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张常宁。受访者供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艺璇
即将开幕的巴黎奥运会上,南京姑娘张常宁将代表中国女排参赛,这也是她第三次出征奥运赛场。2004年,张常宁在南京市中山东路体育运动学校开启了她的排球生涯,昨天,记者来到这里,听张常宁的启蒙教练瞿海霞谈起弟子的故事。
暴雪之中,她步行11公里来到训练场
“开始了!注意!”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声,几个身材修长的女孩迅速站位,在训练场上开始了一场“对战”。正在训练的是中山东路体育运动学校的女子排球队,曾经,张常宁也是她们中的一员。
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中山东路体育运动学校共培养出了4位奥运冠军,其中3位来自排球项目。
站在场外的瞿海霞是张常宁的启蒙教练,就在这块训练场上,瞿海霞带出了包括张常宁在内的一批又一批女排运动员。谈及张常宁,许多故事瞿海霞历历在目。
“张常宁成长在排球世家,2004年来到中山东路体校训练,当时她才9岁。考虑到当时女排国家队缺少主攻,尤其是保障类型的主攻,于是便打算将她按照保障型主攻来培养,注重对她的基本功,尤其是一传、防守等技能的训练。”瞿海霞回忆。
“张常宁自小就是一个有天赋、性子沉稳、有拼劲的孩子。”瞿海霞说,有一件事让作为教练的她对这个姑娘留下了深刻印象。2008年初,南京下了罕见的暴雪,体校已经收到了体育局下发的“如有不便,可以停训”的通知,训练原定是要取消的。“让我惊讶的是,张常宁当年家住在离学校11公里远的地方,因为暴雪车辆无法通行,家人原本准备帮她请假,可她硬是徒步将近3个小时来到了训练场。”瞿海霞回忆。
“刚来体校那会儿,张常宁最爱看的电视剧是《亮剑》。”瞿海霞笑着说,“当时张常宁看了电视后说‘我就要像主人公一样,一定也要把我的排球练到最好!’”此外,瞿海霞表示,除了排球训练,张常宁还把学业也兼顾得很好。
坚韧沉稳,她是小队员心中的偶像
“排球训练最初是非常枯燥的,是一个人对着墙练习,许多年纪小的队员会‘疲’,但张常宁从不偷工减料。”瞿海霞介绍,日常结束训练后,常能见到张常宁单独留下来,一个人对着墙做200个一组的接球加练。当时每周球队休息1天,在这1天当中,张常宁还会主动和家人一起再去场地加练。
“很有天赋,非常刻苦”是张常宁留给瞿海霞的印象,“最初在队里,张常宁除了身高优势别的并不突出,她是用一次次刻苦的训练、一场场表现突出的比赛证明了自己。”瞿海霞想起了16年前的一件往事。
2008年,瞿海霞带学校女子排球队参加当时的全国U15排球锦标赛。“在晋级对阵赛的前一天,当时教练们给队员开完了准备会,这个空当,不少小队员都会松懈下来,而张常宁喊上队里几个主力,商量‘这次球应该怎么打,明天布防应该怎么站’。事后证明,她的建议非常好,这次讨论的内容对她们比赛的配合非常有帮助。”瞿海霞回忆。
学校校长陈洁说,平日里,学校常会邀请张常宁等从学校走出的冠军选手空余之时回到学校,带着小队员们一起上上课,打打球,“每次小运动员们看到张常宁都特别兴奋。”
15岁的李剑乔在学校已经训练了4年,目前,她在队伍中同样担任主攻,她说:“先前张常宁姐姐带着我们一起打球,我还和姐姐学习了一传的技术动作应该怎样做得更到位,获益特别多,我现在也特别有动力!”
在队里担任副攻的傅沫曦说:“还记得以前大家跟队一起去现场看张常宁姐姐打比赛,姐姐身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很能感染我,我也会一直以她为榜样。”说到即将开幕的巴黎奥运会,傅沫曦笑着送出了祝福,“希望张常宁姐姐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我们都会为你加油鼓劲的!”
为国育“苗”,这里走出了12位世界冠军
中山东路体育运动学校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学校以选拔培养篮球、排球、手球项目的优秀体育“苗子”为办学目标,先后培养输送了12位世界冠军,其中包括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赵蕊蕊、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鞍马团体冠军和男子鞍马个人冠军肖钦、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张常宁和惠若琪等4位奥运冠军。自2005年以来,学校屡次获评“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称号,2022年还获评“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2022—2025)”称号。
作为南京唯一一所青少年排球业余训练学校,学校的排球项目在省、市体教融合政策支持下,在全市8所高中、16所初中、42所小学中建立了专业训练基地,提供技术及教学服务,构建了覆盖体育人才选拔和训练的中心网格体系,形成了近700名中小学生的后备人才储备库。
谈到体育“苗子”的选拔,陈洁笑着说:“张常宁那个年代,我们的教练还只能亲自去南京市的各所中小学里去‘相看’孩子们的身高、运动条件。近年来,我们不仅会举办很多中小学生的比赛来选拔好‘苗子’,幼儿园中如果发现有身体条件好的孩子,也一样可以接纳训练,现在我们学校最小的接触排球的小朋友只有5岁。”
在这样独特的选拔、培养机制下,近年来,学校向国家少年队输送优秀运动员6人,向国家青年队输送7人,向国家队输送3人。在2018年和2022年两届省运会上,学校包揽了室内排球项目所有组别的全部冠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8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