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讲述家风故事 展示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 《记住乡愁》“门楣之上”系列节目开播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12-31 11:03:00 来源:北青网

“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中国人自古就有以史为鉴、明理喻世、激励后者的做法。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历史上,一个个古老的家族为了生存和发展,把仁善之德、教化之意凝练成含义深刻的文字,高悬于门楣之上、厅堂之中,古老的匾额以及与之相关的楹联、家谱、家训等文化符号,烙印下的不仅是代代相传的家风,更是中国人崇高的道德理念、家国情怀。

为了讲好古今家风一脉相传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承,《记住乡愁》栏目组推出系列节目“门楣之上”,于2025年1月1日起周一至周五晚八点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首播。

讲述门楣之上的家风故事 彰显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到,“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提出的十周年,《记住乡愁》“门楣之上”系列节目以门楣之上的牌匾为物质载体,以传承千年的家风祖训为精神载体,节目通过“门楣之内有家人,门楣之外有家乡,门楣之下有家园,门楣之上有家国”四个维度,将家风连接民风,把民风凝聚成国风,照亮人们前行的路。节目从“门楣的历史由来”“家风的传承”“门楣文化和家风祖训在当下的继承和发扬”等环节谋篇布局,讲述门楣之上的家风故事,讲述家风故事背后的民族文化精髓。

在山西晋城的上庄村,悬挂在“天官王府”正堂的“正己率属”匾不仅概括了明朝大臣王国光一生秉持的道德准则,更时刻告诫后人,无论人前还是独处,都要守着内心的那把“尺子”,正心才能正身,律己才能律人;在湖南湘阴的“柳庄”,一方“天地正气”匾讲述着左氏家族心怀家国、淡泊明志的家风,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失地,左家后人“耕读为本,自立自强”,从保家卫国到知识救国,始终胸怀浩然正气;“两弹元勋”邓稼先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在“择一事、终一生”的邓氏家族,还有人用一生写下横平竖直的人生理想,用一生守护了家乡的绿水青山,千百年来,他们就这样传颂着祖德,把先贤遗风汇入新时代。

每一块门楣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讲述着“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这些思想精髓存在于世代传承的家风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节目在挖掘门楣故事的同时,更着重彰显家风的世代相承和历久弥新,让观众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与生命力。

家国同构突显门楣文化价值 探寻家风传承的新时代内涵

中国人常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既是一个个家族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更突显家风在文化传承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站在文明的高度,看待古老的门楣文化,这当中蕴含着中国人重要的精神支柱,也展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黄桥古镇的何氏宗祠悬挂着历代先祖的画像,其中有很多二品、三品的高官,但在何家人心中,最尊崇的却是一位七品知县何镤。他在任期间亲民爱民,百姓感念他的勤政便将一块“吏瘦民肥”匾送给了他,何家子孙无论是为官还是做人,也都以“无私之心利益他人”。受何氏家风的影响,如今的黄桥古镇设立了一个又一个民情小屋,镇里的人大代表、志愿者轮流来此,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为百姓解决实事。在浙江湖州荻港村,章氏先祖写下“惠我无私”的牌匾,把“向善”二字融入家风,并为子孙留下一条“为善”的家训:“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作有余。”悠悠岁月中,一缕家风化作民风,涵养一方水土。今天,水乡荻港有一间百年老茶馆,茶水只卖一元钱,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一元茶馆”,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在百年老茶馆里品尝一杯清茶,感受浓浓的人情味。

《记住乡愁》“门楣之上”系列节目,不仅讲述对家风传承的追溯,也着眼于新时代背景下的门楣文化。小到一个个家族因古老的风尚而世代延续,大到一个个地方因家风建设而兴盛繁荣,透过节目,观众们可以领略到家风文化与时代的匹配性,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不过时的先进性。

以乡愁为纽带 连接起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情感认同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是每一个个体成长的精神印记,也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为了记录并展现这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髓,《记住乡愁》“门楣之上”系列节目通过纪实拍摄、历史故事情景演绎、文化学者或家族后人实地解读等多种表现形态,让观众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与家风传承故事产生情感共鸣与精神共振。

福建宁德浦源村,有一种独特的风俗,村民会为鲤鱼举行“鱼葬”,念诵祭文,并埋葬在鱼冢中。节目通过对“鱼葬”仪式的记录,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智慧;在讲述江西义门陈氏家族“一门繁衍成万户,万户皆为新义门”的故事时,节目通过情景演绎的方式,再现了义门陈氏砸锅分家的场景,让历史故事更具情感张力;拍摄陈宝箴故居时,节目邀请陈宝箴后人回到家乡,讲述陈氏家族“立仁德之志,操君子之节”的家风传承,通过建立“名人话乡愁”“后人忆故人”的影像体系,唤醒的是专属于中国人对“根文化”的情感认同。

