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今天拿到了助学贷款,感到非常开心,这个助学贷款可以帮助我支付一部分学费,我也会利用大学课余时间去做一些兼职,赚取一些生活费,这样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也可以保证我顺利完成学业。”张晓鹏(化名)是一名大一新生,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他和父亲来到平城区教育局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助学贷款,经过审核、复核、信息确认等环节,顺利办理了助学贷款手续。
随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陆续投递到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也迎来高峰期。连日来,我市各县区教育部门大力宣传国家有关资助政策,线上线下齐发力,扎实有序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助力困难学子圆梦大学。
昨日上午,记者在平城区教育局资助管理中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大厅看到,前来咨询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提交身份证件、录入身份信息、填写申请表格……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学生和家长讲解贷款的相关政策及办理流程,现场秩序井然。
家住绿洲西城社区的吴杰(化名)就读于吉林大学,因父母没有稳定工作,经济困难。去年他被吉林大学录取后,第一时间申请并如愿获得助学贷款1.2万元。今年他线上办理提交了续贷申请。“今年了解到有线上办贷款的政策后,我立即进行了助学贷款续贷,非常感谢国家的好政策,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能让我继续完成学业。”吴杰告诉记者。
我市各县区教育部门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科学谋划、提早部署,通过预约受理、咨询答疑等措施,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简化办理流程,提高受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今年我区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将持续到9月底。”平城区教育局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陈建文介绍说,助学贷款首次办理需到现场进行办理并签订书面合同,再次贷款可利用助学贷款系统的“远程受理”功能线上办理,不必到现场。截至8月21日,该区首贷已办理500多人次,续贷1200多人次,后续将继续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确保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