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草地植被趋于恢复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28 06: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南方科技大学

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草地植被趋于恢复

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草地植被趋于恢复

研究示意图。南方科技大学供图

本报讯(记者刁雯蕙)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郑一团队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将深度学习方法创新性地用于草地演化预测,并揭示全球变绿在内陆干旱区的新机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陆地植被呈“变绿”趋势,二氧化碳施肥效应、水热条件变化及大气氮沉降等被认为是主要驱动机制。近年来,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的草地植被也趋于恢复,但其机制缺乏系统、定量的分析。

该研究中,研究团队以2001至2015年生长季获取的Landsat-7 ETM+图像为数据源进行草地覆盖度遥感解译。利用HEIFLOW生态水文模型和RIEMS区域气候模式提供的驱动数据,构建了卷积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ConvLSTM)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对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下游戈壁地区草地盖度的时空动态预测。

研究表明,2001至2015年间,研究区草地总面积从568平方公里扩大为741平方公里,增长了约30%。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归因分析发现,其中62%的植被变化归因于该流域自2000年起实施的生态流量管理,32%源于流域中上游自然水文变化产生的跨界影响,而研究区当地的气候变化因素仅占23%。

研究定量揭示了生态流量管理和跨界水文影响的内陆干旱区草地恢复机制,该成果对于干旱区植被恢复、水资源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8 0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水分胁迫敏的生态指标来表征生态干旱。例如,在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绿度(如叶面积指数)对水分胁迫非常敏感,可指示植被水分供需平衡状态。该文章认为,遥感等技术可实时监测生态系统多维
2024-04-03 18:18:00
最新研究预测:全球干旱区2100年陆地水储量或明显减少 干旱持续扩张
...键。但就目前而言,在人类干预和气候变化背景下,关于干旱区水资源对农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管理的响应特征尚缺乏共识,未来植被动态和陆地水储量响应的转变仍存在知识空白,特别是
2023-08-23 21:17:00
...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实践者,我们在干旱半干旱区的生态保护修复中,需要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做到科学绿化、以水定绿,由绿的数量增加逐步转向稳绿提质,普及绿色低
2023-03-07 06:52:00
《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
...地理单元并入中华大家庭时间较晚。其二,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走向大体是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它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此
2024-03-20 14:19:00
国家林草局公开辟谣:沙漠应不应该大面积植树造林?
...沙漠地区不缺土壤,风沙土本身就是一种土壤类型。我国干旱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年降水量只有不到200毫米,仅靠天然降水无法支撑大量树木生长,大面积或高密度种树会降低地下水
2023-06-19 00:29:00
天山深读丨以科技创新驱动新疆高质量发展
...资源开发,新能源潜力评估等方面也有新发现。问: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研究领域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答:2022年,新疆生地所在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报告显示,近十年
2023-02-21 21:21:00
哈萨克斯坦,一个要命的问题
...漠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干旱区,由于气候变化或过度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生产潜力下降或丧失的过程。 在哈萨克斯坦14个州中,有7个州的土地荒漠化面积
2023-01-05 19:51:00
聚焦全国科普日张家口活动|生态保护与“两区”建设科普报告会在河北北方学院举办
...导师刘刚,分别以《“大国草策”与两区建设》《干旱半干旱区湿地水鸟多样性与保护》为题,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草原生态现状以及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普及了草原生态系统重要性和
2024-09-27 18:08:00
...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获悉:新疆生地所在干旱区生物种质资源收集和保育平台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已搭建全球首个耐脱水植物基因组数据库,为我国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可持
2024-01-07 12:1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