2025年1月1日晚八点,《记住乡愁》“门楣之上”系列节目即将开播。锁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让我们一起聆听那些在时光长河中永不磨灭的家风故事,看那些传承千百年的家风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31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开启文化寻根,传承民族精神,《记住乡愁》“门楣之上”系列节目讲述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往往将仁善之德、教化之意悬于门楣之上、厅堂之中以作家风家训。传前世之法则,作后世之规矩。近日,《记住乡愁》系列节目“门楣之上”的播出,就以家族门楣为抓手,从古今故事为叙事切入
2025-01-07 14:02:00
央视1月9日播出!看沂河新区里的家风故事
...联、家谱、家训等文化符号,烙印下的不仅是代代相传的家风,更是中国人崇高的道德理念、家国情怀。2024年10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记住乡愁》栏目摄制组来到沂河新区白
2025-01-07 12:17:00
...动等,进一步激励和引导群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花茂村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最美红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寨
2023-12-12 06:15:00
...群众向上向善;创作一幅书法作品,培育文明向上的家教家风;拍摄一张全家福照片,展示家庭和美和谐;创作一幅水墨画作品,让家乡美好的山水风光凝聚乡愁。此外,县(市、区)还结合当地民
2023-11-14 06:22:00
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
...心价值观为引领,从农耕文明中汲取精神营养,以优良的家风家训为载体,结合移风易俗治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
2024-02-22 08:03:00
个旧市贾沙乡以家风引领文明新风尚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家风家训挂门楣 乡风文明润民心个旧市贾沙乡以家风引领文明新风尚●通讯员 张爱迪本报讯 个旧市贾沙乡以普洒河村为示范点,结合“三话六学”实践活动——“学文化”
2023-08-07 05:13:00
阅读进农村 书香满乡野
...县妇联联合永平新华书店开展“亲子共沐书香·传承优良家风”主题阅读活动。 现场,通过“赠送一本好书、共读一个经典、分享一个故事、开展一次竞答、推荐一本家书”活动,推动全民阅读,
2023-04-25 01:00:00
...,依托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营造了民风淳、村风清、家风正的良好社会氛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近年来,淅川县按照一月一主题一活动设计,各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挖传承
2025-02-10 10:24:00
百视通联袂「为你读诗」诗咏“2025中国网络视听盛典”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另一边是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和《呼唤》,“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就像小的时候,在屋后的
2025-01-26 12:24: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非遗题材电影《再搬一出戏》在同安杀青东南网10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吴鹏波 通讯员 杨心亮 余雪燕)近日,闽南布袋戏题材电影《再搬一出戏》在厦门市同安区孔庙前举行杀青仪式
2025-10-15 10:26:00
由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编剧、执导并担任制片,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领衔主演的高分大片《一战再战》距离10月17日内地上映仅剩2天
2025-10-15 11:09:00
电影《成为大师》全国路演进行中,今日发布“成名”版终极预告及“成名”版终极海报。电影《成为大师》由赵林导演,讲述了一个现实版“月亮与六便士”的故事
2025-10-15 11:09:00
由宁浩监制,申奥执导,申奥、许渌洋编剧,肖央、齐溪、任达华、郑恺领衔主演的电影《用武之地》今日发布定档预告与定档海报,正式官宣12月31日跨年上映
2025-10-15 11:09:00
经典的京剧唱腔,飘舞的水袖表演,高超的技巧和平衡能力,展现了京剧元素与杂技融合的独特魅力。
2025-10-15 11:24:00
10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映像长江”电影周戏剧电影交流展映活动启动,以推介研讨促进承载着地域记忆与民族情感的戏剧电影回归长江之畔
2025-10-15 14:49:00
福州创新闽剧《三山旧梦》上央视啦:传统非遗焕新演绎,互动式剧场演艺增添假日活力。
2025-10-15 15:00:00
鲁网10月15日讯(记者赵鹏飞 李佳怿 通讯员 刘禺杉)10月15日,“青春正当燃”威海海洋职业学院2025年迎新生文艺晚会成功举行
2025-10-15 16:45:00
鲁网10月15日讯大片来袭!泰安市中心血站耗时18天,精心创作的模拟“战争故事”版科普AI动画全新登场。想知道人体各种“血细胞军团”是如何通过抵御外敌与内部轮换的“史诗战争”
2025-10-15 19:14:00
凝聚民族力量,共赴国难抗争 ——《淞沪会战——十九路军》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5 21:39:00
对话电影《震耳欲聋》原型律师张琪:于无声处发声,正义永不缺席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国内首部聚焦聋人群体反诈题材的现实主义电影《震耳欲聋》全国热映。当银幕突然消音,影院呼吸声与聋人受害者颤抖的手势重叠
2025-10-15 18:27:00
阳原县青年晋剧院斩获国家级展演荣誉
河北新闻网讯(崔占勇、田建辉)10月1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西省文旅厅、太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冀蒙陕三省(区)文旅厅协办的“梨园晋彩”第二届晋剧艺术节在太原落幕
2025-10-15 18:18:00
杨菁菁亲子散文集《无忧呀》出版
大皖新闻讯 作家杨菁菁近日推出散文集《无忧呀》,该书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无忧呀》是一部充满温情与智慧的亲子散文集,既是给孩子的成长之书
2025-10-15 17:21:00
电影《用武之地》定档
大皖新闻讯 10月15日,由宁浩监制,申奥执导,肖央、齐溪、任达华、郑恺领衔主演的电影《用武之地》发布定档预告与定档海报
2025-10-15 17:54:00
山东优秀廉洁剧目东路梆子《荐官记》成功展演
10月14日,第二届“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优秀廉洁剧目——东路梆子《荐官记》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于济南历山剧院成功上演
2025-10-15 1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