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海口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绽放出一朵鲜艳的红树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13 14:40:00 来源:阿宅社会

红树林湿地是海岸带的生态关键区,具有净化水质、防风固堤、促淤造陆、调节小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是众多的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据2020年全面完成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数据,海南的红树林湿地面积约6533.33公顷,主要分布在海口东寨港、文昌清澜港和儋州新英湾等河口湾区。

海口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绽放出一朵鲜艳的红树林

海南濒危红树种类水椰的花朵。

每年4月至6月,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红树林“大熊猫”的红榄李的盛花期,海口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也不例外,近日绽放出一朵朵鲜艳的花蕊,让科研人员为之兴奋,也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的镜头。海南红榄李种群分布区域十分狭窄,而且野生种一度濒临灭绝。

2006年,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范航清团队对我国红榄李的资源分布展开了系统调查研究,共发现野生植株349株,其中三亚铁炉港9株、陵水新村港340株。此后的多次调查显示,三亚铁炉港的红榄李保持9株不变,陵水新村港的数量呈锐减之势,截至2018年仅剩2株。

2023年4月,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钟才荣野生种群再次调查发现,海南红榄李野生种群有12株,其中三亚铁炉港9株、陵水新村港3株。

好在人工培育和辅助恢复让红榄李绝处逢生,数量倍增。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海口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陵水成功引种14株红榄李,但在2008年冬季寒害中全部被冻死;2015年再次开展红榄李的引种和幼苗培育工作,迄今已培育红榄李2000多株。此外,海南省林业学科研究院也培育600余株,已在陵水、三亚等地开展回归种植。

净化海水防风消浪

红树林湿地属于近海与海岸湿地,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树林常见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港湾、河口、潟湖和岛礁后缘的弱浪区潮间带滩涂。特殊的生境,使得红树林湿地逐渐发育成为海洋与陆地之间典型的生态系统。

海口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绽放出一朵鲜艳的红树林

5月27日,海口东寨港的红榄李绽放出艳丽的花朵。

为了适应复杂的海洋生态环境,红树植物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譬如,红树林通过根系拒盐、叶片泌盐或将盐分贮藏在叶片中,待叶片枯老后以掉落、带离等方式来适应高盐度的海岸环境;通过支柱根、呼吸根等各类根系和茎上的皮孔为根系供氧以适应缺氧的沉积物环境;通过将繁殖器官特化出中空或海绵状结构,使之既能随海水漂流,又能长期确保繁殖体的萌发能力,达到远距离传播繁殖的目的。

海口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绽放出一朵鲜艳的红树林

潮水退去时,三亚铁炉港的红树露出了发达的根系。

湿地素有“地球之肾”的美誉,而红树林也被称为“海洋绿肺”。那么,红树林湿地是如何做到既有“肾”的功能,又有“肺”的功能?

红树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构成的海上森林群落,和其他植物一样,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并释放出大量氧气,供给人类与大自然各种生物使用。科学研究表明,单位面积的红树林湿地固定碳的能力,大约是热带雨林的10倍。这就有了它的供氧和固氮的作用。

说到“肾”,不得不提到红树林的净化水质和促淤作用。红树植物依托着密集的根系可使海水缓流,增加了悬浮泥沙的沉淀速率,达到了部分净水的作用。此外,红树植物对氮和磷的吸收积累能力也很强,可以有效降低沿海渔业养殖产生的养殖废水中氮和磷的含量,减弱水质富营养化的风险。同时,红树林还可通过多种方式将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固定在沉积物当中,形成金属硫化物,进而起到净化海水的作用。

“造陆先锋”动物家园

红树林湿地不仅可以促淤造陆,还能供给周边居民丰富的海产品,也给鸟类提供了美味的食物。

海口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绽放出一朵鲜艳的红树林

入夏后,海口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愈发郁郁葱葱。

红树林有“造陆先锋”之称,其支柱根、呼吸根、表面根、板根等多种形态根系都是促淤造陆的“好帮手”。盘根错节的根系可以滞留陆地上来泥、沙等各种物质,促使滩涂沉积物的形成,红树林内的淤积速度比一般滩涂高2~3倍。随着泥沙不断向海洋方向淤积延伸,红树林也不断扩散生长,原来的滩涂逐渐抬高形成陆地。当然红树林区也非常容易滞留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

红树林还是天然养殖场和鱼类育幼场。它们庞大且密集的根系形成了天然的屏障,纵横交错的潮沟和浅水水域为鱼、虾、蟹和贝类提供了优良避风港。大量的幼鱼、幼虾为躲避天敌在红树林内生长、栖息,对区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

海南红树林拥有极高的动物多样性,据不完全统计,分布有鸟类203种,两栖类12种,爬行类23种,哺乳类21种,鱼类165种,蟹类63种和软体动物77种,随着调查的深入,这些数据不断被刷新。

