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江苏首例!心衰患者植入国产集成式双心室辅助装置
装上“双引擎”,心中“大石”落了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
通讯员何雨田
实习生唐浩哲
“胸口不再像压着大石头了,终于能躺平睡个安稳觉。以前走两步就喘,现在能一口气走个20米了!”上周末,出院前的李先生(化姓)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病房里露出轻松的笑容。就在不久前,他在这里成功接受了国产人工心脏“集成式双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成为江苏首位植入国产集成式双心室辅助装置的患者。
脆弱如薄纸,“双心”衰竭手术困难
54岁的李先生来自扬州。他告诉记者,2022年3月他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接受了心脏瓣膜手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然而术后恢复不理想。“今年4月,我父亲再次发病,精神很不好,胃口也差,气喘得厉害,晚上睡觉不能平躺,而且双腿也肿得厉害。”李先生的儿子回忆。
5月初,李先生辗转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诊医生回忆,检查结果触目惊心——他的心脏已扩大到正常人的两倍,处于全心增大、严重双心室衰竭状态。“患者左心功能极差,右心同样存在器质性病变,必须立马做人工心脏植入,但单纯的左心室辅助装置无法解决他的问题。”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邵永丰教授说。面对这颗脆弱如薄纸的心脏,治疗团队面临严峻挑战。
“不熄火检修”,“双擎”方案最终成功
心脏移植本是治疗终末期心衰的“金标准”,但供体稀缺且患者年龄等因素限制了这一选择。综合评估后,团队决定将其纳入集成式双心室辅助装置植入临床研究,为其实施集成式“双心”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就像给一辆几近报废的赛车同时更换左右引擎,而且不能熄火检修。”邵永丰教授解释手术难点,“因为他做过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和冠脉搭桥手术,手术距今间隔时间不长,再加上此前二尖瓣换的是生物瓣,为了防止二尖瓣生物瓣的支架对左心室后壁的损伤,我们不能大幅度搬动心脏,所以集成式人工心脏的左心室辅助装置泵我们只能原位缝在左心室的心尖部。”
邵永丰教授告诉记者,常规的人工心脏“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团队已在4年内积累了76例的经验,但这次的挑战在于如何调整好右心室辅助装置泵的位置和角度,“因为右心房靠近房间隔和瓣膜,如果植入的位置不佳,很容易会在心脏泵血过程中被吸到那里造成堵塞。”
6月3日,在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体外循环师、手术室等多学科护航下,团队迎难而上。术中在超声精准引导下,构建完备血流通道,经历精密“拆弹”后,随着双泵同步启动运行,生命信号重新在监测屏上稳定跃动,这台高难度手术最终成功完成。
集成式“双心同启”,开辟终末期心衰救治新路径
术后,李先生恢复顺利。查房时他感慨:“现在呼吸畅快了,腿也不肿了,感觉重获新生!”
邵永丰介绍,一般而言,终末期心衰患者大部分都是左心室出现问题,“全球每年超过8000例终末期心衰患者都是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在我国这个比例也在90%以上。”虽然集成式双心室辅助装置不是主流,但对特定患者意义重大。
“本次省内首例集成式双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们对终末期复杂心衰的救治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邵永丰强调,该手术目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团队将持续探索技术创新,让更多心衰患者重燃生命希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8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