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芜湖市中医医院针灸一科 丁定明
拔罐是一种物理疗法,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拔火罐。这是一种以各种材质的杯罐作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煮等方式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调节整体功能,从而治疗一系列内外科疾病的疗法。
拔罐疗法古代典籍多称“角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先秦时期《五十二病方》:“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二斗米顷,而张角。”原来拔罐最早是用来治疗痔疮的;晋代葛洪的《肘后方》中记载有用角法吸拔脓血的论述,书中强调:“瘤、石痈、结筋、瘰疬皆不可就针角。针角者,少有不及祸者也。”最早明确了拔罐的禁忌症 ;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中称拔罐为“角疗首蒸法”并有竹筒治疗疾病的记载;宋代苏轼与沈括所著《苏沈良方》有久嗽火筒法;明代刘渊然著《济急仙方》有竹筒吸毒法,陈实功《外科正宗》有煮拔筒方;清代的《医宗金鉴》则有火罐气治疗篇记;发展至今,拔罐的神器也从角罐、陶罐、竹罐发展到了今天的玻璃罐和抽气罐。但目前常用的有竹罐、玻璃罐和抽气罐。
竹罐
优点: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经济适用,轻巧不易摔碎,纤维有吸收药汁的功能,多用于水罐和药罐。
缺点:不透明,易干裂,吸力不足,边缘不够圆滑,走罐困难。
玻璃罐
优点:质硬,透明,直接观察罐内皮肤充血、瘀血等情况,吸附力大。可作多种手法,特别是闪罐、走罐和刺络拔罐,透明圆滑,医护人员的最爱。
缺点:容易破碎,传热快。
抽气罐
优点:罐体透明,便于观察吸拔部位皮肤的充血情况,便于掌握拔罐时间,可随意调节吸附力,不易破损,不会烫伤,自动放气起罐不疼痛、便于携带。给拔罐疗法向家庭和个人自我保健的普及和推广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走出国门就靠它。
缺点:无温、热刺激,不能闪罐和走罐,易老化变形漏气。
拔罐的作用:
一、负压作用:拔罐的负压吸拔作用给局部皮肤造成了机械刺激,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和皮下的腺体,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给予机体良性刺激以调节免疫力,从而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
二、温热作用: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可以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免疫细胞的吞噬活力和局部耐受性,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
三、不同罐法不同作用:现代较常见的拔罐手法有闪罐、留罐、走罐、刺血拔罐和留针拔罐。闪罐多用于治疗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留罐是最常见的方式,操作时要注意避免时间过长损伤皮肤;走罐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刺血拔罐则多用于治疗丹毒、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等疾病;留针拔罐多用于风湿病。
拔罐的禁忌症:
一、孕妇,特别是孕妇腰骶部和腹部不适合拔罐。
二、老年虚弱的患者,营养缺乏和恶液质的患者不适合拔罐。
三、儿童婴幼儿要慎重进行拔罐。
四、患比较严重的心脏病或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患者不适合拔罐。
五、极度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不适合拔罐。
六、皮肤过敏或者皮肤破损的患者不适合拔罐。
七、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处于经期的女性不适合拔罐。
八、处在抽搐、痉挛状态或者狂躁不合作的患者不适合拔罐。
拔罐的注意事项:
一、拔罐前不宜过于劳累或饮酒以免影响疗效。拔罐时应避开风口,防止着凉,每次治疗时留罐的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用火罐拔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
二、拔火罐后避免立即洗澡。此时的皮肤处在一种轻度损伤的情况下,十分脆弱,此时洗澡很容易招致皮肤破损、发炎。同时,温热刺激会使肌肤腠理处于开放状态,此时如果洗澡,温度变化之下更容易着凉受寒,所以拔火罐后不能立即洗澡。
三、拔火罐是否起效并不是皮肤反应越强烈越好。部分患者会认为拔出水疱来才能体现拔火罐的效果,其实不然。拔火罐依据罐的大小、材质和操作方式等不同,负压的力度也各有不同,其起效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是时间。如果强行追求皮肤表面的病理现象,不但会损害皮肤,还可能导致色素沉着,留下疤痕等。
四、拔火罐时,不能总在同一位置反复操作。若效果没达到预期就选择在同一个位置反复地进行拔罐操作,可能导致皮肤红肿破损,失去原本选择治疗的意义,得不偿失,非常不可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