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英伟达最新技术分享:手把手教你用Llama 3.1合成数据改进模型!附代码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7-30 09:38:00 来源:新智元

英伟达最新技术分享:手把手教你用Llama 3.1合成数据改进模型!附代码

【新智元导读】适逢Llama 3.1模型刚刚发布,英伟达就发表了一篇技术博客,手把手教你如何好好利用这个强大的开源模型,为领域模型或RAG系统的微调生成合成数据。

Epoch AI上个月刚刚发文,结果。

真实数据稀缺可能不再是问题了,Nemotron 9T token的预训练预料中,98%都是合成数据。

也许你还对合成数据存在顾虑,或者不知道如何应用LLM驱动数据生成。或许,英伟达的这篇博客可以提供答案。

英伟达最新技术分享:手把手教你用Llama 3.1合成数据改进模型!附代码

原文地址:https://developer.nvidia.com/blog/creating-synthetic-data-using-llama-3-1-405b/?linkId=100000275486093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用LLM合成数据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合成数据并不是「从无到有」地创造新信息,而是对现有信息进行转换,生成不同的变体。

实际上,合成数据在AI领域的应用已经有十多年的历程,比如物体检测或分类系统中曾经的数据增强技术。

那么,LLM带来了什么新变化呢?

从「需求端」来看,由于模型需要大量训练语料,合成数据的动机被大大增强。

而在「供给端」,生成式语言模型也为合成数据技术带来了质的改变。

用合成数据微调基座模型,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场景。例如,在金融领域改进风险评估、在零售领域优化供应链、在电信领域提升客户服务,以及在医疗领域改善患者护理等等。

尤其是405B开源巨兽Llama 3.1最近正式上线,既可用于批处理和在线推理,也可以作为基座模型,进行特定领域的专门预训练或微调。

尤其是考虑到Llama 3.1有如此大的参数规模,加上丰富的15.6T token训练数据,非常适合用于数据生成。

这篇博客文章将介绍几个合成数据的生成与应用案例,并就其中一个进行深入探讨。

合成数据的生成是推动GenAI在特定领域应用的关键工作流程

将最新的Llama 3.1与英伟达Nemotron-4 340B奖励模型配合使用,非常适用于生成合成数据

要让LLM生成基于最新信息的有根据的响应,构建RAG流程十分重要,而且模型响应的准确性取决于流程的质量。

LLM合成数据如何应用于GenAI

改进语言模型

要通过合成数据来微调模型,大致有两种方法——知识蒸馏(knowledge distillation)和自我改进(self-improvement)。

知识蒸馏是将大模型的能力转移到较小模型的过程,但不是简单地在同一个数据集上训练两个模型,因为较小模型很难学习到底层数据的准确表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先让大模型完成任务,再使用这些数据指导小模型进行。

自我改进则是让同一个模型评判自己的推理过程,常被用于进一步磨练模型的能力。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训练语言模型通常包括三个步骤:预训练、微调和对齐(alignment)。

预训练

预训练通常需要极其庞大的语料库,使模型了解语言的一般结构。

Llama 3.1、GPT-4这种通用LLM,一般需要互联网规模的数据。而特定领域的LLM(如几何学、放射学、电信行业等)则需要注入相关的领域信息,这个过程被称为领域自适应预训练(Domain Adaptive Pretraining,DAPT)。

除了要贴近相关领域,另一种在预训练阶段使用合成数据的例子当属Phi-1.5模型,目的是注入逻辑推理能力。

微调

掌握了语言的一般结构后,下一步就是微调,让模型更好地遵循指令、完成特定任务。

比如,要让模型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实现更好的代码生成和函数调用,或者提升阅读理解类任务的表现,都可以通过微调来实现。

Self-Instruct、WizardCoder、Alpaca等模型都通过创建特定领域的数据并进行微调,来定向提升模型能力。

对齐

最后,我们希望确保模型响应的风格和语气与用户期望一致,例如听起来像对话、具有适当的详细程度、复杂性、一致性等。

可以创建一个包含指令模型(instruct model)和奖励模型(reward model)的流水线来实现这个需求。

先让模型对同一问题创建多个响应,然后让奖励模型对这些相应的质量进行反馈。这种方法属于从AI反馈中进行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AI Feedback, RLAIF)。

