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演员尹昉:心中长出温柔的壳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6-14 14:31:00 来源:新周刊

演员尹昉:心中长出温柔的壳

演员尹昉:心中长出温柔的壳

尹昉最近参演了电影《温柔壳》。

幽深的山洞笼罩着尹昉。

电影《温柔壳》的摄像机紧随其后,用长镜头勾勒他向前走的背影。

这天是他的最后一个拍摄日。

南国的空气紧贴着他的皮肤,同细入毫芒的毛孔一道呼吸着。

尹昉的双足被这温柔的震颤所牵动,向前,再向前。

海面越来越近,倏然,一架直升机横空出世,从看不见的高处撒下一串轰鸣。

他耳蜗微颤,任由这声音挑起自己原本沉静的情绪。

作为男主角戴春,尹昉已经将同样的路线走了好几遍。剧情始终是那个剧情,正如他面前终是那条海岸线。

可他并未因重复而木然。

对于直升机的声音,他做出了足够迅捷的处理——一种“戴春”式反应。

尽管无意解读这种反应,但他很乐意还原场景,“当时我拍完之后就问拍到那个直升机没有。我就想,如果拍到了,那这个直升机可以作为我的一个幻觉,因为它在那里出现很魔幻。如果没拍到,配合后期音效,它也可以成为我感觉到的一个存在”。

尹昉扬起下巴向上看,仿佛眼珠的运动能将与他对话的人拉回那一天似的,他还抬起了手,仿佛脑筋能随之变得更灵活似的。

能让他做出此类小动作的话语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忆犹新的某个情境,二是思考。

而这两者在他的语境里又有一个共性——都是他有所“感受”的。

他离不开感受,换言之,正是过去30多年的所有感受塑造了现在的尹昉。

与其说命中注定,不如说水到渠成

2019年夏天,有日子没跳舞的尹昉携作品《混沌》亮相第五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开幕式的舞台。

作为编舞兼舞者,他试图从中找到一种秩序,“但是秩序一直又在被打破,然后建立新的秩序”。

乍一看,混沌是秩序的反面,但他不认为二者是矛盾的,恰恰相反,它们既可以共生、共处,也可以像云一般交融。

在旁人眼中,他很多时候也是个自洽的矛盾体,尤其是作为影视演员时。

《混沌》之后,尹昉通过警察、病患、青年才俊甚至不修边幅的“疯子”等角色,先后在电影《少年的你》,电视剧《新世界》《在一起》,以及电影《第一炉香》《一点就到家》中亮相。

这些作品任意两部之间没有相似,他的造型也都天差地别,最夸张的时候很多观众都认不出来。

对演员而言,这种隐身的状态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境界,因为多数情况下,“记住角色而非演员的名字”是莫大的褒奖。

不过,很难讲尹昉是在刻意追求这些。

对待表演,他会用一句“能遇到的机会和作品都是更适合我的吧”淡然表态,却极少流露出“我要”“我必须”的强烈意愿。

但这并不意味着尹昉没有好演员的锋芒,只不过,他的锋芒不是金属之刃,而更接近于水,将力量无声无形地积蓄着。

这样的他总能吸引到一些气质相近的合作机会,与其说命中注定,不如说水到渠成。

2020年,这股水流将他摆渡到了一个新的彼岸。

那是一个晴天,尹昉跟《温柔壳》的导演兼编剧王沐约在北京见面。

上一次,即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制片公司的会议室里,制片人也在,气氛比较正式。

而这次则在咖啡厅,只有他们俩。

咖啡厅的玻璃门在背光处,温和的室内照明敌不过天边骄阳,从门外看不清里面。

尹昉一步步靠近时,被光线晃了一下眼。

门是开着的吗?他忽然不确定了,于是试探性地伸出手,想要摸摸看。

这一幕让先到一步的王沐看见,他顿时觉得,尹昉跟戴春太像了。

岁月之河冲淡了尹昉的记忆。3年后,见面的情境已经模糊,但他还记得自己做出的准备:“如果是看过剧本,我见导演肯定多多少少会带着一点角色的感觉去交流,甚至找到一些角色的状态、节奏,去跟创作者见面。”

尹昉用这一方式理解创作者的意图,并一步步靠近角色。仰仗一定的天赋与后天的积累,他的理解通常都对,所以很多创作者见到他时,会觉得他跟角色很像。

尹昉对戴春的最初理解显然也是对的,否则王沐也不会单凭两次见面就认准了他。

之后,尹昉要做的不仅是靠近戴春,还要最终成为他。

为攻克这个难关,他不仅跟王沐反复讨论剧本和角色,还跟剧组一起找寻像戴春一样情感或精神受困的人。

听了他们分享的经历,尹昉逐渐明白该如何理解他们。

这些理解帮他找到了人物的感觉,比如他的思维方式、看世界的视角,以及在一些情况下的反应机制。

秋天,尹昉带着这种感觉进组了。

他那天一点妆都没化,甫一就坐,便令饰演女主角觉晓的王子文在心内惊叹:“这还用演吗?我觉得太像戴春了。我知道为什么导演会选择尹昉了,(这个角色)非他莫属。”

