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田间蚂蚱蹦上餐桌 看涡阳农民如何“点虫成金”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7-24 19:21: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曾几何时,蚂蚱(蝗虫)是庄稼人深恶痛绝的“害虫”,一场蝗灾足以让辛勤耕耘化为乌有。然而,随着饮食观念革新和特色餐饮兴起,这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小昆虫,竟意外“蹦”上餐桌,成为一道别具风味的食材。

在安徽涡阳,尹秀芹和张亮,两位相隔十二年投身蚂蚱养殖的先行者,将昔日的“田间祸害”变作“餐桌黄金”,在质疑与摸索中蹚出了一条特色致富路。

商机乍现:一盘天价菜点燃创业火种

“小时候在地里抓蚂蚱烧着吃,香得很!哪能想到这玩意儿如今能卖钱,还成了城里人的‘稀罕物’!”作为涡阳县陈大镇蚂蚱养殖的拓荒者,尹秀芹谈起创业路,感慨机遇与辛酸交织。

2008年前,尹秀芹和丈夫辗转浙江、上海服装厂打工。随着二胎出生,对孩子的牵挂让她决心返乡创业。为何选择养蚂蚱?除了儿时田间烤蚂蚱的记忆,一次广州出差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轨迹。席间一盘油炸蚂蚱标价200元,让她震惊不已,“田里随手抓的虫子这么金贵?”服务员解释,“野生蚂蚱难抓”成本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尹秀芹灵光一闪:何不人工养殖?老家地头蚂蚱成群,野外能活,人工养应该不难!创业的火种就此埋下。

创业维艰:十万学费与“全军覆没”

看准市场空白,2009年开春,尹秀芹夫妇押上打工攒下的十万元,说干就干。他们亲手设计、搭建起一个12米×10米的纱网大棚。听说山东有养殖经验,她专程前往,以3000元一斤的高价购入3斤蚂蚱卵,并初步学习了养殖技术。

然而创业维艰,技术瓶颈首当其冲:虫卵孵化率低,幼虫成活难。更棘手的是草料危机——割来的野草根本喂不饱棚里的蚂蚱导致生长停滞。情急之下,尹秀芹询问卖蚂蚱给他的人,得到的是“麦秆打碎拌甜蜜素”的替代方案。谁知喂食后没几天,蚂蚱成片死亡,全军覆没!“肚子鼓得像气球……”尹秀芹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后经畜牧专家诊断,是蚂蚱无法消化饲料所致。这次惨痛教训让她明白,养蚂蚱远非想象中简单。但她没有放弃,通过网上学习,引进墨西哥玉米草自种,终于解决了口粮难题。

田间蚂蚱蹦上餐桌 看涡阳农民如何“点虫成金”

尹秀芹养殖蚂蚱并且开创蚂蚱深加工。

破茧成蝶:从“门外汉”到“土专家”

“养蚂蚱比养孩子还精细!”尹秀芹这样总结。头一年,她投入了全部积蓄摸索,温度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湿度大了不行,小了不行,铺卵土厚了不行,甚至村民做饭飘来的烟雾,都能熏死娇嫩的蚂蚱。她像照顾孩子般实时监控棚内环境,逐渐摸透了门道。

2021年,在浙江开货车的涡阳县牌坊镇双楼村村民张亮,也因网络上一则“蚂蚱养殖周期短、成本低”的信息而产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为求稳妥,他专程赴山东聊城等地考察学习后带着经验回乡并建起了纱网大棚。谈起技术,他如数家珍,“温度20到45度,湿度40到60...孵化时籽撒土下两公分,上覆锯末保湿,土厚了可不行。”

田间蚂蚱蹦上餐桌 看涡阳农民如何“点虫成金”

