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工业报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实现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机械工业科技大会在京召开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霍 悦
8月2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机械工业科技大会在京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从坚持以党建引领促进改革发展、坚持以 “四个服务”为主业积极作为、坚持以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为目标强身健体三个方面,回顾了理事会一年的工作,并提出了加强理事会建设,做好行业服务的工作建议。
在随后举行的机械工业科技大会上,徐念沙从科技创新体系与支撑能力更加完备、产业基础技术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提质升级步伐加快、自主创新与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成绩斐然、行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深入等五个方面,回顾了 “十三五”以来机械工业科技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
“总体来看,机械工业科技发展取得骄人业绩,产业规模、多种重点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茅。但自主创新能力弱,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及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知名品牌匮乏等大而不强的症结,仍是制约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 ‘十四五’机械工业提质升级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机械行业科技工作,徐念沙提出了 “五个着力”重点工作:一是着力稳增长保全局,奠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基础。二是着力增强产业基础研发,提升产业 “两化”水平。三是着力推动关键技术创新,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四是着力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活力。五是着力完善科技发展新格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玉汝于成,机械工业平稳健康发展。百炼成钢,转型升级迈出坚定步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执行副会长罗俊杰用两句话概括了今年以来机械行业整体发展情况。
罗俊杰解释,一方面,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机械工业在逐渐消除去年底疫情对产业影响的同时,抢抓机遇、开拓市场,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向好的态势。另一方面,机械工业产业规模稳定增长,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创新驱动持续深化,国际竞争力有效提升。
“尽管如此,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够高,产业基础和重点产业链脆弱问题还依然存在。”为此,罗俊杰建议,以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二是推动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三是强化协同创新,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四是统筹锻长补短,提升韧性和安全水平。五是培育链主企业,强化要素集聚能力。六是深入扩大开放,促进国际循环畅通。
“产业基础再造是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 ‘五基’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是打赢产业基础高级化攻坚战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提出,要重视产业技术基础能力提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着力解决重大装备基础领域的 “卡脖子”、短板问题,促进基础研究和产品实现有效衔接,勇做原创技术“策源地”。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德成说:“国家重大工程、重点型号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端工业母机需求迫切。要加快工业母机创新发展,抢占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枢纽和制高点。”
此外,大会还举行了2022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陆大明宣读了表彰决定,46名特等奖、一等奖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8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