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卢锡江
你瞧:盛夏,在瓮安县岩根河拦水堰踩水的人们,乐得合不拢嘴;
你瞧:水花如珠玉洒落在身,冰爽宜人;
你瞧:碧水潺潺的岩根河,重现了儿时模样。
集乡村防洪、生态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岩根河,河面野鸭成双,河岸人来人往,一道道拦水堰如龙卧碧渊。这是瓮安县的一张“生态名片”,闪耀着粼粼波光,述说一段“米汤河”变“清水河”的故事。
瓮安是贵州三大磷矿基地之一,矿产的开采及历年来遗留的废渣造成河流总磷含量超标,浑如米汤,曾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2017年,瓮安全面分析水环境质量现状,认真梳理水污染治理存在的短板,启动河道治理工程。
瓮安县水务局投资6267万元,对瓮安河一级支流的岩根河,分牛宫段、玉华段、岩根河段进行治理,总长15千米。工程修筑了能透水、透气、利于生长植物的生态防冲防护平台,采用植草护岸(护坡)满足边坡生态平衡,建立良性的岸坡生态系统;修建生态步道、下河梯步、修复堤堰等,改善群众出行环境;在适宜河段种植鸢尾、水竹等植物,净化河流水质,在重点河段种植茶花、红叶石楠等植物,形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线。
生态治水带来的改变,不止是打造绿色景观。
原先水质差严重影响灌溉,沿河两岸的3000多亩田土产量较低,不少人选择外出打工。随着河道的分段治理,犹如一条招摇的玉带,拨动了游子的心弦,他们选择回到祖辈生活过的地方开始奋斗,罗建涛便是其中之一。
2019年,在深圳种了23年蔬菜的罗建涛一家5口,回家过年时看到岩根河十分清澈、岸边宽敞整洁,突然意识到回乡发展的机遇来了。过完年,就不走了,先麻利地将自家地翻土,凭借积累多年的种植经验,撒下蔬菜种子,当年纯收入达8万多元。
今年,罗建涛的50多亩蔬菜地里一棵棵白菜、一排排黄瓜、一串串西红柿长势喜人。连日来,一家人采摘、装筐、运输“一条龙”忙得满头大汗,虽然累,但脸上的笑容描绘了劳动的甘甜。
“罗建涛回家发展开了个好头,现在沿河居住的群众基本上都回来,田土没有一块空着。大家在种好粮食的同时,利用地区优势发展蔬菜供向县城。”瓮安县银盏镇玉华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有权高兴地说,预计今年产量达20多万斤,产值达50多万元。
随着生态得到全面修复,岩根河以优质水源和美丽风光,不仅成为本地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通过网络平台的传播还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入夏以来,前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这里成了大家的避暑打卡地。
谢先业是沿河岸边一家农家乐的老板。现在,他的农庄里每天都有300多人,谢先业忙不过来,请了8位村民来帮忙。
“没想到河道修好后,生意这么好,现在每天再晚再累我们都要把河里和岸上的垃圾清理干净。”谢先业知道,这碗“旅游饭”是绿水带来的,保护好绿水,就守好了饭碗。
如今的岩根河已经彻底撕掉“米汤河”的名字,水清岸绿,水质优良率达到100%,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沿河群众真切拥有治水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近年来,瓮安县牢固树立“生态第一品牌”理念,以“河(湖)长制”为抓手,通过提升、改造、延伸、新建等方式治理河道65.26千米,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亲民的水岸空间和人居环境,持续推动河湖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3 0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