张亮的蚂蚱养殖大棚。

但起步同样坎坷。张亮清晰记得第一茬遭遇连续10天阴雨,“因为潮湿迟迟孵不出来虫,急得我团团转!”最终孵化率惨淡,一平米收不到一斤活虫,出栏率不足50%。这也给张亮上了沉重一课:湿度控制至关重要。除了把控外部条件,日常的饲养、清理也成了张亮的每日必修课,清晨7点张亮便要给棚里的蚂蚱喂草,每隔两小时补料,“光是一平米一天就要消耗十斤饲草!”同时,张亮还得及时清理棚里的排泄物,防止霉菌滋生。

历经挫折,两位先行者终见曙光。尹秀芹凭借精细化管理,不仅规模扩大了还不断钻研技术知识,研究了一套蚂蚱系列产品的储存和加工技术,并申请了6项国家专利。张亮则在不断摸索中,将养殖规模扩大到4个棚、2000平方米。“现在一个大棚一茬能产800到1000斤!”张亮笑着介绍,产品主要销往山东,用于烧烤食材或深加工,“有多少卖多少,价格有波动,但保底12块钱一斤。”

田间蚂蚱蹦上餐桌 看涡阳农民如何“点虫成金”

蚂蚱摇身一变成为餐桌美食。

如今,尹秀芹的坚守和张亮的接力,让涡阳的蚂蚱养殖从无到有。从“除之而后快”的害虫,到精心培育的“致富金虫”,这小小的昆虫承载着两代人转型的勇气、智慧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皖北平原上蹦跳出一条充满希望的特色产业之路。

