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凌晨的变电站,总有人为万家灯火而坚守。
“0点赤水35千伏丙安变电站全停,0点02分所有10千伏配网负荷已自动恢复,试验圆满成功!”
2024年3月21日凌晨,赤水35千伏丙安变电站10千伏复丙线等三条线路恢复供电,标志着遵义供电局成功完成全省首次主配网协同自愈试验。
卢颖作自愈建设思路培训。
捷报划破夜空,成功的背后凝聚着项目负责人卢颖及其团队30天日夜攻坚的心血,他们以技术攻关化解变电站全停下人工复电难题,使主配协同达到了分钟级自愈成效,自愈范围从配电线路延伸至变电站。
同年11月,卢颖与配电自动化团队再次挑起大梁,共同编制测试方案,在“10千伏宽坪线–10千伏枧中线”自愈馈线组上成功完成贵州首次自愈功能规范化测试。
针对贵州电网5953回配网“自愈”线路缺乏系统性检测的难题,她和队友们应用配网自愈测试设备模拟和监测自愈动作完整过程,如同给线路装上“智能体检仪”,能在异常发生前对自愈线路实现全面体检并精准输出问题缺陷,变被动维修为主动预防。
技术攻坚的脚步从未停歇。在创新研发领域,卢颖同样成绩斐然。她自主研发的“配网自动化开关四遥数据健康度画像”数字化工具,为自动化精准运维提供有效数据支撑,极大减轻运维人员数据统计与分析压力。2024年助力遵义供电局开展100余项精准运维消缺工作,推动自愈复电成效同比提升12.27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跃居全省第二。
“有了这个数字化工具,RPA机器人每天可自动抓取系统运行数据,实现全网所有终端运行异常问题的实时监测及预警,并对开关进行数据画像,解决了海量配电自动化终端运行异常数据缺乏统一分析及有效监控的问题,大幅提高设备巡检效率。”卢颖介绍道。
工作室里,卢颖作创新成果交流分享。
谈及创新成果,卢颖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这份从容并非一蹴而就。
时间回溯到2016年,从重庆大学硕士毕业后,卢颖受到“万家灯火南网情深”品牌形象的感召,毅然投身电力事业,加入遵义供电局。
初入厂站自动化班,她一头扎进一线调试工作,安全帽、工具箱成了每日标配。在城区110千伏变电站调度数据网接入调试现场,总能看到她穿梭于设备间的身影——调试自动化装置、配置软件参数、核对运行数据,用专业与专注完成一项又一项攻坚任务。
凭借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啃硬骨头”的韧劲,卢颖在班长的带领下完成城区调度数据网通道全面接入主站任务,实现城区调度数据网全域覆盖,为调控一体化进程按下“加速键”。
2017年8月,卢颖调任调度自动化主站班,开启在主配网调度自动化领域的深耕之路。面对务川、道真等县调变电站上划地调的艰巨任务,她化身“数据猎人”,深度参与并完成100多座变电站的远动点表梳理,手动更新3000个变电站间隔分图。在繁琐的数据运维工作中,为了提高信号责任区核查效率和质量,主动研发“主网OCS系统责任区维护校验工具”,改变人工数据核查方式,实现信号责任区秒级的自动核查。
技能竞赛场成为她淬炼锋芒的熔炉。2021年卢颖在网省技能竞赛中均斩获了个人二等奖。这段难忘的竞赛经历,不仅让她积累了扎实的技能实操经验,更让她对自动化设备的“脾气秉性”了如指掌。
她也意识到:创新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而所有的“硬核技能”,都是在极致的专注中磨出来的。
从一线员工到技术尖兵,卢颖始终以创新为帆、以钻研为桨,在电力智能化发展浪潮中破浪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电力工作者的匠心与担当。
2021年,贵州电网处于“自愈”建设探索阶段,当配电网出现故障时,仍需人工干预才能完成故障隔离与恢复供电。而“自愈”建设旨在将配网线路的故障定位、隔离、转供复电等过程以程序操作代替传统人工现场操作,实现快速复电。
配网主站系统应用讲解。
为确保配网“自愈”试点工作有效推进,遵义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发挥卢颖等技术骨干的带头作用,与余庆局、湄潭局等试点供电局携手,深入调研交流技术,精准制定策略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11月10日,遵义供电局与余庆供电局在110千伏龙溪变10千伏龙坪线和35千伏大乌江变10千伏大马线进行配网线路主站与就地协同“自愈”模式功能现场试验,取得圆满成功,配网故障实现分钟级快速复电,标志着遵义网区配电智能化时代正式开启。
2023年,卢颖与配电自动化团队编制了《配网全域自愈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用108天实现余庆整县“自愈”攻坚,建成贵州电网首家整县“自愈”县,树立了余庆整县“自愈”示范区样板标杆,并引领全省应用推广。
此外,她创新引入推进开关晨操、开关异动校验、终端远程修改定值等高效运维功能应用,带领配电自动化专业通过网、省公司配电自动化实用化验收。作为自动化专家,她积极参与到遵义供电配电自动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主动为实训基地搭建配网主站平台,实现“现场+主站”一体化培训环境。该基地成为贵州省首家全业务配电自动化实训基地,搭建起理论与实操深度融合的教学平台。在这里,240余名电力职工从基础理论学起,在模拟实战中淬炼技能,成长为行业骨干。
每当遇到系统运行中的“卡脖子”难题,同事们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她。以她名字命名的“卢颖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攻克了多项电网运行难题,突破多项技术壁垒,凭借亮眼成绩获评“贵州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卢颖个人取得创新成果奖励20项,授权发明专利13项,发表技术论文7篇。
2025年,34岁的卢颖荣获了“贵州省劳动模范”奖章,手捧奖章,她的目光依然坚定如往昔。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她语气恳切:“这不仅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一份新的责任。”
电力征途上的“追光者”。谈及未来,她字字铿锵:“接下来,自己将专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配电网运维技术革新这两大方向深度钻研,秉持劳模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推动自动化高新技术在电网场景的落地与应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国欢
编辑 蒋洪飞
二审 何美
三审 唐正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3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