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华能贵诚信托@投资者:向非法集资说“不”,这份“宝典”请收好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21 16:03: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近年来,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时有发生,并且手段多样,花样翻新。非法集资作为社会毒瘤,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干扰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需要全社会共同防范。

华能贵诚信托提示广大金融消费者,要主动防非、拒非,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在全国第十二个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到来之际,华能贵诚信托专业人士整理出了这份防范非法集资指南,请您收好。

非法集资的社会危害性大

首先,非法集资严重干扰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非法集资活动无视金融监管规定,破坏金融秩序,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非法集资使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不法分子通过欺骗手段聚集资金后,往往任意挥霍、浪费或转移,参与者很难收回资金,甚至血本无归。

第三,非法集资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影响社会和谐。非法集资往往涉案金额大、人员多,资金兑付比例低,处置难度大,容易引发大量社会治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第四,非法集资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非法集资活动通常以“响应国家政策”为名,行违法犯罪之实,既影响了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又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参与非法集资的后果严重

非法集资人吸收公众资金的最终目的绝不是帮助参与人获得高额回报,他们往往会在吸收一定规模资金后携款潜逃,或者因为原本就是“庞氏骗局”人去楼空。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这意味着一旦金融消费者参与非法集资,其利益不受法律保护。集资参与人将遭受惨重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非法集资中获取经济利益。

也有部分群众不明真相,受非法集资人蛊惑利诱,不仅自己深陷其中,还协助不法分子宣传造势、拉拢亲朋好友参与,甚至收取相应报酬,为非法集资人服务,成为非法集资协助人。非法集资协助人同样面临行政处罚,并纳入个人信用记录,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为他人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提供帮助,从中收取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构成非法集资共同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拒绝诱惑 认清非法集资套路

套路一:承诺高额回报

编造财富神话、许诺高额回报是所有诈骗犯罪分子欺骗群众的不二法门。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后拆东墙补西墙,用后来人的钱兑现先前的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

套路二:编造虚假项目

非法集资人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打消群众疑虑,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套路三:以虚假宣传背书

非法集资人通常会采用各种高规格的背书为自己宣传造势,比如展示各种或真或假的“技术认证”“获奖证书”“政府批文”,伪造抵质押等担保文件,公布公司领导与政府官员、明星的合影等,为其项目实力背书。

套路四:利用亲情或熟人诱骗

前期集资参与人由于获得超高回报,急于向亲友展示投资成果;有些非法集资人鼓动集资参与人,为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采取类传销的手法,利用亲情、地缘关系,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保持清醒 识破非法集资新花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媒体、新事物层出不穷,非法集资犯罪的手段也不断翻新,涉及诸多新领域,甚至针对特定人群的需求和偏好编织骗局。

花样一:披上新事物的“外衣”

当前,不法分子的虚假项目已经从过去的农林矿业开发、房地产销售、加盟经营等形式逐渐升级包装为财富管理、虚拟货币、私募股权等专业性的金融领域,黄金珠宝、文玩字画等特色消费领域,区块链、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噱头的科技创新领域,绿色转型、“一带一路”等政策支持的产业领域。面对低门槛、零风险、高利息的诱惑,很多人在不懂投资、不追问平台是否合法、一心只想赚钱的心态下,被不法分子利用,最终落入非法集资、传销犯罪的陷阱。

花样二:魔爪伸向“一老一小”

随着老年人养老服务和投资理财的需求逐渐增多,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的旗号,以销售虚构的养老服务为名义,通过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等形式,非法吸收老年人资金。一些不法分子以农村专业合作社名义,虚构没有产业支撑、基本不涉及农牧业生产活动的项目,不对农牧民成员提供任何生产经营服务,违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施以小额或短期回报,引诱农户继续投入。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将魔爪伸向纯真的学生群体,在校园内部或者以学生为侵害对象,巧立虚假的投资、保险名目,诱导大学生出资,甚至捆绑违法校园贷,进行一系列非法金融活动。这些非法集资行为给抗风险能力本就较弱的特定群体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带来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远离陷阱 防范非法集资有“高招”

首先,防范和处治非法集资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国家高度重视,并已建立处治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各地、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重拳出击,全力打击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

其次,全社会各行业、各社会团体合力宣传,提高防范意识,鼓励群众对非法集资行为进行举报,形成全民防非、主动拒非的良好社会氛围。金融消费者发现涉嫌非法集资的行为,可通过当地公布的举报电话、邮箱等方式向有关部门举报。

再次,广大金融消费者自身要提高警惕,自觉远离“保本高收益”的诱惑。面对种类繁多的投资诱惑,广大金融消费者要坚持“四看三思等一夜”。其中,“四看”分别为:一看融资合法性,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二看宣传内容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名额有限”等内容;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四看参与集资的主体是不是只面向特定群体。“三思”分别是: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等一夜”: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

小提示:

华能贵诚信托再次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在投资时擦亮双眼,提高警惕,坚持在持牌金融机构办理投融资业务,不给非法集资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来源华能贵诚信托

编辑 胡佳易

二审 武芮西

三审 赵宏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金融教育进社区 守护居民“钱袋子”
...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共同守护大家的钱袋子,正值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常州市天宁区雕庄街道菱溪社区联合华泰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和扬子晚报,在菱溪
2023-10-11 16:49:00
仙营街道秦庄社区“精准反诈宣传 守护新就业群体‘钱袋子’”
近日,仙营街道秦庄社区林业局网格室精心组织反诈宣传活动,为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送上“反诈宝典”。此次反诈宣传活动,受到新就业群体一致好评。接下来。仙营街道秦庄社
2025-03-20 12:11:00
银行理财大跌,要不要赎回?如何才能管理好“钱袋子”?答案来了
...会大跌?如果可以赎回,要不要赎回?如何才能管理好“钱袋子”呢?本文将进行深入探讨,一起往下看看吧。一、银行理财产品大跌的原因其实,就目前来看,银行理财产品之所以会出现大跌的情
2023-09-20 09:31:00
保护好金融消费者“钱袋子”
...步提高社会公众识别防范能力,更好守护金融消费者的“钱袋子”。金融投资骗局花样不断翻新,但套路基本相同,其本质都是将传统诈骗犯罪包装在各种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平台之下,并借
2023-11-06 06:05:00
机智民警巧破电信诈骗迷局,守护老人“钱袋子”安全,看看吧
近日,在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淮海路警务站接到辖区一家银行工作人员吴先生报警,称有位老奶奶执意要向某家文化传媒公司汇款12000元,而这笔款项的去向和用途却存疑。吴先生凭借多年的职
2024-01-03 20:11:00
...是针对虚假投资理财诈骗进行了重点宣传,全力守护客户钱袋子。通讯员:王佳荔一审:王静怡二审:李懿三审:雷晓明
2024-07-01 16:36:00
警惕非法集资 守护“钱袋子”丨警惕“一夜暴富”“高大上”投资骗局
本文转自:新华社一些不法分子虚构包装“高大上”的项目和“保本高息”的说辞,利用一些投资者法律知识不足、辨别能力不强的弱点,诱骗其进行投资。所谓的“高大上”投资项目只是借新还旧、拆
2023-05-14 23:23:00
...核工作,把好客户资金安全源头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2025-01-02 17:51:00
守住居民“钱袋子”——中国银行龙岩分行这场“金融理财”知识沙龙干货满满!
...家在追求财富增值的同时,做到理性投资,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2025-02-13 00:1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