,圣聪蒙蔽。

当然,最后好汉们还是接受了招安,虽然最后死伤惨重,但总算不再是反贼了。

于是很多人就问:既然他们反对招安,为何不干脆离去呢?何苦还要跟着宋江去南征北讨,以至于丢了性命?他们完全可以带点儿钱,下山找个地方结婚生子,过着平常人的生活嘛。这样,比去打仗好多了啊。

事实上,这是一种想当然。

首先,反对招安的人不多

武松、鲁智深等人为什么不离开宋江

当乐和唱出那句“早招安,心方足”后,明确表示反对招安的人,也就武松、李逵和鲁智深三人。其中李逵跟宋江闹得最凶,武松和鲁智深只是口头反对。至于其他人,没有反对,都是默认,包括林冲、杨志。

宋江从一上山,就没想过一直割据,更没想过反抗朝廷。他拉拢关胜、呼延灼等朝廷降将时,也说过,以后会招安,那时大家还都是朝廷的栋梁。这一点,也是朝廷降将们肯归顺梁山的原因。

其实,想想大家的出身也能理解。

像杨志、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是朝廷缉捕的罪犯;孙二娘、张青、李立、朱贵等人,都是干没本钱的买卖;穆弘、穆春、张横、李俊等人,更是地方一霸,没几个人喜欢;其余等人,不是流落江湖,风餐露宿,就是占山为王,劫掠为生。

试问,谁想这样过一辈子?谁愿意一辈子被人家骂反贼强盗?又有哪个人希望孩子跟自己一样,永远落草为寇?没有任何人愿意这样。招安可能会死,但那也是死得其所,不负平生,否则只会被当成反贼灭掉。

所以,招安是唯一的出路。宋江忠于朝廷,没有任何错。说皇帝和朝廷昏庸,那是站在了上帝视角。

其次,108将是上下一条心

很多人总说,梁山人心不齐,分这个派系,那个山头,其实这是一种阴谋论。大聚义后,作者有一篇赋文,来赞美好汉,其中就有“人人勠力,个个同心”。

这就说明,108位好汉都是上下一心的,即便口头反对,但最后还是支持宋江。所以李逵闹得很凶,但后来依然接受招安,而且卖力杀敌;林冲和杨志痛恨高俅,但也没有要杀高俅,更没有因为招安,离开梁山。

一句话,好汉们都是同心同德,说他们分派系,心不齐,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武松、鲁智深等人为什么不离开宋江

最后,宋江不反对有人走

其实,真到了最后招安时,也有人不愿意接受的。但宋江没说什么话,想走就走,绝不强求还发遣散费,不想走就留下。

宋江传令:“……如不愿去的,就这里报名相辞。我自赍发你等下山,任从生理。”……号令一下,三军各各自去商议。当下辞去的,也有三五千人。宋江皆赏钱物,赍发去了。——《水浒传》

当然,走的都是小喽啰或者小头目,108将中,没有一人离去。

综上可以发现,招安是最好的出路,仅有数人反对,最后也还同意了。好汉们上下同心,并没有派系、山头、亲疏之分,所以大家都支持宋江,没有一人离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3 18:38:0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鲁智深,宋江,武松的资讯:
宋江得知武松断臂后,对吴用说了句话,武松懂了,留下照顾林冲
...里之后,武松瞬间秒懂宋江的想法,便留下来照顾林冲。鲁智深从包道乙手里救下武松后,朝着林子里追去,誓要为武松报仇,武松醒来后,发现左臂已经废了,便一刀砍了左臂,众人赶到后,宋江
2023-08-18 11:42:00
武松在背后捅了宋江一刀,为何宋江不敢杀他?有人撑腰
...一开始二人理解的好友之情便是不同的。在宋江想要除掉鲁智深时,便来到武松身边询问他的意见。 便向武松透露自己的想法,现在武松你可得为你的前程考虑,平日里少酗酒,将来有一天受到
2024-10-12 11:52:00
林冲鲁智深武松重出江湖,鲁智深还是老大,却为何不替宋江报仇?
...表面看来,“梁山最强三人组”都留在了六和寺:花和尚鲁智深“坐化”,豹子头林冲风瘫半年后病逝,武松以八十高龄安然辞世,那时候宋朝已经变成了南宋,皇帝既不是赵佶也不是赵构了——方
2024-11-13 10:07:00
...之前想要归顺朝廷的想法消失一干二净。原因二是武松受鲁智深的影响,改变整个人行为作风。武松上梁山之后,他是跟在鲁智深的屁股后面,而鲁智深又是一个敢作敢为、正义感爆棚的人儿。鲁智
2024-05-27 10:03:00
鲁智深武松都错了:他们不公然反对宋江招安,就不会坐化和断臂了
...。实事求是地说,在宋江“即兴作词”、乐和引吭高歌,鲁智深武松站起来唱反调之前,忠义堂上的气氛还是不叫欢快的:“忠义堂上遍插菊花,各依次坐,分头把盏。堂前两边筛锣击鼓,大吹大擂
2024-12-07 09:24:00
浅析宋江和武松形同陌路的原因
...成为了国家认可的臣子,为什么就是让众多好汉寒了心。鲁智深做了回答,他说如今君主受到了奸佞之臣的蒙蔽,昏庸无道,就算是把我的衣衫染做皂了,也杀不尽贪官污吏。招安根本不是正事,不
2023-04-18 15:48:00
...缉捕武松。张青、孙二娘就让武松扮成头陀,去二龙山找鲁智深、杨志。武松辞别张青、孙二娘后,在蜈蚣岭斗飞天蜈蚣,过岭后,武松来到了一个村子。武松看见有酒店,就往里面进,想喝杯酒御
2024-05-26 11:02:00
鲁智深武松反招安无人响应,宋江真正忌惮的,是哪三位梁山好汉?
...对宋江这种能把十恶不赦之罪说成是大忠大义的演说家,鲁智深和武松有时候也无可奈何,在重阳节菊花酒会上,鲁智深和武松合情合理的反对意见,被宋江巧舌如簧轻松化解:“众弟兄听说:今皇
2024-12-18 09:11:00
宋江吴用被凌迟处死,鲁智深武松为何能逃过此劫?
按照常理,鲁智深这个连“逝去”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梁山第一英雄,不可能在听到“逝去”的声音时就知道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钱塘江朝新。同样,武松这个有着“上云之志”的行者,面对六合寺的
2023-02-25 16:44:00
有弱点的李逵武松好对付,另两位好汉软硬不吃,宋江又该怎么办?
...武松,却忘了在武松背后,还站着一个软硬不吃的花和尚鲁智深:“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2024-12-17 09: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