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726天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62个词条
01
从没想过,那个技术牛逼、人品和医德都无可挑剔、不幸被患者砍中数刀,至今左手仍残疾的眼科医生陶勇,有一天也会遭遇网暴。
起因是,12月23日,陶勇的12岁女儿过生日。
陶勇心血来潮,在微博上写了一篇小作文。
文中提到,女儿拍照不配合,脾气臭,简单的摆个pose比个心都不愿意。
陶勇将这种行为归结为“淑女到魔女”的转变。并在下方配上了女儿不情不愿黑着脸拍的“生日照”。
不过,真正惹怒网友的还不是陶勇评价女儿拍照这件事,而是他饭后让女儿洗碗。
“为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终于把她从房间里请出,洗净碗筷。
在成为魔女和淑女的分岔路口,为父一点儿不敢懈怠,诚惶诚恐,大脑结构里那点东西,一旦乖戾回路形成,格式化也清不了。”
原本只是想晒晒孩子的陶勇,发了几件极其平常的小事,却遭到了大量网友的批评。
网友们觉得,陶勇对女儿的教育,“爹味”太重。
12岁的孩子不配合拍照,有点自己的想法,怎么就成了“魔女”?
为什么孩子过生日,还要求孩子伺候家人,给大人夹菜、刷碗?
为啥非要搬出自己头脑中那套陈旧又酸臭的“淑女言论”来驯化孩子?
甚至还有人骂他活该被砍,诅咒下次被砍死。
不堪辱骂的陶勇,不得不删掉这条微博。
搞清了事情的原委以后,我不禁感叹,互联网时代,造神与毁神原来就在一瞬间!
那个愿意给贫穷的患者支付手术费,遭遇巨大不幸后依然温和善良的偶像级人物,仿佛一夜之间就不见了。
果然,互联网如何捧起一个人,就会如何毁掉一个人,没人能在这种网络环境下独善其身。
02
大概是为了平息舆论,又或者是希望澄清谣言、解开误会。
陶勇昨天又在网络上发布了一篇长文,对这件事进行回应。
他说,自己本意是想让女儿学会承担更多的责任,拥有照顾自己和关心他人的能力,却忽略了小寿星的感受。
并表示,自己在孩子生日当天,刻意营造所谓的“成长仪式感”确实欠妥。
他真的在很认真的反思自己的行为。
其实客观来说,对于陶勇所写关于女儿过生日小作文里的言论,绝对不是完全没问题。
12岁的孩子,正是自我思维观念迅速膨胀的时期,陶勇在要求孩子的时候,并未做到换位思考:
我在12岁开开心心过生日的时候,会希望被父母念叨,甚至要求刷碗吗?
单从这一点上来说,陶勇在共情孩子、理解孩子上,的确做得不够好。
但是,我们看到的,就一定是事实和真相吗?
又或者,仅凭陶勇这一点做得不够好,就该被网暴吗?
谁不是优点和缺点的并存体呢?
那些“喜欢造神,更喜欢毁神”的网友,又有几个能保证自己绝对完美,没一点瑕疵呢?
仅凭一篇小作文,就把一个人钉在耻辱柱上是不是太过草率了?
在互联网这个放大镜下,似乎没人能逃过苛责和审判。
尤其是公众人物,好的时候一好百好,稍微有点不符合公众期待,网友就上纲上线。
还记得美女记者王冰冰吗?
起初,她凭借一张“初恋脸”,以及过硬的专业能力,斩获了无数粉丝。
而当有人扒出她疑似英语四级考了两次,还没结婚就和男朋友同居等“黑历史”后,曾经捧她的那些人突然就变脸了,开始在留言区破口大骂。
从那以后,她开始慢慢消失在公众视野。
互联网时代,造神与毁神之迅速,真不是我等普通人可以看懂的。
03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文章中提到一个词——应该暴政,指外界对一个人投射的一系列高要求的、苛刻的理想化期待。
包括:
他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成为谁等一系列“要求”:他应该要诚实、慷慨、公正、勇敢、无私;他应该是完美爱人、完美丈夫、完美老师……
以及他不应该做什么/成为谁等一系列“禁忌”:他不应该将重心放在事业之外,不能谈恋爱;他不应该有任何不良嗜好,比如抽烟、喝酒……
只有统统做到了,他才会被接纳、喜欢和认可;一旦部分做不到,就会被讨厌、排斥甚至网暴。
这种现象,在一个公众人物身上尤为明显。
但事实上,这一系列“他应该……他不应该……”的指令,很多时候是外界意淫出来的理想化期待,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因为它完全忽视了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并且人无完人,孰能无过?
商业奇才乔布斯,纵使事业上极其成功,他的性格和私生活也仍然一言难尽。
但我们不能因为乔布斯性格和私生活的“不完美”,陶勇育儿方面的“短板”,就否认他们在专业方面的成就。
毕竟人的精力有限,投入到了这里,就必然忽略那里。
所以,对一个术业有专攻的时代偶像,肯定他在专业方面的成就,同时对他在非专业领域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才是善良又高级的做法。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大师临终前想找一个继承人,于是让两个徒弟去树林找一片最完美的树叶。
大徒弟没找到最完美的,就带回来还算完整的一片。
二徒弟一直惦记着最完美的树叶,在树林里转悠了大半天,什么也没带回来。
大师没有言语,将衣钵传给了大徒弟。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世上本就没有完美的树叶,总是盯着事物的瑕疵穷追猛打,是一种低级的体现。
做人也一样,你我皆凡人,谁都有缺点,苛求别人尽善尽美,是极其没教养且不道德的行为。
完美,可以是一种理想,但不是一个准则。
我们应该尽可能宽容地对待身边的每个平凡人。
*作者简介:飞白,精读主创,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8 12:45:4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