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双季早粳稻“首台套”——国投种业为我国主粮供应“端上第一碗饭”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7-09 16:4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我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第一大国,但所有的早稻品种均为籼稻,一直以来,双季早粳品种在我国水稻生产中是空白。由李家洋院士牵头组织研发、国投种业旗下丰乐种业商业化推广的“中科发早粳”品种成为我国双季早粳稻“首台套”,弥补了双季早稻无粳稻的空白,可将我国优质新米的上架销售期提前2-3个月,为主粮供应“端上第一碗饭”。

为加快中科发早粳系列新品种成果转化,践行央企责任担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投种业旗下丰乐种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于2024年7月7日—8日在江西省上高县联合召开“中科发早粳”系列新品种高产示范展示暨品种签约及全国推广发布会。全国政协常委、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李家洋院士,全国人大常委、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钱前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农科院、宜春市及上高县相关领导、新品种推广单位及种植大户代表参会。

双季早粳稻“首台套”——国投种业为我国主粮供应“端上第一碗饭”

发布会现场。丰乐种业供图

在院士和各级领导专家的共同见证下,丰乐种业分别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江西农业大学就“中科发早粳1号”,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就“中科发早粳23”正式签订开发协议,选育和试验单位专家对该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做了重点介绍。国投种业副总经理、丰乐种业董事长冯越介绍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并表达了今后持续与大院大所深度合作的强烈愿望。参会的各级领导专家就品种推广意义和开发前景从不同角度分别进行了展望。钱前院士回顾种质资源创新对粮食增产增收的重大意义。他表示中科发早粳1号是“0-1”的开创性新品种,希望与会嘉宾要抓住历史机遇,将品种推广开来。

双季早粳稻“首台套”——国投种业为我国主粮供应“端上第一碗饭”

发布会现场。丰乐种业供图

李家洋院士表示这是一场精诚合作的大会,中科发早粳系列新品种选育工作从立项、亲本来源、品种示范到审定都得到了各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今后的推广工作更是对水稻全产业链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种业发展,早粳稻品种能有效提高双季稻地区复种指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他对此次科企合作充分肯定,品种的签约合作体现了国家建设科技企业,支撑前沿科技的发展理念。

会后,与会领导专家顶着烈日前往“中科发早粳1号”示范片观摩品种表现。

双季早粳稻“首台套”——国投种业为我国主粮供应“端上第一碗饭”