大皖新闻记者 孙召军

编辑 汪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谈虫色变”到“点虫成金”,山东小蚂蚱“蹦”出产业链
...们就着啤酒品尝“飞蝗腾达”。从“谈虫色变”到“点虫成金”,孟海镇通过产业化、规模化养殖,小蚂蚱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虫”。
2025-04-22 09:28:00
...一体的全链条蔬菜产业发展格局也正在加速形成……点绿成金,在匡声阳眼里,蔬菜这篇绿色文章,大有可为。
2023-01-13 01:14:00
安徽涡阳:农业技术志愿服务队田间指导小麦赤霉病防控
...,促进全年粮食增产,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日,涡阳县农业农村局、科协、西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农业技术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送医送技”,指导农户做好小麦
2023-04-19 15:06:00
安徽涡阳新兴镇:花生喜丰收 农民笑开颜
...外花生种苗政府还有补贴,收益比种玉米要高。”安徽省涡阳县新兴镇石冢村村民赵国峰笑着说。近日,在安徽省涡阳县新兴镇石冢村的田间地头,伴随着花生收割机隆隆的作业声,一颗颗饱满的“
2024-11-14 11:15:00
农民丰收节里,这些人成为亳州涡阳最美人物
大皖新闻讯 9月23日,在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亳州市涡阳县会场上, 涡阳县十佳种粮能手、最美农技员、最美乡村工匠等30人身披绶带走上领奖台,台下掌声如潮——在农民丰收节里,这
2023-09-23 21:04:00
...电杆及拉线,注意保护电力设施……”8月28日上午,家住涡阳县高炉镇天齐村的李洪强手机里收到一条电力设施保护宣传短信,这是国网涡阳县供电公司为保障秋季农业生产用电安全,强化电力
2023-08-31 12:00:00
...00亿斤以上,稳居中国第4位。职业农民前景好见到亳州市涡阳县高炉镇秦庄村村民秦明时,正下着雨,利用田间管理的空档期,他在涡阳县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里,和几十位职业农民一
2023-02-19 20:18:00
视频|致富蚂蚱蹦得欢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蚂蚱,又称蝗虫,后肢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近年来,蚂蚱的营养价值被逐渐挖掘,人们经过封闭式喂养,将其端上餐桌成为一道美食,也为养殖
2023-07-07 14:50:00
“蚂蚱谷”遇上“打洞虾”
...垄砌砖。每丘田的边缘插着一个简易标识牌,上面写着“蚂蚱谷”“红河紫谷”。“砌砖是防虾子用的。”阳光下,一个农民弯着的腰抬了抬。“防虾子?”记者问。“我们这片是示范田,种上水稻
2024-04-27 05:36: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幼儿园:探索自然奥秘 见证泡泡奇迹
鲁网9月17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魏晓月)近日,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幼儿园开展了“探索自然奥秘 见证泡泡奇迹”自然探索活动
2025-09-17 10:38:00
大猩猩“F4”亮相,还能看“非洲动物大迁徙”
红山森林动物园南门新区十月十八日起开放大猩猩“F4”亮相,还能看“非洲动物大迁徙”▲红山森林动物园南门新区全貌。非洲草原展区内的斑马
2025-09-17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眼下又快到吃螃蟹季节,记者昨从高淳区采访获悉,由于今年天气总体利于螃蟹生长,产量规格有望迎来双提升
2025-09-17 07:45:00
【天眼影像】赫章:乌蒙山间的壮美画卷
9月14日,驱车驶入赫章县阿西里西韭菜坪景区西门,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前行,眼前展开的是一幅壮美的山川画卷。“乌蒙山连着山外山……”这首熟悉的旋律不禁在耳边回响
2025-09-16 19:25:00
秋天的风吹到了乐陵
秋风又一次拂过乐陵的田野,带着熟悉的枣香,漫进了我的心底。作为一名在德州摸爬滚打多年的媒体人,每年小枣成熟的时节,奔赴乐陵采访早已成了习惯
2025-09-16 19:31:00
【绿色发展】昔日 “南关” ,今日“强关”——毕节橙满园社区的 “甜蜜逆袭”
“以前我们这里叫南关村。”社区居民韩云祥回忆往事,语气满是感慨,“为啥叫南关?就是因为石漠化、水土流失太严重!”一下大雨
2025-09-16 23:03:00
黔西南兴义:蒲苇花海引客来
初秋时节,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纳录花海的蒲苇迎风绽放,成为秋日里的一道亮丽风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每到九月初
2025-09-17 01:08:00
花海伴云海,贵州韭菜坪进入最佳观赏期
连日来,受高原山地特定天气影响,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的韭菜坪景区高频率出现日出云海景观,金色霞光满天,紫色花海相伴,美不胜收
2025-09-16 19:56:00
仙境张家界, 峰迷全世界。 这个 9 月, 充满湘味, 也相当精彩, 既有国际张的范,更有两岸亲的情。9月15日,首届海峡两岸(湖南)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召开
2025-09-16 10:21:00
9月15日最佳情报|云海景观如梦似幻,池鹭捕鱼精彩抓拍!恭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互动编辑 张伟壮丽云海如梦似幻宛若仙境找记者,上壹点!分享身边见闻,来情报站随时随地@记者,零距离与记者在线互动
2025-09-16 06:43:00
你在鼓楼淋着雨,我在秦淮晒太阳南京最近的雨就像开“盲盒”□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忆玲“预计未来雷阵雨天气频发,16日全市多云到阴
2025-09-16 07:47:00
福州新闻网9月15日讯(记者 潘温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即将迎来转折。据福州市气象台15日下午的预报
2025-09-15 23:02:00
女子在瓜地发现罕见连体瓜,上边是西瓜,下边是冬瓜。网友:这叫“东西瓜”!
2025-09-16 00:05:00
【天眼问医】如何让来年家里蚊子减少?现在就可以采取措施了
你是否好奇,夏日里嗡嗡作响、肆意叮咬的蚊子,在寒冷的冬天都去哪里了呢?关于这个疑问,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中心病媒生物监测科的梁文琴博士给出了解答
2025-09-16 02:1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谢晓丽预计本周多降水天气过程,分别出现在15日白天阴有雷阵雨、16日白天阴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伴有雷电
2025-09-15 19: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