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立足特色优势延链补链强链
山东烟台建设重点产业链
本报济南1月9日讯(记者王金虎)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近日投运。海阳核电供暖区域从山东烟台海阳市扩展至威海乳山市,覆盖乳山主城区630万平方米,每年可替代原煤消耗23万吨。
海阳核电是烟台清洁能源产业链骨干企业,截至2023年10月底,一期工程2台机组已累计发电超过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原煤消耗约427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000万吨、二氧化硫26万吨、氮氧化物22.5万吨。
“着眼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烟台市立足特色优势产业,主动走出去寻求合作,让重点产业链融入全国供应链。”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表示。
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是烟台海洋工程产业链链主企业,目前已累计交付上百座各种类型的海洋装备,包括目前全球最新一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蓝鲸2号”、国内首座深水智能网箱、全球最大的三文鱼养殖工船等。其中,“蓝鲸”系列平台在我国可燃冰试采中承担重任,创造多项世界纪录。
据悉,从2021年起,烟台聚焦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汽车、海洋工程等16条重点产业链,全面实施“链长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经过两年延链补链强链,2023年前9个月,烟台16条产业链实施重点建设项目662个,完成投资1355亿元。16条产业链累计签约184个项目,总投资3762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67个。光电及磁性材料、生物医药、食品、航空航天等5条产业链新引进产业基金9只,全市产业链基金总规模超300亿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09: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