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
赖女士(左二)及其家人为三亚医生邢雪凤(中)送上锦旗和鲜花表示感谢。
赖女士婆婆(中)向邱婧(左一)介绍“小海南”。 卢智子 摄
本报记者 卢智子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2020年6月7日,《三亚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报道《凌晨,三亚一留观孕妇羊水早破!“临时亲人”的爱让她和婆婆泪目……》;2020年6月8日,《三亚日报》4版报道《一位回国待产的孕妇因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同机,在三亚隔离观察并产子,也因此在三亚得到多位“亲人”的关爱与照顾——留观孕妇凌晨羊水早破 三亚“亲人”贴心伺候6天》……这是2020年,《三亚日报》独家挖掘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频频点赞。
如今,这则故事里的广东赖女士一家与三亚“临时亲人”有了更加温暖的后续,如海风习习,拂人心扉。
●前缘再续:
将近4年再相见 全家“跨海”送锦旗
路上千般景,最美是文明。
“姐,还记得我吗?2020年疫情的时候,在三亚很感谢你们的帮助。”“我想带儿子去见见你们,他现在开始懂事记事了,我想让他知道他出生的地方在美丽的三亚。”……4月11日,三亚市天涯区卫健委主任邱婧收到了广东省清远市赖女士发来的微信消息。记者注意到,邱婧给赖女士的微信备注还保留着当年隔离酒店的房间号码——“1213”。
下转2版▶◀上接1版
“我们一直惦记着她们的帮助,这次回三亚,最重要的事就是见到她们,专程感谢。”为了送锦旗,从非洲刚果(金)回国后的赖女士和丈夫提前计划了诸多事宜,带着家人专门报名可以自由活动的三亚旅游团,方便随时去完成“感恩”的心愿。4月16日晚,赖女士和丈夫带着儿子,还有各自的母亲,搭乘了从广州飞往三亚的航班。
“我们大家都算得上第一次在三亚游玩,海水真的特别蓝。”这次回到三亚,赖女士一家也有时间和机会感受了一番三亚的风土人情,连连夸赞三亚的景色秀美、空气清新、民风淳朴。
“她们工作很忙,我好担心会打扰,但我心里又一直惦记着。”4月18日,赖女士一家放弃了当天下午旅游团要去的天涯海角游览区行程,终于和三亚的“临时亲人”相见成功,再续前缘。
●善意延续:
孩子小名“小海南” 从善有爱提升城市“温度”
若水之善,心心相传。
“您是邢医生吧,看着就像。”“那时候都戴着口罩,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一眼就能认出您。”当天16时许,赖女士一家手捧锦旗、鲜花,在三亚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三亚医院等到了当年负责赖女士生产的妇产科主治医师邢雪凤。“我刚给患者做完手术,让你们久等了。”“不会不会,当年多亏了您产前产后的细心照料,我们全家真的很感激。”
“宝宝,快来!这位就是当年送给你第一件婴儿衣服的阿姨。”“当年约定等宝宝长大再回三亚,没想到你们真的回来了。”忙完工作的邱婧,在路边认出近4年不见的赖女士一家,难掩激动,眼泪瞬间夺眶而出。“一转眼孩子就长这么大了,我真的很高兴,还让我抱他呢!”面对上次见面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如今已是即将要过4岁生日的男孩,邱婧感慨万千。
“专门给孩子起了小名叫‘小海南’,就是希望他记住在海南三亚出生,感恩帮助过他的人。”细数着当年三亚医务人员和社会各界提供给一家人的暖心帮助,赖女士的婆婆连声感谢。
“还是那句,感谢你们。”“我们不说‘谢谢’,只说‘下次见’。”分别时,赖女士一家和邢雪凤、邱婧依依不舍。
记者手记
若水之善 心心相传
记者,除了是记录者也是见证者。时隔近4年,再次见到曾经的采访对象,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与大爱的力量。
古人云:上善若水。善之纯洁,善之无私,善之美好,正如水之清澈纯净、润物无声,源远流长。我想,三亚医务人员和社会各界为产妇排忧解难的大爱之心,赖女士一家专程送来锦旗道谢的感恩之心,正是若水之善,且心心相传。
在“善”构筑的世界里,你会发现,人心如通透明镜,又如明亮炬火,可鉴己助人,又可光耀世间,人人无不暖意融融,周身柔光。
如今,漫步三亚大街小巷,不止看见城市面貌的变化,还能感受人文素养的提升。三亚人用实际行动感动着他人,用礼貌话语温暖着社会,用善意笑容震撼着心灵……这些故事的背后,涌动着生生不息的希望,文明之风吹拂着鹿城每个角落。
三亚的美,不仅是山海之美,更是人心之美、文明之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