可以说,红树林庇护着众多海洋生灵,守护着海洋与陆地,保护红树林湿地就是保护海洋生态,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过去,我们曾向大自然过多索取,今天我们把一些生态区域归还大自然,完全可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生共存。

保护见成效问题仍不少

中国红树林面积仅占世界红树林面积的0.14%,但红树植物种类却达到全世界红树植物种类的约1/3,在红树林植物种类多样性保护中占据特殊地位。海南是全国红树植物种类最丰富的省份,我国原生红树植物共有20科37种,这些种类在海南都有分布,然而,目前有近一半种类处于不同程度的濒危状态,亟待加强保护。

保护红树林,除了大量植树造林以增加红树林面积之外,还应对红树植物中的濒危物种进行保护。

海口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绽放出一朵鲜艳的红树林

濒危红树莲叶桐。

除了红榄李,还有莲叶桐、水椰、瓶花木等濒危物种,均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近年来,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以濒危物种保育为抓手,加强科研攻关,在红树林湿地退化机理、生态修复和濒危物种保育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在红榄李、莲叶桐、水椰、卵叶海桑等濒危物种的原生地开展回归种植,扩大种群数量和红树林面积,提高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目前取得了初步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红树林生态系统是红树林、滩涂、潮沟、浅水水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保护红树林,除了保护红树植物本身,还应该保护以红树林为主体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生长环境。

而保护好红树林这一宝贵的生态系统,需社会各界提高保护意识,各职能部门加强治理,综合考虑,做到科学种植、科学管理,红树林才能更好地蓬勃生长,繁衍生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3 16: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极危物种现身东寨港
这是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黄胸鹀(2023年1月1日摄)。近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鸟类监测调查中发现,极危物种黄胸鹀现身东寨港,这是目前海口市境内记录
2023-01-01 20:04:00
海口市美兰区政协委员崔茂毅:因地制宜发展东寨港红树林观鸟旅游产业
...政协委员崔茂毅崔茂毅介绍说,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37.60公顷,是候鸟越冬的场所和迁徙的中转站,是各种海鸟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塔市保护站数据显示,
2024-01-30 09:58:00
国庆假期,海南湿地旅游迎来高峰
...的绿色生态之美。 湿地旅游受热捧10月初的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东寨港),已经迎来了不少候鸟。放眼望去,红树成林,万鸟齐舞,阳光与碧波遥相辉映,引得许多市民游客纷至
2024-10-13 00:44:00
...变迁。演丰镇临海,我国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多半位于镇内。这些年,演丰镇在持续开展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的同时,发展生态养殖、乡村旅
2023-02-22 04:35:00
近万亩海上森林“在路上” 海口江东新区生态含金量持续上升
...023年首个新开工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项目。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介绍,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建设工期达720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湿地保护基础设施、退化湿地恢复、科研监测等工程
2023-02-03 19:49:00
当世界湿地日遇上春节,带你沿着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探秘美丽湿地
...,期间途经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俯瞰海口五源河湿地。记者 李昊 摄五源河将火山熔岩湿地与灌丛沼泽区的充沛养分裹挟,自海口永庄水库一路曲折向北,穿
2025-02-02 08:18:00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观测塔设计方案出炉
...记者近日从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获悉,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生态旅游一期项目科研观测塔设计方案已出炉。该项目位于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部,环境优美、视野开阔,具备科研观测鸟
2022-12-21 20:36:00
东寨港:白鹭空中形成鸟浪
1月8日下午四点,在海口东寨港国家自然保护区鸟岛边上,近千只觅食归来的白鹭懒洋洋地在退潮后的滩涂上歇息,远观就像一颗颗镶嵌着的珍珠,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驱车前来观看。白鹭在鸟岛边歇息
2023-01-09 09:42:00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海南一些地方破坏红树林问题依然突出
...。记者随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海南一些地方存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不当、保护区被违规侵占,红树林保护规划缺失、砍伐破坏时有发生,督察整改不力、红树林生境恶化等问题。红树林自然保
2023-12-01 14:3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对话陈铎:让更多人关注沙滩文化
多彩贵州网讯我觉得应该加大对沙滩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此来扩大影响力。”11月11日下午,受邀参加遵义沙滩文化诗文名篇朗诵会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2025-11-11 22:0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穿”上它,还能多走一公里!
大皖新闻讯 系好腿带、扣紧腰带,穿上“机械护膝”爬楼梯,竟然毫不费力。11月11日上午,“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5-11-11 21:29:00
融合艺术与体育,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穗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广州香江1号艺术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本次展览遴选雕塑家
2025-11-11 21:29:00
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启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今天,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开幕
2025-11-11 21:29:00
多国诗人相聚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与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2025-11-11 21:29: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