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胸前那枚熠熠生辉的党徽 ——海东市民和县杏儿乡党员群像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31 23:0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12月29日一大早,从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城出发,一个半小时,终于抵达此行的目的地——杏儿藏族乡日扎村。

通往日扎村的路并不好走,从乡政府到日扎村的12公里蜿蜒的盘山路,连续的急转弯,狭窄的羊肠道……直到看见迎风飘扬的党旗,我们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日扎村上下社的安置点到了。

但我们并没有找到日扎村党支部书记安多杰,从村民口中得知,安书记去县城打针了,现在是驻村第一书记杨勇主持工作。

战斗堡垒聚人心

杨勇深棕色的皮鞋上落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显然他已经很多天没有擦过鞋了。“我们村是全乡受灾最严重的一个村,全村159户中115户房屋严重受损……”杨勇对一组组数据如数家珍。

这时,73岁的白项加正提着铁桶从板房里走出来,看到杨勇,他赶紧放下铁桶,把一双沾着煤灰的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握住杨勇的手说:“书记,吃了没?家里刚烙了馍馍。”

“吃了吃了,煤够烧不?”简单的对话,却是满满的相互关怀。

“地震发生后,我们和村两委的干部、4个社的社长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灾小组,全面统筹排查、安置、物资分发等事项,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杨勇说:“老支书安多杰是我们的榜样,处事冷静,思虑周全。”

杨勇介绍,地震中断了日扎村的部分路段,给救援带来极大的难度,是安书记最先想到必须第一时间通路,才能保证物资及时送达,也是他多方联系,带领党员群众连夜打通了一条“生命路”。

杨勇永远忘不了,这个60多岁的老支书迈着并不利索的双腿四处奔忙、扯着嗓子一遍又一遍安抚受灾群众、拿着电话焦急地询问救援物资相关情况时的背影,很少流眼泪的他眼睛竟一次次地湿润了。那一刻,认真负责、敢于担当的老党员形象在他的心中变得无比高大。

在摸排和等待物资的日子里,杨勇和工作队员总想着为这里的村民多做些什么。他们连夜向单位汇报,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限度地向受灾群众协调救援物资。

点点繁星下,他们借助着手电的光亮艰难地行走在日扎村坑洼不平的道路上,冷月寒天中,他们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到受灾群众身边。仅仅7天,杨勇熟悉日扎村的沟沟岔岔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纹一般。杨勇说:“关键时刻我们得顶得住,凝聚在一起,成为群众最坚实的依靠。”

中流砥柱得人心

临近晌午,安置点广场上忙碌起来,年轻的妇女开始为安置点的村民准备午饭。三口大锅里的开水已经沸腾,火膛里的劈柴啪啪作响,安置点迎来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大锅饭。两口大锅里土豆炖肉色香味俱全,一口小锅里奶茶飘香,这顿午饭注定美味。

“饭香不香?”年轻小伙安周加问记者:“我和我的兄弟们做得比这还香。”

“这话没毛病。”一旁的胡公布连忙搭话。

胡公布略有些骄傲地告诉我们,他的兄弟们一个比一个能干,不但饭做得好吃,也特别能吃苦。“地震发生后,村干部一个比一个忙,我们年轻人也没闲着。运送物资,搭建帐篷,烧火做饭,样样都干。我们有个微信群,叫‘兄弟联盟’,安周加是群主,是他最先提议群里的23个人每人捐50元钱,给大家采购食品;也是他最先提议架锅做饭,让乡亲们吃上热乎饭。”

胡公布说的事我们在安置点老人的口中得到了证实。物资运送不上来时,是村里的年轻人自发组织起“三蹦子运输队”,一趟接一趟地去乡政府领物资;村两委人手不够时,是村里的年轻人自告奋勇分担工作;谁家碰到困难时,也是村里的年轻人帮忙解决。“这些娃娃们出了大力,帮了大忙了。”老人们说着,竖起大拇指。

有着3年党龄的胡公布是“兄弟联盟”中惟一的党员,这段时间他比其他年轻人更积极、更勤奋、更吃苦,他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胡公布的表现,老党员们看在眼里,兄弟们也看在眼里。当记者让他谈谈这些天来的感受时,他说:“我是一名年轻党员,首先做到的就是一切听党指挥。这段时间,我深刻地体会到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站在一旁的杨勇默默地听着胡公布的一席话,他更加坚信日扎村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因为他们有像安多杰一样无私奉献的老党员,也有像胡公布一样一心向党的年轻党员,这个集体何愁没有凝聚力。