“让自己去到一个大脑想象不出来的地方”

在第一个拍摄地——泉州某福利院里,尹昉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居民。

尽管活动范围比较有限,但他们都是无忧无虑、个性分明的。

这是一个令尹昉感到“很新鲜、很不一样”的初印象。

与之交流和相处时,尹昉有意识地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般的关系。

没过多久,知道或不知道他是来拍电影的居民都信任并接纳了他,双方就像在一起生活似的,“然后就让我很自然地融入了那个环境,让我觉得我属于那个环境”。

尹昉还交了不少朋友,其中一个叫阿德的“95后”男孩是那里“最厉害”的人物,吉他、羽毛球、双截棍等,好像没有他不会的。

闲暇时,他会向尹昉展示并传授这些才艺。

阿德对“演员”“明星”没什么概念,对阿德来说,如果尹昉是特别的,那原因恐怕是他生活在福利院外面的世界。

阿德对那个世界充满好奇,所以会问尹昉一些“很特别的问题”。

到如今,两人也会时不时闲聊几句。

对于这些朋友,尹昉的感受复杂而难以总结。

如果非要说些什么,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通过他们,学会了不再以旁观、俯视的视角去看待困境中的他者,“哪怕是同情,哪怕是怜悯,都不会有”。

尹昉觉得,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境,而福利院居民之类的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在认知、理解和感受上会比大多数人特别一点。

“那他们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的反应?去真正地理解,去观看,去聆听,然后你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关照,而不是俯视的一种怜悯、关怀。它是一种走近、亲近。”

尹昉所要感受的不只人,还有环境,其中的一切元素——固有的或偶得的、实物或气氛,在他诠释角色时都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因为你就是在靠这些东西让他成为你”。

演员尹昉:心中长出温柔的壳

《温柔壳》剧照。

少了它们,他只能“干演”。

譬如戴春独自走入大海那场戏,虽然拍了很多遍,尹昉还是尽量让自己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想象。

他解释道:“像这种没有台词、没有确切剧情,但是要创造很多意象的戏,你要想象比那个本身呈现的可能要多很多的一种画面和方案。”

当时尹昉的处理方式是用每一分、每一秒感受周围的时空,清空自己以求达到某种程度的沉浸,直到所得反馈超出大脑的局限性,“让自己去到一个大脑想象不出来的地方”。

显然,尹昉并非一位技巧派演员,饶是层次丰富、情感充沛的戏份,他表演时依据的也不是条理清晰的步骤。

包括哭戏,他不会非要流怎样的泪,而是将自己交给角色,去感受,去反应,去释放——去找到那个“对的东西”。

这些不是尹昉自己总结的理论,实际上,他并不擅长阐释或归纳自己,对于作品亦然。

他觉得很多东西一归纳总结就“显得有点小”,而且难以杜绝教条主义和刻板印象,所以还是“靠感受”,感受让每一个细节、每一次触动更有力量。

但如果确实需要,他也还是会很努力地进行表达,并不惜调动一切力量,比如手势、神情,乃至正在听他讲话的你。

被誉为“舞蹈剧场创造者”的皮娜·鲍什将一些她迫切想说,但不由口头表达的东西——比如感觉,或从未找到答案的问题——放在自己的作品里。

在这方面,尹昉跟她很像。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你会在他演的戏或跳的舞里,找到他无法宣之于口的感受和想法。

“我就是这样子,没有刻意坚守”

冬天,《温柔壳》杀青,尹昉收拾心情,全情投入舞蹈剧场作品《熵》的导演与编舞工作。

他在排练间隙的采访中说,成长中的离别曾让自己产生强烈的不舍。

后来,他慢慢学会了消化。作家虹影有言,离开是人生和文学的一大主题。

诚然,我们离开襁褓,离开校园,离开原生家庭,离开往昔岁月……但所有这些离开都会留下痕迹。

尹昉想,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它们会得到释放,并且,我们自己在潜意识里一直希望能修补或克服它们。

尹昉身上当然也有这样的痕迹,其中一部分已经得到了修补,还有一部分仍有待克服。

但它们不再令人恐慌了,到这个人生阶段,他知道该如何跟自己的感受和经历相遇。

毕竟,某些事情唯有发生,他才知道那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到底是什么。

“要是现在想,我觉得……怎么说呢,就是你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有勇气,或者有能力去接受所有的发生,但是你在告诉自己,或者说你只能这样。这不由得你选择,所以不是说我需要鼓起勇气去接受。”