改进其他模型和系统

除了改善语言模型本身,合成数据还可以应用于LLM邻接模型(LLM-adjacent model)以及LLM驱动的流水线。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检索增强生成(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RAG),先用嵌入模型来检索相关信息,再让语言模型生成最终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LLM来解析底层文档和合成数据,从而评估并微调嵌入模型。

类似于RAG,任何智能体(Agentic)流水线都可以被评估,其组件模型也可以被微调,实现方式就是用LLM驱动的智能体来构建模拟。

这些模拟还可以用于研究行为模式,此外,也可以在LLM中设定特定角色,以针对特定任务进行大规模数据生成。

使用合成数据评估RAG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讨论,我们来思考一个基本的流程,应用于一个具体的用例——为检索过程生成评估数据。

下述流程的实现代码已经上传至GitHub。

英伟达最新技术分享:手把手教你用Llama 3.1合成数据改进模型!附代码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NVIDIA/NeMo-Curator/tree/main/tutorials/synthetic-retrieval-evaluation

要创建用于评估检索流程的数据,主要面临以下2个挑战:

多样性:问题不应只关注信息的单一方面或仅包含提取性问题

复杂性:生成的问题应需要一些推理或多个证据来回答

我们将重点关注多样性,但为了探索复杂性角度——关键是找到具有重叠信息点的内容块。找到重叠信息的几种方法包括计算句子级语义的Jaccard相似度,并利用长上下文模型找到同一文档的不同块之间的关联。

多样性源自不同的视角,比如考虑如下文本:

英伟达最新技术分享:手把手教你用Llama 3.1合成数据改进模型!附代码

对于同一篇文档,金融分析师可能对两家公司合并前后的财务状况感兴趣,法律专家可能关注公司面临的来自FTC、欧盟和其他方的法律审查,记者则希望了解事实要点。

所有这些都是有效的视角和用户角色。由于他们以不同的视角看待相同的信息,因此评估流程也需要适应这些视角。

因此,让我们设计一个评估流程,该流程以文档和用户角色作为输入,并以符合角色的语气输出问题。

英伟达最新技术分享:手把手教你用Llama 3.1合成数据改进模型!附代码

图1. 三步流程的概述:生成用于评估检索过程的合成数据

如图1所示,这个评估流程有三个主要步骤。

步骤1:生成所有可能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用户角色可能感兴趣的。

步骤2:筛选出相关的问题

从生成的问题中筛选出最相关和有价值的问题。

步骤3:引入用户角色的写作风格

将筛选出的问题转换为符合用户角色写作风格的形式。

通过这三个步骤,可以确保不同用户角色获得他们所需的信息,并以他们熟悉的方式呈现。

步骤1:生成问题

在生成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读取文档并将其分成若干块(chunk)。

然后,让LLM从给定的文本块中,为每个用户角色提取感兴趣的点。

所谓的「用户角色」(persona),实际上就是对潜在用户的描述,比如:

英伟达最新技术分享:手把手教你用Llama 3.1合成数据改进模型!附代码

由于多个用户角色可能有相似的兴趣点,因此需要使用嵌入模型来进行语义去重,从而为每个角色映射出段落中不同的相关信息。

英伟达最新技术分享:手把手教你用Llama 3.1合成数据改进模型!附代码

多样性的另一个方面是问题类型。

我们需要提出各种类型的问题,如提取性、抽象性、比较性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如何/什么」问题。因此,下一步是根据段落中的信息,确定每个兴趣点适用的问题类型。