无私奉献暖人心

“小马,你啥时候回来,有人给你送来了两个馍馍。”电话那头,同事吕富英问道。

“我还得两三个小时。”杏儿藏族乡人民政府组织委员马燕匆匆忙忙挂掉电话,又忙着去对接其他事了。

一上午,马燕在不停地接电话。有对接物资的,有联系工作的,也有嘘寒问暖的……地震以后,这样的工作节奏成了马燕的日常。

马燕是乡政府出了名的“女汉子”。这些天,她要么是在入户调查的路上,要么是在对接物资的途中。连日的操劳让她眼睛里挂满了血丝,嘴唇裂开了口子,声音略显沙哑。

马燕也是乡亲们眼中出了名的负责任,特别是在地震发生后的这段时间。只要物资一到位,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她总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第一时间对接、调配、发放,一刻也不敢耽搁。因为她知道,慢一分钟,乡亲们就会挨饿受冻一分钟。因此,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不停地转着,而抽打陀螺的鞭子正是她自己。

当我们想要采访她的时候,她却腼腆地说:“没啥好说的,这都是我的工作,更何况我是一名党员。我的同事吕富英,她克服了更多的困难,更不容易。”

在马燕的引荐下,我们在乡政府的物资发放处见到了正在盘点物资的吕富英,旁边跟着一个听话、懂事、可爱的小男孩。

“妈妈,你和我说句话嘛!”

吕富英心疼地摸了摸孩子的头,满眼疼爱地对孩子说:“宝贝乖,自己先玩一会儿,等妈妈干完工作陪你说好多话。”

在尘土飞扬的大风中,吕富英仔细地清点完物资,登记入册,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和我们聊上几句。

“这个岗位责任大,要细心,每一件物资的出入都要明确,这是捐赠人士的爱心,我们不能辜负。”谈到孩子,吕富英哽咽了:“顾不上他,更多的时候都是他自己在玩,吃饭大多时候是同事在照顾,我忙到很晚,孩子有时就在沙发上睡着了……”只言片语中,包含着无奈和心酸。

今年12月2日,吕富英刚刚成为一名正式党员,但她说:“还是一名预备党员的时候,我就在以党员的标准时刻要求自己,更何况是在这种关键时刻。”

刚刚还满眼噙着泪水的她,此刻眼神无比坚定。阳光映射着她胸前的党徽,“为人民服务”五个字熠熠生辉。

(来源:青海日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1 00: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准备好。”12月19日,青海省红十字会党员干部职工抵达民和县集中临时安置点后,立即开始了各项准备工作,接通餐车内的水、电、燃气、通风设备……没敢停留一分钟。省红十字会的党员救
2023-12-22 02:25:00
静看巾帼 绽芳华
...海法治报静看巾帼 绽芳华——记全省三八红旗手海东市民和县人民法院李静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郭佳 实习生 薛慧雯“不让须眉铸忠诚,历经风雨绽芳华。”听到青海省三八红旗手、民和县
2023-03-08 08:43:00
坚守岗位,以心暖心 她们守护着地震伤员的康复
...视网央视网消息: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人民医院是青海省收治此次地震伤员最多的医院,共收治了130名伤员,目前仍有33人在院内治疗。元旦假期,医务工作者们
2024-01-01 22:27:00
...覆盖、管理多样化、效能最大化的农村党员管理新格局。民和县“目标式”管理在职党员,推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模式,对村“两委”成员的管理进行可量化、可视化的目标设定,根据岗位职
2023-07-03 00:03:00
“党建+文明”倾力铸魂移风易俗
...、淳朴民风。这是甘沟乡倡树文明新风的一个缩影,也是民和县以党建为引领,劲吹文明新风,打出移风易俗组合拳的一个生动实践。今年8月22日恰逢农历七月初七,民和县民政局开展以“山水
2023-10-31 00:03:00
...“六张牌”,答好以案促改“必答题”。坚持高位推进,民和县委常委会第一时间将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会议精神作为“第一要务”进行专题学习,并制定《民和县加强政治监督相关措施》,不断
2023-07-20 00:04:00
本文转自:青海法治报海东市民和县消防救援大队催告书民消催字[2024]第0001号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身份证件种类及号码、户籍所在地、现住址/单位名称、地址、法定
2024-01-31 02:43:00
青海海东烟草:大家放心 我们一起渡过难关
...痪的母亲。”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时,家住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的零售客户喇芝兰不顾自己和丈夫的身体残疾不便,立即将母亲用棉被包裹,抬到了自家院中避险。地震过后,家中
2023-12-25 15:18:00
...元的罚单,这也是海东市开出的首张反恐罚单。6月29日,民和县某加油站因监控视频保存时长不足90日、一键报警联网无法正常使用、反恐怖安全防范台账不全等问题被民和县公安局下发整改
2023-10-11 03:4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