这几年,尹昉觉得自己状态很好,特别是成为父亲之后,“又是一个新的人生,你不断看到一个小生命在成长中变化,因此你又重新去理解人、理解生命、理解一些天性,还有很多欲望,或者是我们可能麻木的一些认知”。

他的处事态度也悄然改变了,变得什么都能接受,好的、不好的,让它们成为自己的一种经历,静待变化。

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言:“把加诸我身的一切吸收到自己内心,不带抱怨、恐惧和勉强地加以接纳,使它们成为我的一部分。”

万一接受过来的是垃圾信息呢?

尹昉坦言,自己多少也会有点担心,但凡事没有绝对,“只是说如果真的遇到了,你会找到一个通道,让这个东西去走到别的地方”。

对孩子而言,世界是新的。

尹昉一边观察一边想:人为什么会形成后面的各种各样的感受和认知?

被孩子调动起来后,尹昉开始重新审视很多事情,比如对离开的理解,又比如“红”这件事。

“红和不红都可以有它的可能性。红也有更多的考验,或者说是困扰;不红可能会有一些方面得不到更多或者更好的机会,但是你也有你积累的一个方式。”

所以“红”不是尹昉的目标,也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如果它真的到来,他也会表示欢迎。

而现在嘛,他很享受这个“能持续让自己在想做的事情里面有所成长”的状态,他对此“基本上是满意的”。

不过,尹昉在事业上也会有更大的期待。

他没有展开说这种期待是什么,也没有立下不会因此改变准则、誓要坚守独立性的豪言壮语。

“这些不用坚守,”尹昉微笑,“我就是这样子,没有刻意坚守,没有一个小本子记着我的准则,或者说是有一个什么信念,在这里做着祈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结束爱情长跑,43岁新西兰前总理举行私人婚礼,一架直升机被发现在现场上空盘旋
...,报道还提到当天一则“花絮”,13日下午3时左右,一架直升机被发现在婚礼现场上空盘旋,上面坐着英国《每日邮报》的一名“狗仔队”摄影师,警方随即展开调查。该直升机于下午4时左右
2024-01-15 16:42:00
...样想要追求演艺事业的人以机会,让每一颗热爱的种子都长出了小小的芽。“一起工作了8年的兄弟们,辛苦大家了,希望我们能拍一部好的电影,把这个发生在中国北方太原的故事讲给全世界更多
2023-06-22 03:42:00
央媒盛赞郑合惠子版“杨采薇”,演员凭借3个优势,圈粉无数
...摘的小花。 编剧给了角色骨架,在演员的演绎下,它才长出了血肉。郑合惠子演出了“杨采薇”温柔且强大的内核。她是自由的,肆意的,有不屈向上的生命力,会心疼那些亡者,希望他们平静
2024-03-28 10:27:00
秦昊长出了“第三张脸”,国产悬疑又一个经典角色诞生了
文案|一纸枕书编辑|酒酱紫国产悬疑剧是观众们必不可少的选项,而正在热播的《借命而生》也收获了不小的热度。该剧加入了年代背景,让角色更有一种身处于时代中的宿命感。而且相较于其他悬疑
2025-04-24 20:45:00
《眼泪女王》收官,金智媛能成为下一个宋慧乔吗
...近十年韩剧收视排名前十。《眼泪女王》收益加成最大的演员,莫过于女主角金智媛。出道十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的她,终于在32岁这一年迎来自己的首个破圈角色,跃居一线女星,成为韩国的新
2024-04-29 17:58:00
实力派女演员,正在创造“无滤镜美学”
...的话,能不能别把我的皱纹都修平了,那可是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现在我不仅不会对皱纹感到紧张,反而有些骄傲。年龄不是我的敌人,我的故事写在我的脸上。而这张脸,就是对时间最真实的一
2025-03-25 17:01:00
《八角笼中》苏木姐姐“衣衫褴褛”,没想到演员美得惊为天人
...,天天沉浸在故事的氛围中,他说故事仿佛是从自己身上长出来的。王宝强从大山里面找了那些原生态的孩子,来演影片中的孩子。那些孩子真的是一张白纸,特别纯真,王宝强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
2023-08-05 16:53:00
《西游记》180秒登场的最贵美人,直升机接送,神秘背后揭秘
...生动细腻的演技让人动容。 剧中殷温娇没有一句台词,演员需要通过神态、微表情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出殷温娇喜、怒、哀、乐等复杂情感。马兰作为一位黄梅戏演员,擅长表演,长相也
2024-03-28 10:46:00
《山花烂漫时》的女演员戏里戏外反差大,认出了宋佳,没认出张月
...转身。 她的每一次出现,都仿佛是从那片贫瘠土地中生长出的坚韧之花,虽历经风雨,却依然傲然绽放。因为张桂梅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所以并不好演,但扮演者宋佳却通过细致入微的表演