最后,利用文本块-兴趣点-问题类型的三元组,生成所有可能的问题。通过用户角色和问题类型,开发人员可以将生成的问题引导到用户会问的类型上。

英伟达最新技术分享:手把手教你用Llama 3.1合成数据改进模型!附代码

步骤2:过滤问题

生成问题之后,下一步就是过滤并提取最有用的子集。首先,我们需要对所有生成的问题进行去重,因为不同的兴趣点可能会利用相邻的信息点,导致问题重叠。

接下来,我们使用LLM来判断问题与段落的相关性,确保这些问题能够完全通过段落中的信息回答。然后,我们将所有相关问题重写为对话语气。最后,我们会进行另一次过滤,分类并剔除那些可能过于笼统的问题。

英伟达最新技术分享:手把手教你用Llama 3.1合成数据改进模型!附代码

步骤3:注入用户角色风格

在前两步中,我们创建并筛选了多样化的问题。最后一步是将用户角色的写作风格融入到问题中。

使用LLM,我们首先根据给定的用户角色描述来制定写作风格。然后,基于这些写作风格重新改写问题。

比如,可以这样描述用户角色的写作风格:

英伟达最新技术分享:手把手教你用Llama 3.1合成数据改进模型!附代码

英伟达最新技术分享:手把手教你用Llama 3.1合成数据改进模型!附代码

在这个三步流程结束后,我们得到了如下问题:

鉴于现行的监管框架,拟议的合并还需要遵守哪些额外的政策指令,才能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SolarPower和GreenTech合并的哪些具体方面目前正在接受相关监管部门的审查?

如果在大笔买断之后,GreenTech的研发中心保持单飞状态,那些天才会被炒鱿鱼吗?

