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本报记者 李晨
“草业科学不仅关系国计民生,更关系人类命运。”在近日于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以下简称草原所)举行的全国草业科学院所长联盟大会暨全国草学学科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任继周发来贺信指出,如何结合生态建设、荒漠化防治、退耕还林和现代化农业,大力推动发展现代草种业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理论技术体系迫在眉睫。
任继周表示,草牧业在保障我国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中具有重大作用,大力发展和构建合理利用与改良草地的技术体系,是保障我国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草原所应注重品种优化,继续大力推进草原所具有优势的乡土草种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工作。
草原所所长林克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草原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种质基因库和多物种的生存地,是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屏障,也是牧业牧区发展和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林克剑说,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草牧业发展方式仍然不适应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草原草业科技贡献率整体偏低,亟须准确研判草原草业和科技发展态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持续提升自主自强创新能力。
“以草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村牧区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之一。”林克剑强调,草牧业上连种植业,中通加工业,下接流通服务业,承农启工,是连接一、二、三产和振兴农村尤其是牧区乡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目标最为直接、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草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据了解,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农业发达国家,草业是其农业的主体,草业经济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70%,牧草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草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我国苜蓿人工草地种植面积仅为美国的10%左右,总产量仅为美国的1/100,品质也远低于美国。近年来,我国90%以上的苜蓿产品来源于美国。同时,草畜产业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单位面积草原产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严重滞后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人工、半人工草地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水平均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林克剑表示,下一步,草原所将继续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重大需求,加快推进草原生态保护恢复与科学利用进程,实现饲草供给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不断提升草原生态生产资源的质量;加快发展草牧业,促进“粮-经-饲”三元结构协调发展,把饲草尤其是多年生饲草系统耦合到农业生产中,通过草田轮作提高土壤肥力;多元化、全方位、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构建粮经饲、种养加、产供销系统化农牧协调发展的生产结构和布局;从饲草源头解决畜产品减抗替抗等安全问题,实现安全草出安全奶安全肉,推动科产融合和供需平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1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