2024-09-17 23:48: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安徽阜阳三岁半“奶瓶小演员”走红 师傅:她学戏曲四个多月,有天赋
大皖新闻讯 身穿戏服、脸上化着彩妆、手上拿着奶瓶……近日,安徽阜阳三岁半“奶瓶小演员”田佳卉的视频在网上走红。网民被她可爱有趣的样子“萌化”了
2025-10-11 16:37:00
任汉波《知行悟:文化溯源与生活哲思录》:墨韵书香中的生命哲思与艺术境界
任汉波,1961年7月生于湖南岳阳,中国当代书画家、作家、文化学者。在职业生涯中,他曾任高级经济师、研究员,退休后全心投入文化传承与艺术创作
2025-10-11 17:11:00
“何日君再来”邓丽君经典名曲演唱会10月登陆北京 师妹聂安仙其再现歌后风华
有些声音能穿越时光,有些经典永不过时。邓丽君及其演唱的曲目,便是华语乐坛中跨越世代的文化符号——她以甜润嗓音与细腻情感
2025-10-11 17:11:00
廊坊炊庄高腔戏:濒危老戏“唱”在身边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刘杰)佳节有好戏,团圆度中秋。10月6日下午,廊坊市御龙河公园安丽桥畔,板胡试音的“咿呀”声、镲片碰撞的“锵锵”声
2025-10-11 16:08:00
石语伴琴声 中法古乐在重庆大足对话
2025 年是中法建交 60 周年后的首个新甲子开端,10 月 10 日晚,一场名为 “石语・琴声:古乐与石刻对话” 中法文化遗产交流音乐会在重庆大足举行
2025-10-11 15:25:00
一起看蓝星!我国首部太空纪录电影来河北啦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屈原在《天问》中发出宏阔之问两千多年后被中国航天员以坚定的声音回应10月10日我国首部采用8K技术拍摄的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家庄举
2025-10-11 10:51:00
台湾客家音乐剧将在厦演出
《那一天,彩虹出现》剧照。(受访者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筠 通讯员 谢钰涵)来自台湾的客家流行音乐剧《那一天
2025-10-11 08:18:00
赵倩携《北去·南归》载誉归来,二轮演出即将登陆北京
近日,第九届华语戏剧盛典上,演员赵倩凭借自编自演的话剧《北去·南归》斩获“最佳女演员”奖项,话剧《北去·南归》不仅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2025-10-11 08:37:00
我国首部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举行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10月10日,我国首部采用8K技术拍摄的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家庄举行
2025-10-11 08:47:00
电影《成为大师》于10月10日在北京举办“就犟”首映礼,影片导演赵林携影片主要人物之一庞大师出席首映礼,与观众、嘉宾分享台前幕后的创作故事
2025-10-11 10:08:00
第十二届“狮王争霸国际赛 2025 — 美高梅杯”妈阁庙前地盛大开锣
“旅游+体育+文化”多元体验升级世遗景点赛 联动社区共创国庆醒狮盛典作为本年度美高梅狮王争霸系列活动的压轴盛事,历时两日的第十二届“狮王争霸国际赛 2025 — 美高梅杯”于10月5日圆满闭幕
2025-10-11 10:38:00
银笺绘西华:陈威中山公园次幅写生的宋画质感与虚实之境
当《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慢直播的镜头随陈威转移至中山公园另一处阴凉角落,银笺纸在晨光下泛着细腻光泽,这幅以西华门为远景的写生
2025-10-11 09:07:00
天坛月季笺 —— 细节里的笔墨节奏与色彩巧思
《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的镜头跟着万娟转到天坛月季园,她的笔尖已经对准了那丛 “冰山月季”。比起野花草的随兴,月季的绘制要精细得多 —— 眼前的 “冰山月季” 花瓣层层叠叠
2025-10-11 09:07:00
潘柱燐:“跨界”影视之路 精密计算与感性灵感的交响
当精密计算与感性灵感表达碰撞,潘柱燐的“跨界”版图正产生超乎想象的绚丽火花。“工程之学如筑基夯土,而文化影视乃精神之梁
2025-10-11 08:37:00
无忧之夜2025官宣落地三亚 联手生态合作伙伴打造“红人奥斯卡”
素有 “红人奥斯卡” 之称的“无忧之夜2025”,将于10月28日至30日落地海南三亚,上千位优质内容创作者及红人生态合作伙伴将齐聚
2025-10-11 08:37:00