可以看出,前两个问题很像Padma的语气,而第三个问题似乎是Aaron会问的。

这些问题各自包含了真实标签,对应特定的文本块,因此不仅限于这一个用例,可以用于评估各种检索流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30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热点解读:英伟达GTC要点梳理,关注算力、机器人及游戏投资机遇
一、前言英伟达GTC大会于太平洋时间3月18日至21日在美国圣何塞会议中心举行。2024年3月19日,英伟达在2024年GTC大会上推出全新Blackwell架构芯片平台
2024-03-21 09:46:00
斯坦福AI虚拟小镇开源;英伟达再推超级芯片;OpenAI发布爬虫机器人 | 本周硅谷发生了什么?
...论。另外,在基础设施层,继上周AMD推出MI300芯片,本周英伟达又放出大招:推出新版超级芯片GH200,主要面向大模型和生成式AI
2023-08-14 15:59:00
英伟达SC24六大技术亮点,不止加速超算500强
...500榜单,在这500个全球最强的计算机系统中有384个采用了英伟达的技术,其中前十名中更是占据了八个席位。黄仁勋表示:“自CUDA诞生以来,英伟达将计算成本降低至之前的百万
2024-11-22 09:48:00
不光鸡生蛋、蛋也能生鸡?英伟达正测试用生成式AI来帮助研发芯片
仰仗着热销全球的最尖端AI芯片H100,英伟达无疑是年内这轮AI浪潮中最显眼的“弄潮儿”之一。生成式AI的研发需要大量算力的支持,而英伟达的尖端AI芯片则是大语言模型(LLM)开
2023-11-01 02:02:00
“DeepSeek甚至绕过了CUDA”!论文细节再引热议 工程师灵魂提问:英伟达护城河还在吗
英伟达刚刚从DeepSeek-R1引发的4万亿元暴跌中缓过劲来,又面临新的压力?硬件媒体Tom‘s Hardware带来开年最新热议
2025-01-29 18:07:00
大模型全方位重构云计算,2024年或将成为AI原生应用元年
...市场的底层算力开始迁移到以GPU为主。2023年第三季度,英伟达的营收超过英特尔,英伟达最新市值也超过英特尔1万亿美元。“未来GPU的增长将远大于CPU。在这一趋势下,百度需
2023-12-29 09:28:00
谷歌云AIGC火力全开!推出新AI芯片TPU v5e,企业AI服务30美元/月,接入Llama 2等大模型
...,推出新型AI芯片Cloud TPU v5e,目前提供预览版;推出配备英伟达H100 GPU的A3虚拟机,将于下个月全面上市
2023-08-30 10:13:00
AI将爆发哪些超级应用?
...点 在2012年10月,佛罗伦萨计算机视觉会议上 ,只用了4颗英伟达GPU的AlexNet击败了用了16000颗CPU的谷歌猫
2024-11-03 16:20:00
OpenAI CEO宣布转向,“大模型时代”即将结束?
...大一部分来源于 OpenAI 所面临的现实原因。在今年三月,英伟达专用于大模型参数计算、采用专用 Transformer Engine 架构的英伟达 H100NVL 系列发布之后
2023-04-20 10:3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在数字经济浪潮奔涌、国企改革持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绵阳安鼎元作为四川安州发展集团旗下专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平台,勇立潮头,以深刻的变革意识和前瞻的战略视野
2025-11-27 10:0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政策一出台,咨询电话就没停过!”厦门厦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湖滨东营业部负责人谢晓燕放下手中的咨询电话
2025-11-27 08:12:00
“脑”力全开!江西抢滩脑机接口新蓝海
当好莱坞经典电影《盗梦空间》描绘的人类通过脑机接口潜入他人意识的场景,从科幻照进现实,一场关乎未来产业格局的竞赛已悄然启幕
2025-11-27 07:13:00
专利技术遭盗用,创新成果被侵犯,专利权人该如何维权?11月24日,市知识产权纠纷调委会通过一起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调解案例释法
2025-11-26 08:11:00
感恩节“心”守护:灵动生活集团全链条心理服务破局,让3000万用户听见温暖的回响
当感恩节的暖意在街头巷尾流转,“守护”与“感恩”成为叩击人心的关键词。在心理健康已从“小众需求”转变为“全民刚需”的今天
2025-11-26 08:35:00
省发展改革委近日批复了山西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服务产业云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地址位于中北大学校内。作为山西聚焦“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关键信息化基建项目
2025-11-26 08:41:00
为推动智能建造落地应用,搭建行业交流平台,近日,“晋塔”智能装备观摩活动在太原市多个施工项目同步启动。“晋塔”智能施工升降机
2025-11-26 08:42:00
经济热力站|绿色转型为基 金融创新为翼 科技赋能为核——助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11月19日,“京彩不设限・经济热力站”月度主题走访活动再度启程,记者跟随采访团先后走进北京绿色交易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及北京银行顺义科技研发中心
2025-11-26 10:06:00
赞皇县:AI赋能“一网通办” 业务办理效率提升70%
河北新闻网讯(次柳静)近日,石家庄市赞皇县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依托DeepSeek大模型与智能算法,创新打造AI“智能填报”平台
2025-11-26 10:07:00
河北师范大学金融学院举行“产品经理人才共创培养体系”主题培训
河北新闻网讯 近日,河北师范大学金融学院邀请北京来学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到校,开展了主题为“产品经理人才共创培养体系”主题培训
2025-11-26 10:09:00
南京生物医药:研发“拔节孕穗”,产业新星闪耀
第91届全国药交会在宁落幕南京生物医药:研发“拔节孕穗”,产业新星闪耀□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连续3天,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人流如织
2025-11-26 10:26:00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 南京地区7人入选 在宁院士总数达102人
南报网讯(记者何洁张安琪)11月21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2025-11-26 10:27:00
隐风文化:锚定四大理念,以精品力穿越短剧周期
由北京隐风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奇幻爱情短剧《岁岁怀安》延续预约150万的热度,上线后迅速跃居红果站内热播榜高位,这也是今年团队继《咬清梨》《怎敌她动人》之后
2025-11-26 11:06:00
视源股份荣获2024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5年11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202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通报》(粤府〔2025〕50号)。视源股份牵头完成的“高自然度智能交互显示终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
2025-11-26 11:06:00
视源股份成为英特尔首批尊享级合作伙伴 合作再升级
近日,英特尔合作伙伴联盟完成战略升级,联盟最高等级“钛金级”正式更迭为“尊享级”。视源股份凭借其在计算机领域的深厚积累
2025-11-26 1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