合影。丰乐种业供图

国投种业将以“中科发早粳”系列新品种的开发为契机,持续推进与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创新务实的产学研合作,促进前沿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发挥“种业国家队”优势,共同为我国打赢“种业翻身仗”、促进种业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陈楠 施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9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农种业杂交粳稻育种新方法“神奇草稻”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稻”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一种创造优势杂交粳稻的育种方法”发明专利权。据介绍,中农集团种业控股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种业研发投入,在持续研发过程中发现了矮秆、早发多蘖粳稻突
2024-01-09 06:03:00
扎根琼岛沃土 攥紧中国种子
...薯的系列南繁工作都将有助于保障热带地区近10亿人口的主粮安全。“我们在刚果(布)建立首个海外科技中心、援建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示范种植的华南5号木薯每公顷产量达到51
2023-12-15 07:27:00
首个双季早粳稻品种上市在即 “中国饭碗”将装新粮
...粳稻品种,可以将优质新米提前两至三个月上市,为我国主粮供应端上‘第一碗饭’。”李家洋说。优良双季早粳品种的研发、推广,可有效提高早稻米的品质和商业价值,有力带动农民增收。农民
2023-07-22 05:44:00
楚雄市粳稻种业助农增收实现新突破
...作伟)近年来,楚雄市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大力发展高原粳稻种业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2024年,全市高原粳稻繁种备案1.32万亩,预计生产种子790万公斤、产值3600万元
2024-05-09 01:35:00
农发种业涨停,种植业概念板块涨超3%
...62.25%。东兴证券分析认为,从行业基本面来看,我国今年主粮供应预期稳定。而全球粮食供应不确定因素仍存,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并预期持续增强,后续对于全球粮食市场影响建议持续
2023-07-07 10:40:00
种子承载梦想 沃野升腾希望
...种37个,繁种农户1756户5268人,平均亩产量635.2公斤,产出粳稻种子254.08万公斤,平均亩产值3048
2023-09-21 18:30:00
种业创新如何助力粮食产能持续提升?——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观察
...科发”系列水稻新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籼稻和粳稻杂交优势,聚合抗病和优质基因,培育出“嘉优中科”系列籼粳杂交稻。“提升粮食产能,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中国工程院院
2023-01-07 17:03:00
津产“小种子”迸发“大能量”(图)
...安介绍说,他们还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半弯曲重穗大粒粳稻株型育种”,攻克了“品质与产量、抗性与产量、大粒与优质”等多项技术难题,实现了优质、抗逆、超高产的高水平统一。种源要做到
2023-03-19 05:07:00
...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的转型过程中,主粮作物之一的水稻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胡培松认为,功能稻米作为一类特殊功能的水稻产品,是营养导向型农业、功能农业或功能食品
2023-01-07 07:0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刀片嗓”别硬扛!可能是流感来袭,科学用药是关键
当喉咙出现那种吞咽如同吞咽刀片般的剧痛时,这其实是您的身体正在与流感病毒进行一场激烈“阵地战”的明确信号。这片“战场”——咽部黏膜
2025-11-27 11:40:00
康王®酮康唑洗剂入围“2024-2025年度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
2025年11月18日,由家庭医生在线主办的“2024-2025家庭常备药、家庭常备营养食品/保健品、家庭常备医疗器械及消毒用品上榜品牌”活动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2025-11-27 11:41:00
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康汇医院入选减重教学单位,减重更科学
近年来,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国家也启动了“体重管理年”相关行动,鼓励大家通过科学方式管理体重,推动医学减重走向规范化
2025-11-27 11:41:00
连续三年入选家庭常备药榜单,连花清咳片凭何成为止咳优选?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监测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南北方省份均处于流感高发季节,多地门诊咳嗽、咳痰患者显著增加。在咳嗽咳痰患者增多的背景下
2025-11-27 11:43:00
助听器如何选择?从痛点到选型,5 大主流品牌深度解析
当 65 岁以上老人中每三位就有一位存在听力障碍,当中国听损人群规模已超 7000 万,助听器却始终未能走进更多家庭 ——我国助听器佩戴率不足 5%
2025-11-27 11:43:00
莒南县第三小学举行美食分享会
鲁网11月27日讯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感受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劳动乐趣,11月24日,莒南县第三小学举行了美食分享会
2025-11-27 14:44:00
崇礼彩椒咖啡出圈
河北日报讯(周大伟、郭晓通)近日,随着崇礼区各大滑雪场陆续开板迎客,一种融合了当地特色的彩椒咖啡正悄然出圈。彩椒咖啡是将新鲜彩椒挖空成杯
2025-11-27 17:38:00
云岩区离退休干部和老干部工作者热学热议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
11月20日,中共贵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在贵阳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25-11-27 17:47:00
铜仁市委老干部局:“三点”发力激发 “银龄”新动能
铜仁市委老干部局坚持精准理念,创新工作方法,紧扣“三个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引导广大老干部发挥优势、贡献智慧,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注入“银龄”力量
2025-11-27 22:59:00
贵州老年大学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贵州老年大学邀请省委党校发展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刘旭友作专题辅导报告。学校全体干部职工参加
2025-11-27 23:00:00
AI 赋能医疗:数据安全与创新推动医疗数智化变革
“前段时间,我有幸在北京大学参与了AI与医疗信息化专题课程学习,了解医疗数据安全防护、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等前沿内容。课堂上
2025-11-27 12:19:00
糖尿病足:沉默的致残杀手
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有一个并发症早期症状隐匿,一旦发作却可能导致患者足部溃烂、感染,甚至截肢,它就是糖尿病足。据统计,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
2025-11-27 07:13:00
多囊卵巢综合征难怀孕?医生教你助孕小技巧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妇科门诊中比较常见,是一种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通常在青春期发病,且发病率较高,我国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病率约为5
2025-11-27 07:13:00
从用药到饮食:结核患者的全周期护理手册
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治疗周期长且易复发,系统性全周期护理对提升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至关重要。诊断确认后的药物干预与康复阶段的营养支持需要精细控制
2025-11-27 07:13:00
熬夜、压力大伤神经?神经外科医生的护脑指南
在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的背景下,很多人习惯熬夜。不少人会在熬夜后出现记忆力下降、头晕眼花等情况,并且变得比较暴躁。若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
2025-11-27 0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